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要分析了播音主持人主持风格形成,探析了形成播音主持人主持风格的渊源及作用,从具备较好的基本功底、充分掌握新媒体发展趋势、全面把握语言技巧、提升临场发挥能力、加强亲和能力、科学定位主持风格及注重贴近日常生活七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播音主持人主持风格形成与革新措施,以期为播音主持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吕鸿雁 《视听》2016,(11):105-10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节目主持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广播电视行业在新时期一定要对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加强改革。播音主持作为一门艺术,它要求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形成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以提升自身的魅力和形象,获得观众的喜爱,从而提高收视率。本文首先分析了播音主持创作中个性的重要性,继而提出在播音主持中个性创作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针对在播音主持创作中如何体现个人特征提出建议和措施,希望对提高播音主持创作工作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凝练简洁、连贯流畅与内涵丰富是对播音主持语言的一贯要求,然而在融合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则出现了全新的特征,即口语化、个性化、时尚化以及情感化。在融合语境下,播音主持人要形成和创新自己的风格,需要从以下几条路径出发:全面参与节目制作,强化个人播音主持风格形成;提高个人修养,为节目营造文化氛围;丰富播报形式,根据主持需要灵活转变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播音主持人的重要性愈加显著,同时对其要求也不断增多,通过播音实践,播音主持人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主持风格,但为了彰显个人的魅力,凸显自我的价值,播音主持人仍需不断探索与创新主持风格。本文主要阐述了播音主持人主持风格的形成与创新,旨在进一步提高播音主持人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加自如地应对媒体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臧蔚  刘畅 《传媒》2021,(12):47-49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促使我国传媒业态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跨界"主持人的冲击下,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对传统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全面升级,孵化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持人,是当前我国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改革的重中之重.2019年,《主持人大赛》阔别八年后全新归来.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公开选拔播音主持人才的重要渠道,其人才评选标准直接体现出主流媒体对新时代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本文从《主持人大赛》出发,对传统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认为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应当从优化人才选拔模式、创新播音主持教学方式、打造专家型主持人、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等方面进行改革升级.  相似文献   

6.
侯睿 《新闻世界》2011,(8):94-95
播音主持人的个性与播音主持节目风格密不可分。一名优秀的新闻播音主持人,在其创作过程中,总会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本文首先论述了新闻播音主持人形成个性特征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播音主持人在追求创作个性中应当把握的原则界限与尺度分寸,以便更好地服务受众,在提升节目知名度中充分展现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主持人风格为主线,论述了构筑主持人风格的常见方式和情况,以期给播音主持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8.
祖涛 《采.写.编》2021,(1):106-107
新时期,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传媒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和传统媒体也正在一步步融合,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而作为传播领域的“咽喉要道”的播音主持受关注程度更是不断提升,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予以鼓励和支持播音主持节目的发展。媒体融合时期,播音主持节目应当如何面对转型问题,顺利地实现创新更迭,这就需要主持人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出信息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定位,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节目特点找出“落脚点”,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受众的文化需求,播音主持节目应当立足实际,不断做出优化和创新,以此来提高播音主持节目的市场影响力。播音主持节目主持人的艺术魅力,对于整体的文化传播和后续的市场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相关问题作出了一定的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许芫颜 《今传媒》2012,(2):134-135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在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各类院校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却并没有根据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加以改变。本文基于主持人的"语用展现"对现今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期进一步推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许芫颜 《报刊之友》2012,(2):134-135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在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各类院校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却并没有根据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加以改变。本文基于主持人的“语用展现”对现今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期进一步推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广播电视节目之多,既充实了人民大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为了使节目能够持久性地吸引受众,主持人不但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语言表达,还要与时俱进,突破固有的雅加入适当的俗,才能使节目深入人心,为大众喜爱。本文通过分析播音主持风格中雅俗的含义,进一步分析了播音主持风格雅与俗的个性化、多样化,以提高自身广播节目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2.
翟慧慧 《传媒》2021,(10):52-54
全媒体时代,传媒教育行业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改革,这对播音主持人的培养方式和路径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新时代适应融媒体发展的新型主持人,是当前各大高校播音教学系研究的重点.2019年,号称"神仙打架,全程高能"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不仅收视率颇高,还引发全网热议,连上微博热搜榜.该节目节奏明快、内容饱满、气质阳光,牢牢锁住了大众的注意力.众多"宝藏"选手连连PK,既让观众看到了中国播音主持的未来,也引发了人们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优秀播音主持人的思考.本文基于媒体快速发展视角,分析播音主持人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中的困境,以及需要提高的专业素养和"跨界"能力,进一步探究新时代播音主持人的培养策略,期望能帮助年轻的播音主持人更好地成长,推动整个播音主持行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播音主持风格是诠释播音员主持人特质的重要依据,是从外在形象、个性语言、思想特点、生活经历等多个方面呈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在传播实践中形成,具有独特性、整体性、艺术性、稳定性、交际性和社会性。本文从语言学的修辞风格、美学的审美风格、艺术学的表现风格等多维学术视野出发,探讨播音主持风格的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14.
播音主持创新的几点感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艳 《新闻传播》2009,(11):45-45
创新不仅是播音主持有声语言创作的源泉,更是播音主持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动力。每一位播音员主持人都应该通过创新来适应更高层次的要求。本文就播音主持创新谈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5.
播音主持是新闻节目的喉舌,播音主持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闻节目的质量。因此笔者从对新闻播音员播报方式、对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创新、播报的多样化、主持人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李想 《新闻传播》2023,(8):112-114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息化进程逐渐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迅速普及,从而给播音主持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播音主持创作风格,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保证节目内容更加符合大众精神需求,有效推动播音主持行业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互联网+”影响下创新我国播音主持创作风格的具体策略,以及播音主持行业发展趋势,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播音主持对一个电视节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播音主持语言不同于日常交际语言,它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主持人的语言或严肃庄重或诙谐幽默,都直接对节目风格的定位产生影响。本文就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及其特点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2011,(6):6-10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2010年12月17召开了“纪念人民广播播音70周年”研讨会,来自中国广播电视研究领域学者、播音主持界的前辈和活跃在广播电视一线的播音员主持人济济一堂,以“继承传统,创新发展”为主题,回顾了人民广播播音工作7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人民广播播音主持工作取得的成就、经验,阐释了人民广播播音的优良传统和历史作用。会后,本刊邀请部分与会人员为本刊撰写了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播音主持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之路,并就播音主持的具体业务、风格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中的情感是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创作中态度的一种反应,情感实现的过程就是播音员主持人态度的实现过程。情感是播音主持构建的原动力,是播音成功不可缺乏的重要因素。情感的形成和调动通过想象、感知、运动而构建,播音主持的情感构建过程就是实现优质表达的具体化,生动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和改变的问题。在融媒体背景下带,电视新闻播音主持风格需要创新和升级,既要坚持传统播音主持的优点,又要加快融入新媒体行业。电视新闻播音主持风格需要创新创作方法、创作形式、创新环境以及创作内容。本文分析了融媒体背景下新闻播音主持风格创新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