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历程加以梳理,重点探讨了教育学与人类学学科跨学科、交叉研究的中国经验,并结合在我国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发展中所应关注的议题加以深层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化塑造着人脑,人脑也建构着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文化、脑与教育的关系拓展了新的领域。对"文化中的脑"与"脑中的文化"的关注已经推动了人类学的新分支——"神经人类学"的诞生。在人类学的启迪下,中国教育神经科学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文化族群中儿童学习的内在机制的理解,为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教育实践和推动教育公平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期待与实践:一个中国北方县城的人类学研究》将"教育的期待与实践"作为主要线索,以一个普通中学为案例,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研究,其中揭示初级中学教育的一些现象、问题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外教育人类学学科历程来看,教育人类学学科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人类学相关研究丛书的出版,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为人类学和教育学开辟出一块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人类学本土化问题的探讨,既与其是全球化还是本土化、抑或二者兼收并蓄的困惑有关,也与学科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危机意识有关.为使我国教育人类学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兼收并蓄、视域融合,并最终实现本土生长,本研究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本土取向,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本土实践,学科体系和理论建构的本土探索,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本土诉求等角度,揭示了国内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实践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回答:教育人类学为何要本土化,以及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人类学是人类学应用于教育领域并且为教育的研究方法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在西方社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理论。本文主要介绍西方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流派及其特点,以此来探讨西方教育人类学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美国《人类学与教育季刊》1970年至2012年所载学术论文研究主题的分类、统计和分析,总结出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两大重心变化:从"学科本位"到"问题本位",从"人类学与教育"到"教育人类学"。重视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重心的变化是教育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人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中叶起,教育人类学在德国业已成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英美国家相比,德国教育人类学具有开放性与“大陆性”特征,并以人类自我形象为核心议题。在全球化进程背景下,教育人类学面临新的问题,通过反思德国先后经历的哲学、现象学以及整合取向的三种教育人类学的传统范式,历史文化取向的出现为教育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展望未来,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将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注重交叉学科与跨学科、交叉文化与跨文化,以及把人文艺术教育作为研究重点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胡森(T.Husén)主编的《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人类学》全面地阐述了教育人类学学科的内容,体现了这一学科的特点,整体论、文化分析、田野研究是其中突出的几个方面。《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人类学》对当下我国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描述美国和日本发达国家社区教育发展的脉络及我国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试图从社区教育的定义、社区教育资金投入来源及平台开发等若该问题对我国社区教育加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人类学是一门视野开阔、研究方法独特的学科,它有着"开放"、"理解"的研究精神和田野工作的真实记录,因而成就了该学科的广博和深邃。教育作为人类生活中共同的行为,一直为人类学的研究所关注,其中对于各民族自身的教育传统的研究十分适合借鉴人类学的研究观和方法论,以革新传统模式,为归属于教育研究中的民族教育研究拓展出新的研究思路、开辟出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后,当代西方教育人类学呈现多种发展趋势.具体包括: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地位将得以进一步提升;核心主题更加体现时代需要和时代精神;研究方法论日益多元化体系化,并逐渐形成自身的特殊性;对教育改革的介入加强,教育改革成为发展新的沃土;更加关注教育人类学的写作方式和风格.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教育科学的空前繁荣与层出不穷的教育实践难题的同时并存,已成为教育的一大奇观。明确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地位,尤其是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以确立,将会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一、理念:教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到来  相似文献   

14.
田野研究方法是现代社会文化人类学发生发展的开端,并对现代科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田野研究”是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的标志性方法。田野研究范式的发展为中国的科研带来了新的方式。本文对“田野研究”的内涵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与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田野研究方法对现代教育科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继以现象学、整体化和哲学为导向的教育人类学之后,在过去几十年里,以教育—历史为导向的人类学也日益兴起。它从对迄今为止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批判出发,突出强调其研究的双重历史性,同时也不忘对人类学的批判。属于历史教育人类学的重点研究范围的有:身体与感知、代际与性别、时间与空间。对其发展来说,历史与心态、文化性与跨文化性、跨学科性与跨国性这三个任务和研究领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樊秀丽 《教育学报》2008,4(6):11-16
从美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和发展人手,通过分析“人类学与教育”到“教育人类学”学术用语在不同时期的使用,具体阐释教育人类学在其发展中所形成并具有的双重性格,即基础学科的性格和应用学科的性格。前者的目标是运用与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来推动文化人类学一般理论的发展,这是趋向于文化人类学方向的综合性教育研究;后者是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教育实际性问题的研究,以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康纳的民族志作品《成为医生》为主要参照案例,试图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审视和解读美国医学院教育实践,并反思社会医学化语境中以生物医学范式为核心、以专业化和标准化为目标的培训体系对于日常诊疗实践的影响,进而探讨人类学田野洞见对于重构建人性化的医患关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的教育理念像一阵风吹遍了整个幼教界,如何将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地实践与反思,并试图将教育思想和观念转换为具体的教育行为,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德国教育历史文化人类学,将"文化"与"历史"结合起来,拓展对"人类形象"复杂性的研究范围,将教育人类学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中.德国教育人类学方法论实现了重要突破:在主流人类学范式的互动交流和跨文化背景的持续影响下,形成了关切本体性与多样性的研究主题,确定了研究人类形象的"新双重视角",将人类学经典的田野研究方法与德国本土的质性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传统教育人类学的二元对立式思维、孤立式思维和演绎式思维等被整体性综合思维所取代,德国教育人类学与普通教育学的关系得以重塑.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分析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原理之一。在中国的中外教育交流研究中,方法论的研究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文化分析大多只是受到字面上的关注,未能在更多的研究成果中正确地加以运用。在教育交流研究的纬度和视角、教育的先进与落后的评价、以及各种教育之间相互影响的模式等方面,可以运用人类学的文化分析理论,纠正一些观点上的偏颇并深化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