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基于湖北省8市18县(区)185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有显著影响,权威型教养方式总体上有利于抑制儿童的问题行为,而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效应因儿童个体特征、家长教育素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家庭教育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家长应采取何种教养方式以抑制儿童问题行为,既取决于儿童的个性特征,也取决于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从家庭教育政策视野看,重点关注忽视型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重视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是促进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如温暖、鼓励、支持等)有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如严厉管教、控制、忽视等)会阻碍儿童道德的发展。儿童道德发展及家庭德育面临诸多问题,如家长自身道德素养亟待提高,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德育养成规律,重智育、轻德育,父亲教养缺位严重,留守与流动儿童家庭德育缺失,家庭、学校、社区未能密切配合等。促进儿童道德发展、改进家庭德育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家长要进行"适度"与"关爱"教育,父亲要承担应尽之责,此外,还需要传承培育良好家风,关心关爱留守与流动儿童,加强家庭德育横向衔接,做好"互联网+"时代下的家庭德育。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缺失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有效介入的缺失,导致家长期望目标失效;农村家庭育子目标的错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品行失范;农村家庭教养角色的错位以及缺乏完整的家庭教养,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失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缺失问题,必须加快社会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监护体系,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加强父母双方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通过各种渠道,使留守儿童家长获得更多的科学育子知识、育子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适应的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揭示出问题的根源是在适应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环境时产生了矛盾.解决矛盾的对策是以文化适应的理论为指导.家庭须为留守儿童构筑“安全”居所与改善教养方式、学校须转变和扩张自身职能、社会须为留守儿童搭建继康成长的平台、政府须担当组织者与协调者,如此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留守儿童顺利适应文化,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看护人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山西省大同市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人格特征和家庭教养方式进行考察,探讨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与其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旨在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进行积极的引导,从微观的家庭教育环境出发,为大同地区留守儿童的抚养和教育提供建议和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德育实效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德育失效现象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困扰,问题少年、问题学生的比例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但其中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德育实效造成的负面影响应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现状及其对德育的影响专家认为,我国目前主要有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干涉型六种家庭教养方式。其中,民主型和否定型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自我接纳影响最大。民主型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养方式,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信心、自尊感、道德感、责任感和成就感都比较强;否定型的教养方式则会使孩子缺乏自信,他…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针对留守儿童早期家庭养育方式和留守后的教养环境自编调查问卷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早期家庭养育方式不是全部而是部分因子与儿童留守后的心理发展有不同程度相关.儿童留守后的教养环境所有因子与他们留守期间的心理发展或多或少均有不同程度相关。儿童早期家庭养育方式与留守后的教养环境比较,两者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影响是有差异的,留守后的教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似乎更广泛也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针对留守儿童早期家庭养育方式和留守后的教养环境自编调查问卷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早期家庭养育方式不是全部而是部分因子与儿童留守后的心理发展有不同程度相关,儿童留守后的教养环境所有因子与他们留守期间的心理发展或多或少均有不同程度相关。儿童早期家庭养育方式与留守后的教养环境比较,两者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影响是有差异的,留守后的教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似乎更广泛也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茜 《中华家教》2023,(2):39-47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在既有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微观层面日常真实状态关注较少的情境下,通过个案剖析探究这一主题就变得独特而有意义。本研究从家庭教育能力建构视角出发,结合案例分析,发现农村不同类型监护人和不同类型家庭在留守儿童情感支撑、教育方式、教育环境上表现出了多重现实困境,如家长对儿童亲情关爱的忽视、隔代抚育者对家庭教育认知和能力的困惑,以及亲戚代管的身份尴尬和儿童环境融入的难题,都成为制约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能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关注不同类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问题,提升父母和儿童间的情感交流互动,利用基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宣传解读好既有法律政策,以及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机制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还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类型主要有单亲监护型、祖辈监护型、亲朋监护型和自我监护型4种。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想品行问题、安全防卫问题和身心发育问题。未成年人的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和社区合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以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六所普通中学的616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同伴关系更差,他们受到同伴的尊重和接纳更少,更易受到忽视。留守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家庭,且对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特别是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对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有一定预测作用,母亲受教育程度显著预测同伴尊重、同伴接纳,家庭月收入可以显著预测同伴接纳和同伴忽视。未来研究中需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影响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梅 《文教资料》2007,(15):153-155
目前留守儿童成为我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在留守家庭中,家庭教育职能弱化,亲子情感互动欠缺,隔代教养、亲朋监护、无人监护,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生活问题、安全问题、道德问题、心理问题、教育学习问题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的努力,学校和社会的帮助,政府和法律的协助。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新时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因为父母外出打工,不得不在短期或长期时间内失去了直接监护人,由在家的老人或亲戚来照管.了解并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而现实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残缺不全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亲子关系的疏远,亲子互动的减少是其家庭教养结构的主要特征.这种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家庭教养结构,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难以弥补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娇惯溺爱型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加上父母不在家,长期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他们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小孩看成"心肝宝贝",对他们过分溺爱,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要好、吃好.  相似文献   

14.
城市留守儿童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本文从家庭教育观出发,从家庭教育的主体、内容及家庭教养方式三方面对当前城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为城市留守儿童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是来成年人中新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这个群体人数众多,分布面广.面临着安全、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全等诸多问题,既涉及这些儿童的权益保护.也关系到亿万个家庭的幸福.并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农村留守儿童教养问题.正在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在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父母(家人)情感忽视及缺乏学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下,留守儿童中出现了网络成瘾现象,对其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父母应改善以往不恰当的教养方式,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情感关注,加强亲子间有效沟通;学校应提供心理疏导,帮助留守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推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政府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为留守儿童创设健康的网络环境,并组织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把他们从网络世界中拉回来。  相似文献   

17.
由于长期在爷爷奶奶、亲朋好友等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在这种缺少父母亲情的家庭生活环境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凸显。要想解决这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家庭、社会必须齐抓共管,从多方面入手共同引导和教育留守儿童,以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受惠于国家政策,城镇化建设也着实向前迈了一大步.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自然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更离不开辛勤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大都来自农村,他们常年工作在外,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城里人的美好生活默默地奉献着.他们背井离乡,却在种种条件的限制下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被他们留在老家的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如何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社会的关怀,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这个新生的概念解析开始,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牧区留守儿童的生存、生活现状,接着分析了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并尝试指出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就如何改变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等四个方面试图给出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是从家庭开始的,在诸多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家庭环境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是最主要的因素。家庭教养方式是指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以及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儿童,并由此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亲社会性的发展,反之,消极、对抗性的亲子关系则促使了儿童的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的道德成长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亲子教育的缺失,是影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应共同努力,关注留守儿童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