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着眼于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包括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达不到精神层次的‘人文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见《中学语文教学》2000,9)。关于人的“精神”的教育,绝不仅限于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等等“伟大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质”,而且要从学生的“人格”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精神需要”出发,切实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人,一个作为人的“自我”生存、发展应当具备哪些“精神”?怎样才能充分体现“自我意识”,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主人”,进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的价值、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离不开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两个方面,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偏缺哪一方面都会使学生片面发展。既然教育是以实现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就应该注重“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谈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育要实现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的教学目标,必须对语文教育的性质进行理论思考。语文教育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必须关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4.
教育实践证明,缺乏科学的人文教育与缺乏人文的科学教育都是残缺不全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知识本位、智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向“以人为本”转变,寓生活、情感、美育于小学数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灵魂,历史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历史课程标准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突出了人文教育的主题。本文主张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指导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求教师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而不是只停留在时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不仅能妥善解决学生由“必学”到“乐擘”的转变,而且能完善擘生的人格,协调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理科生的人文素养极其贫乏。“加强人文精神,强调人文素养”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题之一,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对这一主题的贯彻,体现在知识目标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能力目标上“要求独立思维和诚实合作”,在思想情感目标上“实行生态环境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8.
加强未来教师的人文教育重构新世纪师范理科课程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人文教育是当代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人文教育”研究的深入,从哲学和教育学两大学科的研究看.“人文精神”的内涵早已逸出了传统的认识范围,科学精神成为人文精神的一部分。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培养教育工作者,而教育活动本质上就具有人文性。教育是一种人文活动,而在基础教育中,自然科学包括数学其课堂教学往往缺少人文精神,因此,必须加强高师理科学生的人文教育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本文试图构建一种意在加强科学人文教育的师范理科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俊 《教书育人》2005,(4):61-61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人文教育,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教师对学生真正的人文关怀,这是我们科学课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含义相对较宽 ,人性教育意旨较深。人性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人性教育形成人文教育的“课程方法”,现实中的人文教育则有“人文教育”的异化现象。人性教育不满足于人文知识一般性的授受 ,强调扌契渗于人性、人情的深层进行人文知识、人文精神教育 ,使人文教育真正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经过现代诠释、转换的“良知”、“良能”是构筑“人性圆周”的“圆心点”。对人文知识的人性还原 ,对文化规定的人性反省 ,对自我抉择的人性提升 ,是人文教育须重视的方法原理  相似文献   

11.
杨忠 《云南教育》2003,(2):20-21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长期争论的话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实践证明,注重人文、走向生活,努力在“人文—生活”的结合上下功夫,既有利于开发心智、操练技能,又有利于培养性情、塑造人格,这是我国语文教育成功的途径。一、语文教学倡导“人文—生活”有机结合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语文教学倡导“人文—生活”的有机结合对充分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真理的诚信、正直、高尚的世纪新人意义重大。首先,从人文性说,学校既是知识教育的基地,更是精神教育的圣地…  相似文献   

12.
“人文语文”是在人文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文语文”本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偏废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社会工作教育以其“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参与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实践,探索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白沙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教育,人的道德素质教育,白沙先生首先从大教育的层面上强调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为己之学”,即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志向和理想,其内容是“立诚”、“明善”,确立道德素质教育在知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发扬内在的德性之知,同时,白沙先生也强调书本文化知识教育对道德教育的辅助作用,在求知方法上,用反省内求的方法显现道德知识,用知疑、循序渐进的方法获取书本知识。  相似文献   

15.
三论创新之根在实践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做中学”与“在学中做”的提法,指出“做”是“实践”,“学”是认识;“做”既包括动“手”,也包括动脑,“学”不能离开“做”。其次,分析了科学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文化、人文教育各自均为一个整体,两者一起也是一个整体,并且同来源于实践,同植根于大脑,同升华为境界,相交融而培养创新人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最后,着重提出了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大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诗歌创作》课程教学通过对传统“诗教”方式进行“扬弃”,把传统“诗教”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来弥补传统教育上的政治教化的目的,并通过诗歌品读欣赏、亲身创作的感性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其审美、创造、想象等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教学存在着“重理轻文”和“重文轻理”的现象,强调专业培养,忽视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在各专业间出现脱节现象,这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误区。人文教育关系到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完善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关系到学生未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人文教育、促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认为,这种“融合”仅靠在理工科专业中加大人文教育课程的比例是不够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提高认识,从我做起,从专业教学做起,不仅要善于发掘人文教育中的科技内涵,而…  相似文献   

18.
七宝中学是上海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多年来在“全面发展、人文见长”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对学生而言是共同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对学校而言是以多样化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对社会而言是对一段时间出现的重科技轻人文偏差的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滞后,高职学生虽有一定的“做事”能力,但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做人”能力方面的欠缺必然不利于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等学科的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国外高校实施人文教育的新概念,新措施对我们人才全面素质培养有几点新的启示,比如“居安思危的教育态度”,“有所作为的课程理念”,“丰富有效的学生活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