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趣读     
俗以喜人面谀“奉承,谄媚”者曰戴高帽。有京朝官赴外省上任,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逢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人为难也。”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与人交际,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有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首(点头)曰:“汝言亦不为无见(见识)”。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据《俞楼杂纂》改写)  相似文献   

2.
阿谀·悦谀     
阅读材料阿谀有京朝官出仕①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②备有高帽一百,逢人则送其人,当不至有所龃龉③也。”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④,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⑤?”师颔⑥其首曰:“汝言也不为无见。”其人出,语⑦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⑧存九十九矣。”(清·俞樾《一笑》)[注释]①仕:通“事”,此指办事。②某:我,谦称。③龃龉(jǔyǔ):牙齿上下不合,比喻意见不一致。④吾辈:我们。事人:侍候人。⑤欤(yú):表感叹,语尾助词。⑥颔(hàn):点头。⑦语(yù):告诉。⑧止:只。悦…  相似文献   

3.
原文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①。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  相似文献   

4.
卖海蛳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9,(7):F0002-F0002
一人见卖海蛳者,唤住要买,问曰:“几多钱一斤?”卖者笑曰:“从来海蛳是量的。”其人即喝曰:“这难道不晓得!问你几多钱一丈?”  相似文献   

5.
为文之道     
韩愈 《阅读与鉴赏》2005,(10):68-68
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时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俱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唯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相似文献   

6.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者吾不能”,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人朦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 ?亦从众耳。既…  相似文献   

7.
方铭 《现代语文》2003,(12):23-23
穴一雪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儿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芽”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俄儿又誉其矛曰。②吾矛之利。③其人弗能应也。2、解释文中两个“应”字的含义。①人应之曰②其人弗能应也3、翻译下列句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芽4、这个成语叫什么芽它的含义是什么芽穴二雪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选来食选”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  相似文献   

8.
卖报者     
有穿绸裤入城访客者,误触长竿,裤洞穿。其人羞甚,进退两难。俄而一翁至,笑曰:“无忧也,吾有妙计,可解此难。”问之,则曰:“冠一纸片,上书‘此裤不破’四字,可以遮洞。”其人大喜,遂依其计。  相似文献   

9.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相似文献   

10.
一人不甚识字,至江心寺,见壁间写江心赋一篇,急走出曰:“江心贼在此,不可惹他。”寺僧留之曰:“此是赋,不是贼。”其人摇头曰:“你虽说是富,我看他终是有些贼形。” ——《解愠编》卷七  相似文献   

11.
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相似文献   

12.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气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  相似文献   

13.
胡须像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0,(9):F0002-F0002
一画士写真既就,谓主人曰:“请执途人而问之,试看肖否。”主人从之,初见一人问曰:“哪一处最像?”其人曰:“方巾最像。”  相似文献   

14.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日步。永州北郭有步,日铁炉步。余乘舟来,居九年,往来求其所以为铁炉者无有。问之人,曰:“盖尝有锻者居。其人去而炉毁者不知年矣.独有其号冒而存。”  相似文献   

15.
王充 《华章》2011,(7):25-25
【选文】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乎学。”五帝、三王,皆有所师。曰:“是欲为人法也。”曰:精思亦可为人法,何必以学者?事难空知,贤圣之才能立也。所谓神者,不学而知。所谓圣者,须学以圣。  相似文献   

16.
【原文】 邴原泣学《初潭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相似文献   

17.
北人啖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吾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相似文献   

18.
国难得救     
一人过桥,贴边而走,傍人谓曰:“看仔细,不要踏了空。”其人误听说他偷了葱,因而大怒,急辩不已,复转诉一人,其人曰:“你们又来好笑,我素不相识,怎么冤我盗了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问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  相似文献   

20.
古代笑话     
雨二人酒肆饮酒,酒毕,久坐不去。主人厌倦,假看天色曰:“雨要来了。”二人曰:“雨既来了,如何去得?少待雨过再去。”主人又曰:“如今雨又过了。”其人曰:“雨既过了,怕他怎的。”《增订解人颐新集》犤清犦赵恬养撰RainTwomenweredrinkingatawine-shop.Afterfinishingthelastbottlebetweenthem,theysattherechattingwithnointentionofleaving.Feelingtired,theownerofthewine-shopmadeafeintoflookingattheskyandsiad:“Itlookslikerainning.”Onhearingthis,thetwomensaid:“Sincetherainiscoming,we’dbetterwai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