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本文采用叙述学的分析框架,从叙述视点、叙述声音、叙述结构三个方面剖析了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本文认为白先勇通过对叙述视点的选择和自由变换,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弹性空间,成功地在短篇小说中容纳了接近中、长篇小说的内涵;通过对叙述声音的控制,离间了隐含作者、叙述者、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能够积极地参与作品的解释和创造;而叙述结构的转变则赋予他的短篇小说以新的生命形式,并把艺术审视的目光由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钗述视点与人称的选择是艺术构思中的重要环节。文章对叙述视点与人称的相互关系和基本形态作了考察。  相似文献   

3.
视点以文本解读为核心,将阅读能力与人们的日常认知能力结合起来,这一理念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以此理念为基础,以《新视野大学英语1》中Deep Concern一文为例,从时空视点与时空框架、观念视点与人物态度、叙述视点或知觉视点与主题三个方面来分析语篇视点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奥斯卡获奖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由著名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冒险剧情类型电影,其内容涵盖了人与动物、家庭、宗教、善恶等多重复杂哲学关系,完美征服了观众。本文以叙事学角度从叙述层次、叙事手法、叙述者及叙述视点对该电影进行深入分析以剖析其好口碑和高票房背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杜甫诗歌《月夜》通过时空视点的建构与转移,使读者与诗中人物近距离接触;采用内视点的叙述角度,借助观察者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闺房思妇的人物刻画,体现了诗人男性潜在意识和对国家的忧患意识.诗歌视点的交错运用及角度转换对理解整个诗篇起到了轴心性作用,奠定了整首诗歌的语言基础和感情基调,揭示出深层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实文本的还原──《红楼梦》流转叙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叙述学的角度对《红楼梦》的叙述品质进行探讨,发现《红楼梦》的叙述者乃是超作者、故事叙述者以及故事角色的合成。叙述者身份的变幻,叙述位置的深入浅出,以及叙述视点、焦点的灵机变化,共同创造了叙述的流转,或曰流转的叙述。这种叙述风格既体现出一种轻灵的艺术精神,又表现了对第一文本(现实文本)的无限忠诚。  相似文献   

7.
《栖息着的鹰》的成功之处体现在独特的叙述技巧和深刻的主题及艺术特色上,这主要归功于对视点的恰当处理.首先,作品恰当地选择了叙述视点,并在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和知觉视点等层面交叉体现,多层次、多维度地传达了诗篇的内涵和主题;其次,拟人化第一人称叙述视点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鹰的强权主义;另外,作者的隐退使叙述眼光和叙述声音重合,为诗篇的整体布局和主题体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叙述视点和情节、人物与态度两个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探究文本在叙述过程以及人物塑造的过程中反映的态度和意图。叙述者对周家兄弟两人使用了双重价值判断标准,叙述者的知识分子口吻和故事内容也存在冲突,小说叙述有点断裂,影响了读者心理自居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却完成了对周老大和周老三的反讽,对传统道德观的质疑,具有了自省和批判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梅娘的水族系列小说作为分析对象,从叙事者的位置、叙述者的感知程度、叙述权威和叙述视点四个角度着手,对《蚌》《鱼》《蟹》的叙事话语与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认为梅娘的这三个小说的叙事话语有比较明显的女性倾向。  相似文献   

10.
王佳 《海外英语》2012,(9):229-230
认知诗学致力于探讨语篇的产出和理解过程。从认知诗学角度出发,运用视点理论解读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发现从叙述视点、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及知觉视点四个层面分析,读者能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心理、叙述策略和文本主题。视点是语篇产出、发展及理解的工具,可为文学语篇多元分析提供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1.
《病相报告》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其主要表征是:关注人的价值与命运,运用“圆圈”叙述与多视点叙述的方法,采用“聚焦式”结构,选取意象,描写幻觉、梦境等。  相似文献   

12.
莫言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写作技巧的感性传承人。独特的叙事视角使莫言小说不但耀眼于中国当代文坛,而且在世界舞台上光彩夺目。文章选取《红高粱》、《蛙》、《丰乳肥臀》为视点,从"亲缘"的角度诠释了战争、政治、人性和文化,凸显出这种与众不同的美学风格,它使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摆脱时空的羁绊而挥洒自如,在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中去游刃有余地表达和品味独特的思想感情。亲缘叙述视角使莫言的小说创作显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样板意义。  相似文献   

13.
莫言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写作技巧的感性传承人。独特的叙事视角使莫言小说不但耀眼于中国当代文坛,而且在世界舞台上光彩夺目。文章选取《红高粱》、《蛙》、《丰乳肥臀》为视点,从"亲缘"的角度诠释了战争、政治、人性和文化,凸显出这种与众不同的美学风格,它使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摆脱时空的羁绊而挥洒自如,在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中去游刃有余地表达和品味独特的思想感情。亲缘叙述视角使莫言的小说创作显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样板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最后一片叶子》的艺术魅力与视点的恰当处理分不开。从认知诗学角度出发,运用视点理论,从叙述视点、观念视点、时空视点和知觉视点四个层面剖析文本,读者能更全面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视点的转变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进而揭示文本主题。视点解读可为文学作品多元分析开辟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益广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公益广告的特殊目的,其语言也具有自身的特色.本文从语篇视点来研究公益广告语言特点,探讨语篇视点对公益广告语言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无名的裘德》文本出发,运用现代叙事学中的视点理论解读《无名的裘德》中多元叙事视角的运用,主要包括作者叙述、以小说中的人物为叙述者的人物叙述、以旁观者为叙述者的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或称戏剧视角三种模式的交替运用。多元叙事视角的使用,颠覆了19世纪维多利亚小说的叙事常规,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反讽效果和人物命运的不确定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复调效果,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开创了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叙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17.
武雁飞 《文教资料》2010,(14):24-25
《名利场》是萨克雷的代表作之一。除了深刻的内涵和对社会的现实主义刻画外.这部作品的叙述方式也代表了作者独特的写作特点。本文从叙事视角,叙事人称.以及介入性叙述三个方面分析了作者采用这些叙述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交流叙述学视野中,参与交流的叙述文本是一种复杂存在,除了来自作者创作的主叙述之外,辅叙述、非语言叙述和零叙述同样影响"接受者文本"的建构。也就是说,在交流叙述中,叙述文本并非是一个固定的存在,也并非只有作者叙述文本,而是除此之外,辅叙述、非语言叙述和零叙述同样影响了接受者的意义建构,形成"接受者叙述文本"的元素也由这些因素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9.
<正>视点这一概念源自文学领域。熊沐清教授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把语篇视点定义为"制约语篇深层结构(即语义)的一种图式,其反映人们看待对象世界的角度以及态度对象的选择与组合,从而又影响语篇表层(即形式句法)的组织"。熊沐清将语篇视点分为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叙述视点和知觉视点。语篇视点体现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教学中不同视点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绘本教学中的语篇视点是指教师剖析文本、  相似文献   

20.
郭菲 《教育教学论坛》2014,(22):234-236
《透明的红萝卜》是作家莫言写于1984年冬的作品,是其成名作,发表在《中国作家》。小说描写了一个发生在"文革"期间某水利工地上的故事。该作品大部分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部分采用第三人称的限知视角。文中多处出现华丽的辞藻用以描述黑孩的所见所闻,这与10岁孩子的认识水平是相左的。另外,文中很多地方全知全能的叙述者故意拉开与隐含作者的距离,对一些现象的描述不夹杂任何情感和评价。本文主要以低调叙述和叙述者与人物的认知水平不同两方面为主,分析文本《透明的红萝卜》中出现的不可靠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