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对抗项目竞技能力层次要素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竞技能力结构体系,遴选7个运动形态复杂的对抗项目作为代表项目.分别通过专项内部和专项之间竞技能力系统要素影响权重的多元比较,探讨对抗项目专项运动竞技能力层次要素的异同特征.发现各个专项竞技能力要素的权重影响程度均为不同;专项运动特征显著反映的主要要素是二级要素中的身体形态、运动机能和运动技术要素;专项运动特征全面反映的主要要素是四级要素中各个竞技能力要素的具体表现.研究认为这种差异既反映竞技能力非衡发展的普遍现象,同时反映不同竞技能力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乒、羽、网)训练学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项群训练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并细化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训练过程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总结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训练过程的共性特征,阐释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运动训练过程的个性差异及年度训练过程组织实施的特点,提炼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训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世界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年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孙玉堂 《体育学刊》2001,8(5):53-55
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了当今世界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在亚类项群、亚类分组项目、专项和竞技能力归属阶段的年龄结构特征,旨在为男子田径项目多年训练过程的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江苏竞技势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项群和各项目为基本单位,以时间转换为背景,对江苏全运和奥运竞技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4—9届全运会竞技中,隔网对抗、难美和准确类项群能稳定地发挥其竞技势力,而格斗对抗项群竞技势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名次的变迁;另外,短距离跑、耐力自、行车、射击、柔道和体操等项目有望成为江苏全运新一轮的制胜项目;在奥运会竞技中,隔网对抗项群(乒乓球和羽毛球)的竞技势力日趋强盛,而耐力则表现相反。从而提示按各项群和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合理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论当今世界级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年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了当今世界级优秀田径运动员在亚类项群、亚类分组项目、专项和竞技能力归属阶段的年龄结构特征,旨在为田径项目的多年训练过程的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称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称为"项群训练理论"。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两大类,继而以各项目体能和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特征作为二级分类标准,把体能主导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及耐力性三个亚类,把技能主导类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五个亚类。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和建立,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概括了同一项群体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本文仅就体能主导类项群训练的运动生物力学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探讨和总结了技能类格斗对抗项目竞技能力的特征、供能特点以及格斗对抗项目有氧、无氧能力与成绩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高水平运动成绩的荻得是由构成竞技能力的七个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氧、无氧能力(结合专项特点和专项需要)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创造优异成绩;良好的有氧能力,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承担大负荷训练的水平和体能的恢复;无氧能力水平对技能类格斗对抗项目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也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第三部分 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理论与实用方法   一、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    (一 )排球运动员体能的专项特征   排球运动员的体能是指其身体的运动能力。由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机体机能水平和身体素质综合构成。排球运动属技能类集体对抗性项群中的隔网对抗性项目。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具有鲜明的专项特征。具体表现为:   网上争夺是攻防对抗的焦点,扣拦是制胜的关键。排球运动员在身材大型化的前提下,还要具备高水平的跳跃能力。不仅要跳的高、冲的远,而且还要跳的快、能持久。   接发球和接扣球能…  相似文献   

9.
以亚项群和各项目为基本单位,以第8—11届全运会为背景,对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在第8—11届全运会竞技中,体能主导类的速度性项群为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上的传统优势项群,耐力性项群为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上的弱势项群;广东省竞技实力特征为优势项目单一;提示广东省游泳队应按各项群和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合理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0.
从“项目本质特征”的视角,对运动项目的分类体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原有分类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运动训练实践的需求,利用“项目本质特征”作为分类标准,更有利于把握项目群体内部的训练规律.结合对竞技能力结构作用等级的重新认定,新建智能主导类项群、体技能主导类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项群和综合主导类项群.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分类及其项目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由于竞技体育的本质在于竞争,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共同特征是竞技性,导致其项目和项目群的差异必然在竞技性方面有所表现。所以.从竞技的角度考察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更有利于揭示其项目本质特点和项目群特征。分别以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竞技性质和竞技特征为分类标准对奥林匹克运动项目进行了分类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以竞技性质和竞技特征为分类标准对奥林匹克运动项目进行二阶分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对项目群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不同项目群的训练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体育快速发展,体育运动划分不断细化,一个全新的运动项目群———亚专项体育突显出来。从亚专项体育基本概念、内涵、特征及其基本关系进行阐述,认为一种专项体育运动可以有多种亚专项运动形式存在,在竞技体育、民族体育及一般性体育游戏之间,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而处于不断简化、还原、兼容、拓展等演变中。在训练、健身、教育、娱乐、休闲等领域,积极、科学、合理地运用亚专项体育理论,能够促进体育尤其是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体育文化建设三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广义文化学视角审视中国体育文化建设问题。认为:后发外生型的中国体育在本国从未获得体育本体价值的普遍社会认同,不好运动而偏爱心智娱乐的文化传统,社会支持不力,体育圈规则的某些不良习惯是阻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中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应转换为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竞争力、软实力、文化力、外交力等;中国社会体育的价值应在满足基本人权、平等权利,提升身体素质、健康素质、生活质量中得以体现;中国学校体育的价值基本内容应包括健身能力、锻炼习惯、身体素质、体育知识、顽强意志、合作意识、竞争精神等。确立体育对于个体生存空间、生命质量、生活方式的独特价值,倡导体育在社会层面上对社群稳定、社区和谐、社会活力的积极意义,意识到体育对于国民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形象的表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体育强国建设是新时期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目标,也对中国体育赛事文化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新课题。研究认为:体育赛事文化建设是体育强国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地位与作用无法替代;目前我国体育赛事文化建设存在体育赛事文化发展不平衡,职业体育赛事文化建设滞后,民族体育赛事文化缺乏竞争力诸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如何使各地市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与全省乃至全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更趋一致,文章探讨了浙江省各地市运动项目布局的前提条件和理论基础,探索了浙江省第12 届省运会上的项目设置、人才交流和奖牌计分的具体原则和方法;阐明了竞赛体制改革的方向、改革的道路和改革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论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赛事规模不断的扩大和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赛事管理出现了诸多困难。本研究引入赛事群概念,引导体育赛事管理视域从一维走向多维,无疑是个重大的突破,将给城市体育赛事发展带来新的篇章。同时本研究按照不同标准对赛事群进行分类,以上海市为例构建了四大类赛事群和不同的赛事亚群,为赛事群管理搭建了一个初步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山东省竞技体育的现状与发展态势、项目的设置和布局、人力资源结构等进行评析,并与广东、江苏、辽宁、上海、北京5省(市)的竞技体育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制约山东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探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实施对策。研究表明,山东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竞技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建立起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系和良性循环运行机制,构建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优良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张林  黄海燕 《体育科研》2011,32(2):70-73
体育赛事的经济影响是指由于举办体育赛事而给举办地带来的除非市场价值以外的净经济变化,其主要评估方法有投入-产出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金融数学方法、社会福利影响分析法、网络图分析法等5种。体育赛事经济影响的评估步骤主要分为搜集有关赛事给举办地带来的新的资金流入信息、确定包括投入-产出模型(I—O)、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在内的体育赛事经济影响评估模型两步。  相似文献   

20.
重建运动训练理论初探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张洪潭 《体育与科学》1999,20(1):17-22,33
经多年思考和取证,作者认定现今的运动训练学并非一般训练理论,而是近乎体能类项群训练理论;然后指明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逻辑程序,并从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这4个基本概念的辨识过程中尝试着重新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