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情感分类中情感词的情感倾向度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分类由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情感词的情感度的准确确定一直是影响情感分类准确性的关键.本文针对当前情感词情感度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情感词情感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充分发挥了人和计算机的优点和长处,既能提高情感词情感度确定的科学准确性和情感检索的精准性,又可以减轻人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情感     
情感,父母情感、母子情感、夫妻情感、兄妹情感、朋友情感……这都是代代人之所以能繁衍生息的纽带,也是人类在不同时期演绎着生存与发展的故事。然而,有一种情感却始终演绎着一个故事,这种情感是从涧中流淌出的小溪,潜移默化的留给大地温馨,然后悄悄地深深地成为一种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对于电视情感节目的界定有两种理解。一种从广义上讲,它囊括了所有以情感为观照对象的电视节目,比如情感谈话类节目、情感记录类节目、情感活动类节目、情感栏目剧、情感电视剧……一种从狭义上讲,专指以情感为主要诉求,以栏目化为基本生存方式的电视节目,其中以情感谈话类和情感活动类最为常见。广义的情感节目从电视诞生就有,  相似文献   

4.
张晶晶 《新闻通讯》2011,(11):60-61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多彩多变,情感世界也经受多元观念的碰撞,既充满五光十色的追求,享受着美好情感的甜蜜,也纠结于取舍离合的抉择.困顿于对生活的迷茫。于是,媒体纷纷推出情感类栏目,为人们提供倾诉情感、交流感悟的平台。然而,一些情感类栏目,为了追求看点,放弃社会责任,热衷于展示光怪陆离的畸形感情,宣扬错误的婚恋观,产生了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情感类栏目应重视正确的导向,通过情感故事的叙述,给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以健康的滋养。本文结合《苏州日报·苏周刊》“小雨有约”专栏的采写实际,就情感类栏目的导向艺术谈一点粗浅感想。  相似文献   

5.
一、新闻媒体人应具有的高级情感 (一)新闻媒体人高级情感的主要方面 "高级情感"是前苏联学者彼得罗夫斯斯基提出的概念,他认为这是只有人能体验到的情感①.这种情感,指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同自身需要相联系的复杂情感,它相异于高级动物也有的喜、怒、哀、乐、愤、惧等基本情绪、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是新闻媒体人素质中高级情感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6.
王喆 《新闻记者》2023,(5):52-61+83
数字技术迅速渗透社会领域,促成了多重互动,并提高了情感传播的频率、表现与速度。本研究尝试结合网络社会中舆情分析和计算广告中的情感计算技术及相关理论文献,探索情感计算的认知、分类和测量方法在社会情感治理及情感生产中的逻辑与意义。通过爬梳理性主义范式、行为主义路径和控制论在情感计算中的知识部署,本研究勾勒了情感传播中的回环模式获得的正当性权力,进一步提出在当下情感传播的研究、分析和治理中,占据显著地位的是一套始于媒介和算法、终止于媒介和算法的循回闭环,可能会造成未来人与人、人与机器沟通中的情感困境和述情障碍。  相似文献   

7.
论编辑的情感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编辑活动中,编辑所表现出来的观点、认知、学术见解、价值取向,并不完全归属于认识上的直接结果,相当一部分是受人的情感因素影响.前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认为,情感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所认识的或操作的事物所持有的态度的体验".从情感的范畴来看,情感包含着情感和情绪的综合过程.从二者的特点来看,情感侧重于对情感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情绪则是体验和感受状态中的活动过程.本文侧重于研究编辑在编辑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中的情感心理,对编辑的情感特征进行分析和论述,旨在使编辑在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和运用情感,以利于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情感词汇本体的构造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情感计算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课题,而大规模的情感词汇本体的构造是准确完成文本情感识别的基础.本文首先根据目前情感分类发展的现状,确定情感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现有的各种情感词汇资源构造情感词汇本体.在本体的知识获取过程中采用手工分类和自动获取相结合的方法填充词汇本体的框架.详细描述了词汇的情感类别、强度和极性等,并进一步统计了情感词汇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定位"情感",让内容具有多样性写情感栏目,先弄清情感的涵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6版上的解释,情感,即感情,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由此可见,情感一词,内涵极其丰富。2013年以来,在河南南阳晚报社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创办10多年的《南阳晚报》情感版,在继承、学习原来办版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了多样化创新。首先,紧紧围绕情感这一主题,专栏编辑分设了"谈爱情"、"说家庭"、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中的情感是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创作中态度的一种反应,情感实现的过程就是播音员主持人态度的实现过程。情感是播音主持构建的原动力,是播音成功不可缺乏的重要因素。情感的形成和调动通过想象、感知、运动而构建,播音主持的情感构建过程就是实现优质表达的具体化,生动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马称 《山西档案》2016,(4):41-43
档案的属性并不是唯一的,它是认识主体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内心体验和自我感受;从档案学角度来讲,情感属性是档案客观存在的又一重要属性。结合社会心理学知识,从档案属性的认识、档案情感属性的内涵、档案情感属性的具体表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尝试把握档案情感属性的实质和真谛。  相似文献   

12.
卢绪玲  陈虹 《今传媒》2010,(12):78-79
伦理情感片在经过了90年代的热度之后似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转到2010年,一系列伦理情感片的大汇聚似乎又昭示着新一轮的回暖。本文通过解读具体影片的方式,试图探究情感伦理片的情感诉求和社会性情感归位,并引发一个思考:伦理的回归是否代表人心的觉醒?  相似文献   

13.
李晓梅 《新闻知识》2012,(2):69-70,61
情感专家女性博客逐渐成为为女性提供情感教育的一个网络平台。本文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情感专家博客和草根情感专家博客,认为情感专家博客备受女性网友青睐源于她们扮演的舆论领袖角色,以及所提供的工具型和价值型相交织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4.
句子情感分析及其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分析关注具有情感倾向的评价性信息,具有广泛的应用。情感分析按照粒度的不同分为三种:词汇情感分析、句子情感分析和文档情感分析。文中对句子情感分析及其关键问题进行介绍,首先简要描述句子情感分析的任务,然后介绍句子情感分析中主客观句分类方法及两种主观句情感分类方法--基于情感词的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最后对情感分析中的三个关键问题--词汇上下文极性判定、评价主题识别、意见持有者识别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情感,心理学上讲,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情感反映。新闻中的情感表达,也就是把新闻事实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和记者的情绪,有选择地通过文字和语言传导给受众,以影响受众的情绪,支配受众的行为,并获得积极的社会效果。新闻中的情感表达得好,就可以引起受众的共鸣,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注重情感投入、情感调度得当的新闻记者 ,写出的新闻报道具有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服人的功效 ,使读者久久记住不忘 ;对情感投入的要义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实践不到位的新闻记者 ,写出的新闻报道则往往死硬呆板 ,令读者敬而远之。积极探寻新闻记者如何加大情感投入的力度 ,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 ,就成为新闻报道赢得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强化情感投入的意识新闻记者加大情感投入的力度 ,是时代的呼唤。这不仅因为深刻的历史变革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机勃勃的群众实践 ,需要新闻记者加大情感投入的力度 ,以饱满…  相似文献   

17.
尚勇 《大观周刊》2012,(4):10-11
黑格尔说,“人的观念与人的情感是构成世界史的经纬线”。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复杂心理现象。目前对于情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试图从三个维度去解读情感,一是从心理学角度,认为情感是人脑机能的产物,是一种较复杂的心理活动;二是从社会学角度,认为情感是人的需要的产物,是人对某个客体是否满足自身需要的反映;三是从伦理学角度,认为情感是人对事物价值评判的产物,是人的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中,情感体验是当代人日常生活经验中重要而微妙的组成部分,而电视娱乐成为了大众情感的中心媒介,而且情感很容易被电视媒介所操控,变异为传统情感的替代或虚拟品,被称之为"后情感"。本文将对电视娱乐的情感诉求以及"后情感主义"主导下娱乐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9.
许洁 《新闻世界》2014,(4):165-166
在广告作品中融入情感凸显出广告的温情,是当代广告发展的趋势。人是情感动物,人们需要情感,尤其是生活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艰辛、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些都需要情感的交流,而情感广告正是适应了这种时代背景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梁冰 《新闻爱好者》2010,(9):146-148
情感援助类节目中的情感保护问题,是影响并制约此类节目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通过个案,用更深入的视角,在对问题的表现形式及成因进行探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