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2~44页。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先玩个游戏。游戏规则:学生先用食指指着鼻尖,然后教师说什么,食指就快速指到什么。(第一轮:指五官,师生游戏示范。第二轮:指物体的面,全班游戏。)二、探究新知(一)揭示概念1.认识“物体的表面”。师:第二轮比赛时,我们都是指物体的什么?(板书:物体的面)你们还能说出生活中不同物体的面吗?(学生回答时适时让学生摸一摸。)师:(适时)大家所摸的上下、左右、前后这6个面,就是这个铅笔盒的表面。2.比较面的大小。①比手掌面。师:比…  相似文献   

2.
一、故事引入(出示小动物郊游图)小朋友们 ,你们看 ,今天天气很好 ,小动物们都出来郊游了。小兔子还带着画板呢!瞧瞧它画得多漂亮啊!小兔子想给云朵涂上颜色 ,你们能帮忙吗?(指名学生上台涂色)这两片云朵哪片大?哪片小呢?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吗?设计意图 :通过给云朵涂色 ,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一整片”的含义 ,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引导探索 ,理解新知1 感知面积(1)比一比 ,下面得图形哪个大?哪个小?先让学生拿出学具 ,比较(1)、(3)和(2)、(4)以及(5)、(6)的大小。提问 :你们是怎么比较的呢?(2)指出 :物体表面或平面的大小 ,叫做它们的…  相似文献   

3.
张桂玲 《河北教育》2003,(11):37-37
一、观察体验,建立面积概念 1.让学生摸一摸课桌表面、数学课本表面和文具盒表面,说一说谁大,使学生知道物体表面有大小。 2.出示几组不同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王渊  李新根 《河北教育》2005,(12):21-23
[背景意图] 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前,我们查阅了大量来自网络、书刊上的参考资料,其中包括一些特级教师的教案.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我们总觉得在面积概念的建立和统一面积单位必要性方面的处理上,教师都没有充分地展开,而对于一个在几何知识教学中举足轻重的起始概念,没有充分地体验与感知,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的.比如,在"物体表面"的理解与感知上,过去都是局限于物体的一个面,而没有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全部表面,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再如,在统一面积单位必要性方面,归纳起来,有如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老师为学生准备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纸片或学具(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并提供两个大小相近的长方形,让学生通过学具摆放,明确只有当摆放的学具大小一样时,才能说明哪个长方形面积大,以此来让学生认识到用来测量面积大小的单位必须要统一;第二种方法是,教师事先在两张长方形纸上画上大小不一样的格子图,然后让一部分学生闭眼,另一部分学生看其中的一张格子图并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格,接着相互交换,并数另一张格子图,最后同时出示这两张格子图.通过比较两张格子图让学生明确:格子的大小必须一样,才能比较长方形的大小.这些设计都很好,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方面体现得不够充分,对老师这样的设计意图,他们不很明确.  相似文献   

5.
【课例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这部分教学内容,由于知识间的跨度较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难以形成有关概念的表象。根据这部分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识规律,教学时教师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操作感知”、“类比迁移”的方法进行导学较为适宜。【导学设计】教学片断一:理解面积的含义。(一)认识物体的表面及表面的大小。1.让学生观察课本、文具盒、课桌、黑板的表面,初步认识这里所指的物体的表面、以及表面的大小。2.让学生触摸课本、文具盒、课桌的表面,进一步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出示两只风筝)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喜欢)师:老师将把这个礼物送给努力学习的同学,你们想要吗?(想要)师:你想要哪一个?(大的或小的)二、体验感知,建立概念1.理解物体的表面及火小师:你想要大风筝,请告诉同学们“大”指风筝的哪儿大啊?(指名上台摸风筝的面)师:你摸风筝的面是什么感觉?(平平的)  相似文献   

7.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辨析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结合教学实例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视角迁移""动态感知升华"三个方面,探寻如何"由‘形’与‘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掌握辨析‘形’与‘体’的基本技能,再生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引趣质疑课件出示情景图,先让学生猜一猜,周长相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谁的面积大?生1:长方形面积大。生2:正方形面积大。生3:圆面积大。生4:我还不会求圆的面积呢。师: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哪些知识?生1:什么是圆的面积?生2:怎样求圆的面积?生3:怎样用圆的面积?生4:谁发现了圆的面积?……师:根据你们的提问,知道你们最想知道的是怎样求圆的面积?怎样应用圆的面积?那么下面我们主要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学习。(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就有了一种学习的欲望,一种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  相似文献   

9.
杜伟 《黑河教育》2013,(3):27-27
学习目标会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预设导学流程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1.直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2.预设学习目标师: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本节课我们要完成哪些学习目标?(学生预设本节课学习目标)3.完成导学指要一(学生通过导学指要一认识组合图形、会分解组合图形)师:大家玩过七巧板吗?请同学们拿出导学卡,看导学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介绍苏科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学习内容是"走进图形世界".教科书从引言开始安排了大量而又丰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通过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丰富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探索图形中存在的简单关系,初步体验一些数学变换思想;从学生周围熟悉的各种物体入手,直观地认识立体图形,  相似文献   

11.
"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数学教学内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所创设的情境,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渊  李新根 《河北教育》2005,(23):21-23
【背景意图】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前,我们查阅了大量来自网络、书刊上的参考资料,其中包括一些特级教师的教案。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我们总觉得在面积概念的建立和统一面积单位必要性方面的处理上,教师都没有充分地展开,而对于一个在几何知识教学中举足轻重的起始概念,没有充分地体验与感知,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的。比如,在“物体表面”的理解与感知上,过去都是局限于物体的一个面,而没有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全部表面,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再如,  相似文献   

13.
在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中,强调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加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下面以人教版小学教材第六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例,谈谈怎么样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案例一、实践活动,引起猜想师:(请看会场上的横幅)今天我们为“嘉兴市实验学校年会”上研究课。嘉兴市实验学校刚刚被评为2002年浙江省先进集体,奖状还没有发呢。请小朋友们设计两张大小不同的奖状。师:(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你理解的一张大、一张小是指什么?生:指奖状面积的大小。师:你们是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两张长方形奖状的面…  相似文献   

14.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人教版)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曹雯老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概念、形成概念、运用概念。整节课颇有新意,可谓是“老课新上”。]师:(出示地球仪、土豆等物品)哪位同学想来摸摸地球仪、土豆的表面?(生争相举手,用手摸摸地球仪,土豆的表面)师:(拿起刀子,将土豆从中间切开)现在请你们再来摸摸土豆切开的表面!(学生再次争相触摸土豆切面)师:像地球仪、土豆这些…  相似文献   

15.
"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多一些体验,能够主动自觉地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自主学习,并达到"自我实现"和"个性完善". 一、引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并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要引导学生体验,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参与机会,凡是学生能操作的都让学生去做,使他们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感知.例如在教学体积概念时,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相似文献   

16.
徐宏 《湖北教育》2023,(2):68-69
<正>如何利用实践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操作、交流、辨析中完成面积概念的建构,培养空间想象力,发展度量意识和量感呢?一、从描一描到涂一涂,体会面积与周长的不同数学课堂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经历、在操作中感知、在辨析中建构,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周长,知道周长是物体表面或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相似文献   

17.
"量一量"是"面积"一课的第二课时,主要认识面积单位cm2、 dm2、m2。学生刚学习面积概念,对其单位的认识很模糊,如何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感知面积单位的本源,除了创设丰富的体验活动,还要:摒弃单位换算的古板套用;避免周长对面积的干扰;学会选择适当的面积单位测量物体大小。  相似文献   

18.
一、初步感知师:今年是羊年,老师亲手剪了两只可爱的小羊送给咱们班同学,祝同学们羊年快乐。出示用对折方法剪的两只对称的小羊生:(惊喜地谢谢老师,祝老师羊年快乐。师: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老师剪的这两只小羊怎么样﹖生:这两只小羊很漂亮,很好看。生:两只小羊很逼真。生:这两只小羊很一样。生:这两只小羊很对称。师:故做疑惑对称﹖对称是什么意思﹖生:对称就是两个物体在一起非常合适。……教学反思:上课伊始,我利用两只剪纸小羊创设了一种温馨、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们在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气氛中,通过对两只小羊的欣赏与评价,初步感知了轴…  相似文献   

19.
<正>一、新课导入1.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取出长方体盒子的一个面,让学生摸一摸。师:摸的这个面是什么图形?生:长方形。把这个面完整地粘到盒子的一个面上,追问:"这个盒子是什么形状?"生:长方体。2.感知生活中的长方体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学生举例:高楼、冰箱、药盒等。师: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是长方体,今天我们继续认识长方体。3.揭示课题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最近,小山羊学习了面积的知识,他在比较两个面积的大小时,常常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于是他去请教知识渊博的兔博士。兔博士耐心地给他讲解道:比较面积的大小有四种方法。1.观察法:这种方法常用于比较几个相差较大的物体的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