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奥林匹克运动三大支柱之间的关系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结构体系包括国际奥委会(IOC)、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IFs)和国家奥委会(NOCs)三部分,它们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处于一种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见下图)。三者密切合作,缺一不...  相似文献   

2.
在奥林匹克运动三大支柱中,国际奥委会是指挥首脑,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进行技术辅助,国家奥委会是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单位。三者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相互制衡,主要是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地区)奥委会实力的增强和争取更多应有权益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宪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宪章》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法,它是国际奥委会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制订的总章程或总规则,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家(地区)奥委会、奥运会组织委员会以及洲或世界性的国家奥委会协会所遵守。 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是在1894年6月16日至24日于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代表大会上由皮埃尔·德·顾拜旦主持制订的,这次代表大会是由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宪章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制订的总章程或总规则,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各国(地区)奥委会所遵循。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是由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奠基人顾拜旦亲自制定的,在1894年6月巴黎国际体育会议上正式...  相似文献   

5.
《奥林匹克宪章》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法,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全面体现,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行为准则。《宪章》是国际奥委会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指定的总章程和总规则,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运动联合会、国家(地区)奥委会、奥运会组委会以及洲际或世界性的国家奥运会协会所遵守。因此,我们要全面学习和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我们必须对《宪章》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6.
1972年至1980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基拉宁勋爵,曾形象地将国际奥委会、各国和地区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与奥运会主办城市组委会,称为“奥林匹克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国际奥委会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正如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所讲,它是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的“带头人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7.
<正>《奥林匹克宪章》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法,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全面体现,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行为准则。《宪章》是国际奥委会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指定的总章程和总规则,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运动联合会、国家(地区)奥委会、奥运会组委会以及洲际或世界性的国家奥运会协会所遵守。因此,我们要全面学习和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我们必须对《宪章》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奥运会利益相关者的不断介入,奥林匹克管理体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完成了从奥林匹克管理到奥林匹克治理的转型,尤其是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实施之后,逐渐形成了以奥林匹克核心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治理架构,奥林匹克运动的5个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国际奥委会、奥运会组委会、国家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体育联盟。奥林匹克治理体系不再是每位利益相关者管理自己事务的问题,而是对各方构成的网络化的全球性治理系统,同时要考虑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奥林匹克运动和治理体系之间的联系是以人为中心,诸如奥运会选手、运动员、球迷等群体,而奥林匹克治理体系围绕的是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在顾拜旦看来,奥林匹克主义不可能是个系统,而是一种精神境界。不论我们喜欢与否,奥林匹克的治理前景必须依赖复杂且系统化的网络治理实践。奥林匹克运动的主要目标必须建立在尊重人权之上,只有实现奥林匹克治理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9.
国际奥委会新主席的新使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1年7月16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选举推出比利时矫型外科医生罗格接替掌管奥林匹克事务21年之久的西班牙银行家萨马兰奇,当代国际体育最重要的组织有了自己第8任领袖,奥林匹克运动翻开了新的一页。大海航行靠舵手。领袖人物对其组织的未来走向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于主席握有重权的国际奥委会来说尤其如此。奥林匹克运动100多年历史上的种种重大事件,无不鲜明地印有顾拜旦、拉图·巴耶尔、埃德斯特隆、布伦戴奇、基拉宁和萨马兰奇这些领军人物的个人印记。莫斯科全会之后,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曾经说过:“体育完全没有政治”。尽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和宗旨是“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但体育中的政治问题始终存在着,体育与政治之间从来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奥运会与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关系更是源远流长,错综复杂。从奥运会上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到奥运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颁布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步入到了深化改革阶段。在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改革背景下,国际奥委会从顶层设计出发制定了相关纲领性文件,在明确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目标与任务的同时为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从组织层面来看,国际奥委会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实践,并通过示范作用倡导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或地区奥委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化改革下,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以奥运会为着眼点,通过广泛建立战略合作、制定系列工作指南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并强调充分发挥奥运遗产在领域、地域、时间三个维度的作用来实现奥运会与城市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此阶段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实践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奥林匹克运动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及其推广。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是教育,奥林匹克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在当今体育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国际奥委会在全球大力推广奥林匹克教育,并以奥林匹克运动为方式,以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为手段,以奥林匹克博物馆为载体,以各国奥委会为基础,以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为课题。对在我国推广奥林匹克教育的建议:实施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建设新的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成立国家奥林匹克学院;利用南京青奥会契机普及奥林匹克教育;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体育(中国体育)与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2002年8月24日,国际奥委会“寓教于体”(EducationThroughSport)世界论坛在德国威斯巴登市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代表及雅典、都灵、北京奥组委的代表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文化专家出席了会议。作为中国奥委会派出的代表,我参加了这次会议。深刻体会到教育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奥林匹克教育多元化的价值。一、会议简况会议由国际奥委会执委、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先生主持。何主席在开幕式的致辞中阐述了教育和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体育与教育、教育与文化、文化与体育、,这…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奥委会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关于奥林匹克运动最佳结构的争论.自从国际奥委会创立以来,人们一直在认真研究国际奥委会的构成,国际奥委会委员的选举,国际奥委会与各国际单项协会、各国家/地区奥委会的关系及其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尤其是关于政治,争论主要集中在自治、自决权,以及避免体育成为政治工具.几十年来,许多人认为只能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体育与政治无关"是一个流行的口号,但这个口号更易使有些人在政治角力中滥用体育,把体育作为替罪羊.  相似文献   

15.
尹晓辉 《新体育》2011,(6):27-27
在中国体育博物馆,珍藏着一个的奥林匹克杯。 奥林匹克杯诞生于1906年,是由“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先生倡议,在1906年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通过的,旨在表彰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很大贡献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或其它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之间的比较孙葆丽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管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并接纳若干管辖这些项目的国家级团体的国际性的、非官方的组织。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它所管的运动项...  相似文献   

17.
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是一种有悖于体育和医学道德的行为。它违反奥林匹克运动的规则,而且威胁运动员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体育界反兴奋剂斗争涉及的范围很广,它的对象包括:奥林匹克运动和其他体育组织、一些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政府间组织、世界各地的男女运动员及其随行人员。而出席本次大会的就有各国政府、政府间及非政府组织、国际奥委会(IOC),国际体育运动联合会(IFS)、各国奥委会和运动员等各方代表。会议通过如下宣言:  1.有关兴奋剂的教育、预防和运动员权益的维护:奥林匹克公约不应只限于对运动员,还要推而广…  相似文献   

18.
2002年8月24日,国际奥委会“寓教于体”(EducationThroughSport)世界论坛在德国威斯巴登市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代表及雅典、都灵、北京奥组委的代表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文化专家出席了会议。受中国奥委会指派,笔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一、会议简况会议由国际奥委会执委、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先生主持。他在开幕式的致辞中阐述了教育和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教育与文化、文化与体育、体育与教育,这几个紧密相连的概念形成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基础。体育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应该…  相似文献   

19.
一定要把奥林匹克教育坚持下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奥运会后把奥林匹克教育继续坚持下去,是奥林匹克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是当前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为载体,教育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运动,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奥林匹克教育对每个被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家(地区)奥委会来说,都是一项《奥林匹克宪章》规定的任务。从广义和狭义的奥林匹克教育来看,都是一种社会教育,而且在我国已经开展。1993年我国出版第一本奥林匹克教材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课堂教育和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受到资料来源、外语水平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欠缺的困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之家’,顾名思义,就是以中国形象、用中国的礼仪接待包括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各奥运会组委会、国家/地区奥委会和各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等在内的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为加强国际间体育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和场所。同时,‘中国之家’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和相关机构、团体在奥运会上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