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峨眉山冷杉林衰亡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根圈环境的恶化是造成衰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日本近海黑潮北上美国1993年8月4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10年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1982─1983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使日本近海的黑潮北上,对北美的气候造成很大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在以南美洋面至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赤道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总结四川不同地区在中—晚全新世时期的气候演变情况,将其与三星堆文明的发展衰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四川地区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与全球变化具有一致性:中全新世气候稳定且温度较为温暖,晚全新世的气温较为波动,总体温度较中全新世低; 3.0 KaBP以来,四川地区季风减弱,乔木孢粉大量减少,冷杉属孢粉减少明显,气温下降,冷暖交替频繁,气候变干,环境恶化,这一系列气候事件有可能导致三星堆文明的衰亡.  相似文献   

4.
邹薇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385-386
国内学者对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其衰亡的内部原因包括经济、政治、宗教、军事、文化等方面,外部原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和蛮族入侵等方面,但经济原因仍是帝国衰亡最基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王朝衰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宦官专权这一原因不能忽略。正是因为皇帝担心王公大臣篡权,以至于非常信赖对自己百依百顺,又无子嗣的拥有特殊身份的宦官们,所以把权力下放给他们。对于狡诈阴险,奴性十足的他们一旦拥有了权力,便会胡作非为,肆无忌惮地扰乱朝纲,使朝廷内外乌烟瘴气,最终导致王朝的衰亡。本文从中国古代王朝衰亡的原因,宦官专权的缘由和宦官专权导致王朝衰亡的原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宦官专权是怎样导致王朝的衰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1月13日发表声明,对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给儿童造成毁灭性影响深表关注。  相似文献   

7.
进入2010年以来,在人类寓居的这颗星球上,极端气候频发,地震、火山异常活跃,大的自然灾害不断——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1月14日,美国加州东部一天内发生9次地震: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大地震:3月4日,我国台湾高雄县、  相似文献   

8.
罗马帝国衰亡是一个历时性过程,并由多重原因促成已为学界共识。诸多因素中,军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要素之一。罗马帝国以军事强国,帝国的发展、壮大与军队关系密切。同时,在帝国深陷危机,走向衰微过程中,军队的各种消极作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帝国衰亡的各种主要原因(如奴隶起义、蛮族入侵、经济衰退等)都直接、间接与军队有着某种必然联系。探究军队与帝国衰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衰亡原因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广东教育》2010,(4):51-53
原创预测1:简介岛国斐济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瑞典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开幕式后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太平洋岛国斐济代表声泪俱下地诉说全球变暖对他们国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奖励》2008,(11):77-77
有专家研究发现,气候恶化可能是压倒大唐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兰州大学教授张平中为首的研究团队通过对一根石笋的分析,重建了1810年来亚洲季风的变化历史,并且发现季风的减弱和王朝的衰亡有着对应关系。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有人提出这个观点,去年德国人豪格(Jeralt Haug)就曾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唐代灭亡和季风减弱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唐玄宗在位的盛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顶峰,也是封建社会前后阶段转变过程的临界点,各项制度急需改革,其中军事改革是重中之重,这就决定了财政支出的目标应该是军队建设。由于唐玄宗君臣的奢侈腐化,造成改革的不彻底甚至失败,导致唐朝社会走向衰退,影响了唐中后期政局的稳定,其消极后果一直延续到五代宋初,社会影响不可谓不大。唐玄宗在位时期,财政支出目标的模糊是造成唐朝国运由盛转衰的一个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歌经由初唐诗体的嬗变、盛唐的鼎盛繁荣和中唐中兴的持续发展,至晚唐,由于唐朝国势已经呈现出颓势,形成了一种后来者难乎为继的尴尬局面。在唐诗的发展面临厄运和危机之际,以优秀的抒情诗人李商隐为代表的新的诗歌流派异军突起,使晚唐诗歌的发展别开生面,闪烁出绚丽的风采。李商隐咏物诗中寄寓着他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13.
行卷作为唐代进士科的特有现象,在唐代盛极一时,到了宋代却衰亡了。行卷的出现适应了唐代统治者拓宽人才评价标准的需求,但其滋生的弊病也导致了它的衰亡。本文通过论述行卷兴衰的原因,试分析其对当下考试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盛世剧变的晚唐,诗人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杜牧的心态堪称晚唐诗人的典型。纵观杜牧的山水题材诗歌,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浓郁的援道入儒心态。横向考察整个晚唐诗人群体,具有这种同样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变化对晚唐文学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有些学者认为以李林甫为相是唐治乱转化的分水岭。从开元、天宝间唐王朝政治经济环境、边境形势来看,开元天宝间唐王朝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李林甫上台并专断朝政;边境形势及战争特殊性又使唐最高统治集团作出了用胡帅镇边的抉择;而河北地区的特殊性和东北、西北边疆防卫的互动形势又导致了重用安禄山,称雄东北的结果。所有这些都是当时客观形势的产物.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并不是一两个人的意志就可以转移的。因此.以相李林甫作为唐治乱之分的界标是有欠公允的。  相似文献   

16.
舞马最晚于三国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到唐玄宗时期,舞马活动形成规模并掀起高潮,唐后则在中原大地消失。随着唐朝的兴衰,不同时期的文人从各自的时代背景和解读视角出发,塑造出多种多样的舞马形象。盛唐时期张说的《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安史之乱时杜甫的《斗鸡》、中晚唐时期陆龟蒙的《舞马》以及唐亡之后宋代诗人徐积的《舞马诗》,均对唐代舞马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舞马亦随这四首诗词经历了从天马到祸马、谀马再到悲马的形象流变。  相似文献   

17.
在唐代,士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初盛唐时期,由于国力强大,士人们往往有着恢弘的胸怀气度和强烈的进取精神;但到了中晚唐,社会动荡,唐帝国由盛而衰,唐代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人士大夫也随之有了新的特点,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生不逢时的感叹便成为中晚唐文士们的主要情结。他们侈于游宴,蓄女乐、设酒筵成为他们乐于事之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8.
张籍是中唐时期伟大的乐府诗人,现存诗433首.通过对其诗用韵情况进行分析,运用与<广韵>和王力考证的隋-中唐音系进行比较的方法,可以看出张籍诗歌用韵的一些特点,这对研究中唐时期的实际语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籍是中唐时期伟大的乐府诗人,现存诗433首。通过对其诗用韵情况进行分析,运用与《广韵》和王力考证的隋一中唐音系进行比较的方法,可以看出张籍诗歌用韵的一些特点,这对研究中唐时期的实际语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梵志的诗歌通俗易懂,在民间流传甚广,是我们了解初唐时期世俗生活的重要材料。以王梵志的诗歌作为载体,从饮食与博戏两方面入手,将其诗中涉及的初唐时期的饮食与玩乐状况加以研究,有助于观照初唐世俗生活的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