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磊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5):102-104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名选。而对于其主编张景星的籍贯问题,学界迄无定论。通过对史料的钩沉。文章考定张景星就是松江府人,从而为呼声甚小的“松江府说”提供了坚实的史料依据,也让“江西奉新说”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2.
明代松江府是江南著名的农业区,也是重要商品经济区,在思想上呈现出开放、兼容和多元的文化特色。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以江南松江地区徐光启、李雯、陈子龙为核心的一批开明学者,及其外围的宋应星、李之藻、方以智等实学家共同形成具有明显经济、地域、文化特征的松江学派。在经济上,他们主张农商并重、科技富民,以实现富国强兵;在科技上,他们主张会通中西,提倡“质测实学”,在科技哲学上有了重大突破,并由此揭开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序幕,形成松江学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开放式经济伦理。  相似文献   

3.
据松江沿革资料载,吴子寿梦筑华亭,为行猎宿会之所,华亭之名始。阖闾时有华亭乡。唐天宝十年,割昆山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元至元十四年升县为府,明年仍复为县。嗣后曾先后割长人等乡为上海、为青浦、为娄县、为奉贤。民国初废娄县入华亭,松江府废,改名松江县。由此,我们可知,松江原名华亭。华亭县置于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  相似文献   

4.
九峰实验学校原名民办九峰中学,由松江二中老领导、市劳动模范、化学高级教师孙承谟与市劳动模范、原松江县副县长、数学特级教师乔友超等一批松江二中退休教师为主干于1993年6月创办,正副校长分别由孙承谟和乔友超担任。当时只招收初中学生。2000年上半年,松江区组建“松江二中教育集团”,九峰中学遂更名并扩展为“上海市松江九峰实验学校”,成为集团的隶属学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28057平方米。聘请原松江二中校长、数学特级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胡仲威任校长,乔友超、钱民广(高级教师)、洪韵焘(高级教师)任副校长…  相似文献   

5.
孙运时 《中文自修》2001,(10):32-32
当我的朋友、同事得知我的中学时代是在松江度过的,总会脱口而说:“松江二中是所好学校。”我就会及时纠正说,我是松江一中毕业的。或许,论社会知名度,松江一中稍不如松江二中,但是这所有着77年历史的学校,至今仍令我这位60年代的校友神往,“谨慎养德、刻苦治学”的八字校训铭记心中。  相似文献   

6.
松江二中从1904年松江府中学堂建校至2004年,已有了百年历史。风风雨雨,历经坎坷一百年,蕴积了深邃的学校文化精神。若以松江1949年解放为界,学校历史则要分为前后两段。前45年中,在志士仁人的呐喊和倡导之下,使“育人为立国之本”的命题渐渐成为校园里的思考和实践。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传统——“百年树人、五育兼进,健全品格,发扬个性”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由于师资好、纪律严、教学实,上述十六字的育人理念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师生中名人辈出,社会影响大。建国后,除了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之外,学校不但继承了这些优良的办学传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在坚持“以树人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严实为基点”的基础上,又以新的  相似文献   

7.
在文风极盛的上海市松江二中,续志琦也不是一个会被忽略的名字。那是个和风鼓荡的春日,我站在松江二中那可能是国内绝无仅有的以城墙为校门的云间第一楼(云间为松江别称,此城墙原为松江府谯楼,现二中校  相似文献   

8.
明代江南,水忠频仍,地处长江、黄浦江、钱塘江三江交汇之区的松江府地区连年遭遇水灾。松江地方政府除了在长江入海口组织人力、物力加筑堤坝、挖泥填海等持久的浩大工程外,也及时实施了开仓赈贷、蠲免赋税、追逋豪强所欠税粮等许多补救措施,确保了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长期繁荣。为此,上海名士顾清的诗文忠实地记录了松江府救灾的种种有效措施。这些措施我们今天仍可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般人往往以为上海是一个新兴的大都市,戏剧文学的遗产不多,其实不然。现在上海市的幅员大致与明清两代的松江府相似,而松江府所属各县以及嘉定等地戏剧一直很繁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戏剧演员的传记《青楼集》就是松江人夏伯和写的。至于剧作家,如范文若、黄图珌、周稚廉等还都是作品较多、影响也较大的,他们的作品都已被收入《古本戏曲丛刊》而影印问世了。  相似文献   

10.
松江自清末兴新学以来,已有100年历史,一批在兴新学中诞生的老校将迎来百年华诞。回眸百年新学史,是一部教育变革发展史,也是一部追求科学、振兴教育的历史。它反映了松江近现代教育在探索、改革中前进的历史轨迹。 清末,废科举,新学渐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松江“兴新学”全面展开。“兴新学”后,特别是在“五四”运动推动下,松江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每一次教育改革,都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与提高,形成近代松江教育兴盛时期。建国后,经过整顿改  相似文献   

11.
汉代的三公制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汉朝设丞相府(相国府),宰相办公处称为“三府”:丞相府、大司马府、大司空府。最后改定为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三府”的首脑为宰相。  相似文献   

12.
许将 《增注》第一卷第308页《许将小传》结尾说:许将“……徽宗时,以资政殿学士知河南府。卒谥文定。”这样介绍不完整,给人以许将卒于知河南府的错觉。据《宋史·许将传》、《宋大臣年表》及《北宋经抚年表》等,许将于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是因被御史攻击,以资政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的,御史继续攻击,又降为资政殿学士知颖昌府,改调大名府。6年后,稍升奉国军节度使。正和元年(1111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定。可见他“知河南府”后,还任过多种职务,最后是死在“奉国军节度使”任上的。 时彦 第一卷第393页《时彦小传…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教育》:“十四五”期间,松江新城追求“科创、人文、生态”的卓越价值取向,规划建设“人民向往”的新城。在松江新城的建设和发展中,您认为教育系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和作用?陈小华:总的来看,松江新城教育的发展依靠三次历史性机遇。第一个机遇是新世纪新建松江大学城,第二个机遇是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其三是五个新城战略。如果形容近年松江教育的发展,我愿意描述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立足松江实际谋发展”。根据松江新城的定位,松江教育有责任提高公共教育服务的能级与水平,将围绕“三大建设”,推动松江教育实现高质量现代化。一是聚焦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官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其中有“宫中”“府中”两词。此为何意?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如此注释:“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对此,部享昌老师在《“官中”“府中”之辨》(《语文学习》2018年第12期)中认为“这个注释值得商榷。……‘宫中’指皇宫是没错的,实质上就是朝廷。那么,‘府中’又指什么呢?……‘府中’指丞相府中”。郭锡良先生在《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中也认为“宫中:指皇帝宫中;府中:指丞相府中”。  相似文献   

15.
《当代教育论坛》2006,(11):F0002-F0002
长郡中学创立于1904年,始称“长沙府中学堂”。100年来,学校以“朴实沉毅”为校训,不仅成就了徐特立、李维汉、陈子展、周世钊等一代名师。  相似文献   

16.
张士诚(1321年—1367年),泰州百驹场(今属江苏大丰县)人,幼名九四,盐贩出身。因不满富豪官绅的盘剥欺辱,1353年,张士诚率盐丁杀官造反,袭据高邮,次年自称诚王,建国号大周。他屡次挫败元兵,并且乘天下大乱之际,率高邮子弟兵渡江南下,连陷常熟、湖州、松江等地,1356年定都平江(今苏州),并把平江府改为隆平府。 初入平江城,张士诚颇知励精图治。一面“抑安暴强,载以军律”,一面免除百姓往年  相似文献   

17.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34):F0003-F0003
34.黄炎培 一、生平介绍 黄炎培(1878--1965),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早年父母双亡。1887年随外祖父发蒙,接受传统教育。1899年在松江府以第一名取中秀才。1901年入南洋公学,选读外文科,受知于中文总教习蔡元培。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产业园在我国已经成高新技术集聚之地,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阐述了松江三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松江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提出了适合松江实际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炎夏骄阳似火,夏蝉嘶鸣。听说今年是上海市松江第二中学的建校一百周年,记者闻讯便匆匆赶往松江采访该校乔世伟校长。校园内一派迎接“百岁诞辰”到来的繁忙的景象,许多购来的伟岸的原石等待安置,路桥楼宇正被整修;校庆筹备组办公室内人头攒动、材料堆积如山。见他们如此忙碌,我就松江二中这所百年老校如何创新发展的话题,与乔世伟校长开门见山地对话开了。  相似文献   

20.
镖局故事因道光以降说部演义小说及近现代武侠小说的流行而为普通大众所熟知,然镖局起源则众说纷纭。“标兵”指明代军事将领或地方文武统帅亲自率领的中军,既有护卫统帅之责,后又被广泛用于护卫军饷。镖局是明清两代通行于北方的一种职业护卫组织,职责在于负责保障远行商旅的安全。镖局源头有二:一是起源于至松江府贩卖标布的“标客”与“标行”,时间大约为明万历末年至崇祯初年;二是起源于明代的“标兵”,时间早则在明嘉靖以后,晚则在明隆庆、万历时期。至清代,镖局遂达臻全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