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遭遇了“高原现象”、“舌尖现象”、“克拉克现象”和“木桶效应”现象,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消极逐字翻译现象在中学生作文中比较普遍,我们从语料库CLEC中选取“do games”为例,分析了该现象的成因,并运用“两阶段”模型对该现象的产生机制进行了认知探讨。最后提出了该现象所带来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所反映的“清谈”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该语料中频繁地使用息缺修辞格,并且存在大量的偏离现象,很好地体现了魏晋清谈之“清”的修辞学含义。  相似文献   

4.
“斯德哥尔摩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特殊现象,自从被发现后,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欺负行为在中小学校园中较为常见,该行为对受欺负者的身心健康具有较大的伤害,同时也影响着校园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斯德哥尔摩效应”的介绍,尝试运用其心理作用机制,以中小学校园中欺负现象为切入点,对此种现象的成因进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防范该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教师出现了进展缓慢、进退两难的“高原现象”。本文旨在讨论新教改下初中教师职业“高原现象”,通过对该现象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其根源,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初中教师解决“高原现象”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词义和概念的关系“词义”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对于现实中的事物、现象或事物、现象间的关系共同理解的词的内容。如果从逻辑的角度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或这些事物、现象间的关系,经过多次观察和体验,对它们的本质属性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对该事物、现象或关系的“概念”。这“概念”必须用词固定下来或表现出来。由此可知,所谓“词义”也就是指词(或词组)  相似文献   

7.
该文具体地提出了英汉互译过程中的望文生“译”现象,对该现象的成因及解决办法作了较深刻的探讨,进一步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待翻译工作的主观态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课例沙龙     
主持人:我在搜集“指瑕”课例时发现一个现象:时间越往前,搜集“指瑕”性质的课例就越困难。在较早时期的课例中,批判元素通常如凤毛麟角般隐现于教学中。而新世纪以来,以“指瑕”乃至“批判、颠覆”为主导的课例比比皆是。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9.
“蚁族”“下流化”现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蚁族,,的典型生活样态,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解读“蚁族”的“下流化”现象。认为“蚁族”的“下流化”现象是由“蚁族”自身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共同建构的。同时认为该现象的持续将会导致社会流动板结化、社会结构固定化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出现的“停滞不前”的现象进行分析,根据该现象即“高原期现象”的出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历史语料中考察了时间词“今月”的出现情况,认为最早出现于汉代,并且初步分析了“本月”代替“今月”的原因。此外,现代汉语中“这个月”与古代汉语“今月”相对应,但“今年”“今日”却没有“这个年”“这个日”的对应说法。笔者从该现象出发详细比较了“年、月、日”的不同用法,认为因三者具有不同的词性,决定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欧化现象是现代汉语研究、现代汉语形成研究的重要领域。老舍作为重要的现代作家,其小说中的欧化现象很早便引起了学者注意。随着欧化研究逐步深入,去欧化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借助语料库,该研究对老舍1929-1961年间的小说进行考察后发现,老舍小说中存在去欧化现象,即代词“它”、介词“当”的使用频率先上升后下降;代词“它”指代对象、句法功能先增多后减少;“当……时候”结构容量先扩增后缩减;连词“或(者、是)”所衔成分的结构容量先扩增后缩减。这些历时变化揭示了去欧化现象发生在不同层面,且与欧化共存。  相似文献   

13.
张坤 《英语广场》2021,(10):125-127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适用于中国英语教学的全新理论,该理论旨在解决目前英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尝试依据该理论教学流程中的“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环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设计、实施、分析教学过程中的这三个步骤来验证该理论对于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及实用性。该模式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质量,对于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善学生的写作态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师”和“家长”是对下一代实施教育的两大主角。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两者如能各司其职且相互合作,这是最理想的。但在现实教育中,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发生了“角色串味”。本文从该现象产生的前因后果及对应方略进行了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而由于种种社会制度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得不与家人长期分居两地。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农民工“临时夫妻”的现象,而一些新闻报道已经反映出该现象给家庭、社会造成了一些伤害,目前这一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正确理解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了解该现象产生的历史脉络和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类似现象的异同,以及厘清该现象产生的宏观背景和微观成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了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中“孤岛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信息资源整合是处理“孤岛现象”的有效方法,强调了用整合方法处理“孤岛现象”过程中应重视的内容。文章最后对淮海工学院信息资源建设进行认真分析,设计了针对“孤岛现象”的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相似文献   

17.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在看完一道试题时,明明知道是学习中已掌握了的东西,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究竟该如何做,无从着手,而一出考场,又顿感“豁然开朗”?考试中脑子突然“断电”,在心理学上称为“舌尖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考察了“科教治国”(或曰“科教立国”、“科教富国”、“科教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在英、美、日、中等国的具体表现,然后论证了该现象的历史必然性,意在深化国人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科学教育的发展一直受到教育界极大关注,本文针对科学教育发展中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的“马赛克”现象,深入分析该现象的表现和危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冷核聚变实验研究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分析了传统理论与新的实验现象的矛盾;提出了双中子态冷核聚变的理论模型,并进一步讨论了该模型的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