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人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都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和根本保证;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梦想,是一个物质文化、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精神生活充裕的梦想,而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所追求和努力的精神,它们之间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既对立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主导;“中国梦”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普及确立了更高远更具象的目标,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角度划分,中国梦是其目标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其价值维度。中国梦的主体分为国家、民族及个人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三个倡导"。中国梦用共同梦想的方式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因而中国梦内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思想保证,因而承载了中国梦。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依存,在互动中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应注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弘扬中国精神与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弘扬中国精神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注重传统路径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实现中国精神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论述,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一大显著成果.在当前经济社会大发展背景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三个倡导” 兼顾了个人、社会以及国家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付洪涛 《文教资料》2014,(15):134-136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和践行的重要主体。“中国梦”的阐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明确“三个倡导”,探索可行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践行“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梦与文化软实力相辅相成,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价值指引;二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三要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8.
提出中国梦,这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重大思想成果,还明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脉动.而当前关键性的工作在于对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提出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个人梦、地方梦和中国梦的关系等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正确把握.因此,就从本质内涵认知看中国梦、从核心价值认同看中国梦、从重要遵循看中国梦、从实现途径看中国梦、从地方表达看中国梦等方面作解析,必将有益于形成对中国梦的认知与共鸣.国家梦需要地方梦来表达,“中国梦六安表达”应该是基于中国梦而演绎出的“幸福六安”的个性表白、皖西人民凝心聚力地“转识成智”、地方经济社会劳动创造的发展表现,进而创造性地承载中国梦而地方担当.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精神内核,实现中国梦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其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价值取向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与时俱进,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加强理论认知,内化于心;加强实践认知,外化于行;加强情感认知,感化于人;加强制度建设,固化于制。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践行以"三个倡导"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职业院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终极目标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本质需要,职业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成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精神支撑和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在云南大学召开,论坛的主题是: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学理支撑.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要求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最鲜明标记,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下面,我就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体现了中国梦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足以支撑梦想的价值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梦所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共建共享中国梦的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当代具体体现,是实现中国梦在精神上的驱动力。本文通过解析中国梦与核心价值观在内涵、外延上的辩证关系,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梦目标实现中,所具备的精神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物质保障、点燃民族精神和聚积民心。中国梦的实现也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是互相促进与推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希望,大学生的价值观直接关系国家发展,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有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个人、社会、国家三个不同层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国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及践行问题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对新时期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建构、政治文明建设深化、社会主义理论系统丰富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目标和愿望表达。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外成功经验的启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简明、全面地提出了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中国梦的建设和发展提到一个新阶段、新高度。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的价值内核,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本文从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把握中国梦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探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引领大学生共建共享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前提。这条道路是为3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是指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和力量源泉。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外部条件。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社会主义方向。这是3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回望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思想话语权的战略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主流价值引领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彰显了其深刻的价值意蕴和鲜明特征,它反映人们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体现出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内在统一;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实现了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紧密相连;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魅力,展现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高度契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点在于,培育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和价值定力;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导向,培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注重制度化和常态化,不断彰显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思想领域中的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20.
李琼 《青海教育》2013,(11):9-10
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了抓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二者密不可分并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