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 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领导3.1 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力 《宪章》第1章第1条明确规定;“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的最高权力”,并阐明“不论以何种身份与奥林匹克运动建立关系的人员或组织,都受奥林匹克宪章条款的约束,并应遵守国际奥委会的决定”。这一条款说明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运动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选取压力、认知和国际形象三个变量,从历史角度阐释中国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将百年来中国与国际奥委会之间的关系划分为早期接触、激烈斗争直至决断、恢复关系与积极合作三个阶段,并具体剖析每一个阶段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纵览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对国家面临的内外压力的认知,以及中国国际形象的关注,是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之间冲突与融合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选择全面、积极融入奥林匹克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奥林匹克主义的理解与全面把握,中国要走的道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3.
论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奥林匹克回到故乡”是第28届雅典奥运会完美谢幕以后人们回味最多、最让人回肠荡气的文化体验。希腊人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和奥林匹克文化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体育运动与人文精神是紧密相连、辩证统一的哲学理念和人文精神自古以来是奥林匹克运动之本的丰富内涵。文章以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理想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理念进行阐述,进而促进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女性与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通过对中国女性参加第25届到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以透视中国女性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以及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女性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未来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逻辑分析法,从重视伦理的体育价值观、追求和谐的体育思想、倡导内外兼修的体育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奥林匹克运动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和平与友谊始终是奥林匹克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认为倡导和传承“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可以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契合,也可以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交流和融合,丰富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从而凸显北京2008年奥运会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试论奥林匹克运动对21世纪中国体育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彦 《体育与科学》2000,21(4):7-9,2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21世纪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的体育思想会产生更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奥林匹克主义强调的平等观念;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与现实冲突对中国体育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心态;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体育运动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意识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等,这些影响将对中国体育与国际体育接轨和两个战略的顺利实施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与奥运战略思想基础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与奥运战略思想基础的形成成都体育学院谭华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52年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之前,努力推进群众体育的普及和经常化实际上是中国体育唯一的任务。参加第15届奥运会不仅使新中国对世界体育、对奥林匹克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开...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认知"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中国人认知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探索,认为百年以来“奥林匹克运动”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很陌生且易误解的,这既与历史的积淀相联,也与教育宣传的方法和力度有关;建议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宣传,以便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和功能,进一步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与交融——谈谈中国与现代奥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熊斗寅 《体育与科学》2002,23(3):11-13,44
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作者发现,这是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和交融的历史,本文首先论述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含义,然后说明奥林匹克文化是典型的西方文化,继而回顾了中国和奥运关系的发展史,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技术革命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比较研究法 ,论述了历史上 3次科学技术革命对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尤其就第 3次科技革命 (现代科技革命 )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影响 ,从竞技体育训练理论和方法、奥运设施的改进、奥运信息传播现代化和奥运产业化的形成等主要的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得出结论 :第 1、第 2次科技革命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诞生与发展的土壤 ,第 3次科学技术革命才真正实现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质的飞跃 ,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一种体育竞赛,它还具有其他属性。奥林匹克运动难以超越政治且需要依附于主权国家而存在,它与许多国际政治议题紧密相关并被赋予许多政治功能,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前者与国际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为载体,教育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运动。它的发展不仅对于现代体育的国际化、社会化和科学化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于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也有一定影响。本文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的概念并从5个方面论述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从国际奥委会的改革展望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发展,与大家共同探讨。从奥林匹克运动的概念说起我们通常很容易把“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会”混为一谈,也往往把两者都简称为“奥运”,其实这是不确切的。奥林匹克运动的英文叫“O l y m p i cMovement”;而奥林匹克运动会外文是“Olympic …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运动与青年人的社会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青年人的社会化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奥林匹克运动有其独特的化内涵,对促进青年人的社会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探讨了奥林匹克运动与青年人的社会化的关系,以促进中国青年人的社会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与政治有着不解之缘。在中国申奥成功后,全面了解奥林匹克与政治的关系,正确认识奥林匹克与政治发生关系的背景和历史,深刻分析奥林匹克与政治关系的渊源和特征,科学引进并正确发挥奥林匹克的政治作用和功能,努力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健康发展,既是现实需要,也具有理论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中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蕴涵着奥林匹克运动关于身与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基本问题的基本观念,有着丰富的伦理意蕴,对其梳理和阐释有助于从伦理学的视角分析和表述奥林匹克思想和实践中的问题,全面把握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全面了解奥林匹克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对它的社会功能进行探讨,本章谈谈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一、奥林匹克运动能脱离政治吗 历来国际奥林匹克领导人都十分强调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关系,说什么“我们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体育完全脱离政治。”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誓词中也说:“我决不接受任何政治的或商业的影响和掺杂任何种族的或宗教的考虑,……”这些说法和规定也许是出于一种美好的愿望,但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社会文化运动,也是一种教育运动。在阶级社会里,文化和教育  相似文献   

17.
2001年7月13日,北京取得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经历100余年来如此接近中国。随着2008年的日益临近、体育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国人民在期待这一伟大时刻到来的同时,几乎都在思考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变化?本文仅以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大学体育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 在1994年发表的《奥林匹克教育讲座》6讲中,我就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意义、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启示、顾拜旦的体育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未来的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挑战等几个专题作了讲述。这使我们能从宏观上认识和把握奥林匹克运动的来龙去脉,从中得到启迪。今年继续的6讲将从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结构和活动内容,它与现代体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关系及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等问题作出介绍,希望通过这几讲,我们能进一步从更深层次和不同角度来理解奥林匹克运动。  相似文献   

19.
析奥林匹克运动的第三内涵——环境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燕波 《体育与科学》2001,22(4):12-13,3
环境保护,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的表示.它展示了一种新的奥林匹克精神,已成为除了体育和文化外的奥林匹克运动第三个内涵。本文从奥林匹克运动中环保意识的产生,国际奥委会对环保的态度以及环保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等方面分析奥林匹克运动的第三内涵-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文精神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沟通与回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透视奥林匹克运动由“以人为本”向“以物为本”的逆变进程,揭示引起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嬗变根源;梳理澄清中国人文精神对奥林匹克的积极作用,分析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相融合的内在共性及其胎化的奥林匹克伦理价值的取向;加深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与认识,以期为我国积极参加奥林匹克运动,并在国际体育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