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将不同三价铁盐和合成工艺来制备高密度FePO4前驱体,分别从反应物浓度、终点pH值、以及干燥方式等因素对密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最佳工艺合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保持在50℃,Fe(NO3)3·9H2O浓度为1.1 mol/L,并且控制pH值=1.3,采用二次干燥工艺,可得到密度为1.55 g/cm3锂离子正极材料前驱体FePO4.  相似文献   

2.
用芬顿试剂氧化处理气田废水,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因素的影响,确定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它们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过氧化氢>硫酸亚铁>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最佳实验条件分别为H2O2浓度为500 mg/L,FeSO4浓度为30 mg/L,pH值为3,反应温度为60℃C,反应时间为2小时.  相似文献   

3.
李毅然  宋旸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2):59-62,67
实验以B3(Pseudom-onas)、B6(Bacil-lus)、B7(Bacil-lus)、D4(Pseudom-onas)为石油降解菌,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培养时间、石油浓度、温度、溶氧量、初始pH值等因素对各单菌降解石油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各菌最适宜的石油降解条件.四株菌在纱布封口1、60 r/min振荡培养12 d较为适宜,它们适宜的降油石油浓度、温度和初始pH是:B3为4 000 mg/L、32℃、pH8.4,B6为3 000 mg/L、32℃、pH 7.3,B7为4 000 mg/L、26℃、pH7.3,D4为3 000 mg/L、26℃、Ph 7.3.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可见光条件下,用实验室合成的Fe3+掺杂TiO2为催化剂催化降解酸性红染料,重点考察了Fe3+的掺杂量、Fe3+掺杂TiO2为催化剂的添加量、酸性红溶液的初始浓度、溶液pH值、光照时间对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3+掺杂比为1.5%、催化剂用量为1.5 g/L、pH为2.0、质量浓度为40 mg/L的酸性红100 mL,用白炽灯光照降解酸性红30 min,酸性红降解率可达98.45%.  相似文献   

5.
以FeSO4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加入添加剂构橼酸,用空气氧化法合成纳米铁氧化物,在不同pH值下考查添加枸橼酸对纳米铁氧化物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pH=8~9时,少量构橼酸有利于铁氧化物品体的生长;随着枸橼酸浓度的增大,铁氧化物结晶粒子半径逐渐减小,最终铁氧化物品体消失.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以不同配体三聚氰胺、双氰胺、硫脲、尿素为原料通过高温焙烧法制备了g-C_3N_4,采用XRD、UV-Vis、SEM、FT-IR等手段对合成的g-C3N4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并以可溶性染料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各种前驱体原料制备出来的g-C_3N_4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以尿素为前驱体原料加热缩聚法制备的g-C_3N_4光催化性能最佳.通过改变溶液初始pH值进行降解罗丹明B性能测试,发现酸性条件有利于g-C_3N_4(尿素)对罗丹明B的吸附和降解.  相似文献   

7.
采用凝固浴滴加氨水法对聚丙烯腈纤维进行凝固浴pH值调节,考察了聚丙烯腈纤维的表面形态和拉伸强度。结果表明,在其他凝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凝固浴氨水浓度的增加,凝固浴pH值也随之而增加,聚丙烯腈纤维的截面形态由腰形变成圆形,拉伸强度、密度和结晶取向度也随之而变化,凝固浴pH值大于9.3时聚丙烯腈纤维截面呈圆形,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6.5cm·N/dtex,密度达到最大值1.219g/cm~3,结晶取向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粒子,选用聚乙二醇和琼脂制备核/双壳医用磁性微球.最佳工艺条件为:Fe3+/Fe2+之比在1.70~1.75;沉淀剂25%NH3.H2O过量20~30%,在温度35℃,pH值11,反应时间为1h;琼脂的包覆最佳温度为50℃,pH值为9,时间1h;聚乙二醇包裹最佳温度为55℃,pH值为4,时间1h,可以通过调节搅拌速度和超声波分散时间控制Fe3O4粒子的尺度,实验确定包覆剂用量.并用透射电镜、分光光度计、古埃磁天平等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提取黑豆皮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吸光值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乙醇浓度、固液比、pH值、超声时间4因素3水平的实验模型,建立回归方程,以响应面分析法(RSM)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黑豆皮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36,乙醇浓度是55%,超声时间63min,pH值1.4,此时黑豆皮平均色素吸光值为0.692,与模型预测值0.707相差较小,说明优化的工艺条件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0.
以某小型封闭黑臭水体为对象,研究了高铁酸钾(K_2FeO_4)与粒状活性炭(GAC)协同强化混凝修复黑臭水体的最佳工艺参数和处理效果。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以氨氮(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模型,对两者协同作用时K_2FeO_4投加量、预氧化时间、GAC的投加量和pH值4个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归模型极其显著,对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显著程度排序为:K_2FeO_4投加量 pH GAC投加量 K_2FeO_4预氧化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显著程度排序:GAC投加量 K_2FeO_4投加量 pH K_2FeO_4预氧化时间。K_2FeO_4最佳投加量1. 036 mg/L,最佳预氧化时间10. 159 min,GAC最佳投加量16. 152 mg/L,最佳pH值7. 362,此时NH_3-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 500%和69. 262%。模型预测值与实验验证结果的实际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1.
以云母为基质,TiCl4为原料,采用强迫水解法制备了云母钛前驱体;再以Co(NO3)2.6H2O和Al(NO3)3.9H2O为原料,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CoAl2O4,并将其包覆在云母钛前驱体上,制备出蓝色云母钛珠光颜料.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pH值、反应时间、搅拌速率、焙烧温度对云母钛产品珠光效果的影响以及分散剂、无水乙醇洗涤、高温焙烧对蓝色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制工艺简单且饱和磁化强度高的磁流体,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通过对铁氧体磁流体改性制备了水基镝钕复合铁氧体磁流体,实验讨论了温度、镝与钕的配比及用量、表面活性剂的用量、pH值对磁流体稳定性,改变工艺流程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在n(Fe):[n(Nd3+)+n(Dy3+)]=14:1,n(Fe3+):n(Fe2+)=1.70~1.75,镝与钕的用量比为n(Nd3+):n(Dy3+)=1:1,25%NH3.H2O作为沉淀剂和pH值的调节剂,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35℃左右,调pH值至9~11;(2)以明胶作为表面活性剂,其最佳用量是每60 mL载液0.005 0 g,包裹温度在55℃左右,包裹最佳pH=4。该条件下制得黑亮的水基镝钕铁氧磁流体,其磁性能比普通水基铁氧体高。在可见光的照射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可以看到明亮的磁光环产生。同时,还对产品的黏度、磁化强度、表面包覆情况、稳定性等进行了相应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
为制备工艺简单且饱和磁化强度高的磁流体,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磁性Fe3O4粒子.然后以一定比例的镝钕对铁氧体磁流体改性,选择淀粉为包覆剂制备水基稀土复合铁氧磁流体.考察了镝钕的用量、包覆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包覆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粒径及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性能表征.实验总结出适宜的条件:在n(Fe):[n(Nd3+)+n(Dy3+)]=30:1,n(Fe3+):n(Fe2+)=1.70~1.75前提下,镝与钕的用量比为n(Dy3+):n(Nd3+)=4:1,25%NH3.H2O(A.R.)作为沉淀剂和pH值的调节剂,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35℃左右,调pH值至9~11;以淀粉作为包覆剂,其最佳用量是每60mL载液0.0050g,包裹温度在50℃左右,包裹最佳pH=2~3,在该条件下制得的水基稀土镝钕复合铁氧体磁流体磁性能比普通水基铁氧体的要高.  相似文献   

14.
汪艳霞 《太原大学学报》2013,(3):145-147,154
中医临床文献与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密切相关,包括与中医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有关的文献内容.系统深入地对中医临床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有利于提高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学术水平.认为:中医病证名称整理是前提和关键,在此基础上,界定文献检索和收集的范围,综合运用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等文献学的方法系统整理相关文献,建立重点病种文献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挖掘研究,加强重点病种理论研究,最后形成重点病种中医临床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无水乙醇为溶剂,冰醋酸为抑制剂,硝酸为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凝胶.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优化工艺条件:V乙醇/V钛酸丁酯为6,V水/V钛酸丁酯为1,V冰醋酸/V钛酸丁酯为1,体系pH为3~4,凝胶时间为2~4h,煅烧温度为500°C,煅烧时间为2h.用激光粒度仪表征纳米TiO2颗粒平均粒径为800nm,用XRD表征计算晶粒粒径为25nm.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大豆渣吸附Cu^2+的五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浓度(X1)、加入量(X2)、pH(X3)、温度(X4)、时间(X5)对吸附率(Y)的回归数学模型:Y=73.58219+5.50153X1+4.61857X2+19.47253X3+5.84406X4+3.62286X5—4.77678X1^2-2.69559X2^2-6.6478X3^2+2.78751X4^2-4.53383X5^2+0.14936X1X3—0.37914X1X4—0.12638X1X5+0.26425X2X3+1.02252X2X4—0.56296X2X5—3.55009X3X4—0.3102X3X,-0.33318X4X5。得出各因素对大豆渣吸附Cu^2+影响顺序为:pH〉温度〉浓度〉加入量〉时间。从模型可知,在浓度、加入量,pH、温度、时间为40mg/L、0.1g、8、60℃、4h时,大豆渣对Cu^2+吸附率最高可达98.82%,验证值为97.98%,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利用壳聚糖(CTS)与香草醛合成改性壳聚糖席夫碱衍生物(VCG),将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薄膜,通过吸附富集电子介体Fe(CN)6^3-,使其固定在电极表面,制备了壳聚糖席夫碱衍生物修饰玻碳电极(Fe(CN)6^3-3-/VCG/GC).以此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对槲皮素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pH 6.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氧化峰电流与槲皮素浓度在10^-4~10^-2 mol/L范围内呈比较好的线形关系,可用于槲皮素测定.  相似文献   

18.
有机废水的处理一直受到关注,而废水中对氯苯酚这类污染物毒性大,化学性质稳定,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将超声技术引入到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对氯苯酚中,通过实验分析影响对氯苯酚降解率的因素,如超声功率、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Fe2+添加量、H2O2添加量等。研究结果表明:在100ml浓度为100mg/L的对氯苯酚模拟废水中加入0.15g的Fe2+和0.3ml H2O2,调节初始pH=3,超声输出功率为300W,反应时间为90min,此时降解效果最好,去除率为93.21%。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微粒,后用四乙氧基硅烷(TEOS)将其表面包覆SiO2,得到Fe3O4/SiO2,分别在Fe3O4粒子和Fe3O4/SiO2粒子上键合葡萄糖和蔗糖,得到四种复合磁性材料:Fe3O4-葡萄糖(F-G)、Fe3O4-蔗糖(F-S)、Fe3O4/SiO2-葡萄糖(F-S-G)、Fe3O4/SiO2-蔗糖(F-S-S)。合成材料用IR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蔗糖和葡萄糖已成功修饰。以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混合溶液为目标物,考察四种材料对芳香烃类化合物吸附性能,实验表明,四种材料均有较好的的吸附效果,其中F-S和F-S-G吸附性能尤佳。  相似文献   

20.
采用MAP沉淀法预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以MgCl2·6H20、Na2HPO4·12H2O为沉淀剂,研究了该方法脱氮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在室温条件下,pH值为7.25左右,反应摩尔比n(Mg2+)∶n(NH4+)∶n(PO43-)为1.2∶1∶1.1,反应20 min,静置30 min,对于氨氮浓度大于3 000 mg/L的废水,氨氮去除率平均可以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