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教育成就瞩目,来华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学生结构不断优化。当前,我国来华留学教育正面临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的重要转折。在留学生的培养管理过程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广大来华留学工作者高度关注的时代课题。已成功举办10届的安徽省外国留学生“徽山·徽水·徽文化”修学活动是安徽省留学生教育的品牌活动。该活动是对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活动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不仅拓展了留学生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内涵,也为校际交流搭建了平台。本文从该活动的文化内涵、组织机制、内容形式、工作交流、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活动实践经验,以期为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活动体系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我国的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也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来华留学工作作为我国教育国际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内容,不仅在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界影响、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华文化传播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留学生教育甚至成为一个国家抢占教育市场和扩大国际影响的媒介。在"全球化"语境下,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国日渐重视本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在高校留学生教育  相似文献   

3.
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精英人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重要人力和智力支撑的责任和义务。基于政府管、高校办和社会力量评的视角,分析了近十余年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发现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学科发展优势特色不明显、洲别区域发展结构不平衡、质量保障体系及其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策,即创新发展政府-高校-社会机构"三位一体"管办评分离机制,打造我国"高校品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教育品牌;健全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生源-预科-培养-实习与毕业-校友发展"全过程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提升我国软实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文章界定了文化的含义,分析了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指出我国高校思想教育文化育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着文化育人环境的氛围不足、文化育人意识的不足、教师对文化育人资源的认识不足等问题。文章认为可以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视度、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育人功能、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文化氛围的营造等途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河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将河洛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融入高校文化育人的全过程,既是做好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高校文化育人水平的必然要求。驻洛高校在运用河洛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开发研究不足、学生了解程度不高、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需要寻找合理有效的路径,从加大文化传播力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等方式,更深层次地推动河洛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相结合、与学科教育相融合,用文化的力量培育出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具有地缘位置、地缘经济、地缘历史文化、地缘教育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辽宁省地缘优势,实现区域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以达到最大绩效,是促进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过程。基于地缘优势,应做好宏观招生市场定位,灵活拓宽来辽留学的招生渠道,加快对外汉语院校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改革,教学内容上适当体现辽宁地域文化特色,抢抓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大力推进辽宁省来华留学事业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在多元文化教育场域中凸显,是帮助来华留学生融入中国高校生活、实现对话交流、塑造知华友华爱华文化品格的重要载体。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认同在自我构建与他者投射中镜像生成,于差异性与同一性中链接文化意义,从遮蔽向去弊转化中回归教育本分。对此,从文化自信视域出发,针对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提出从自我建构和他者认同着手,围绕“认同情感、认同场域、自我形象、育人共同体”发力,提升来华留学生辅导员自我归属感,增强认同感,进而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涵养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集体记忆,是独特的文化意识基因。高校作为国家、民族文脉历史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高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间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和天然的联系性,可着重围绕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整合校园、校史文化资源,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活络传统文化交流机制,深化高校传统文化学术研究水平等方面,探颐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育人有机结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国际留学教育问题涉及范围广,国外比较教育界对其研究起步早且深入透彻.相对来说,我国学者在出国与来华留学教育方面更重视前者,研究文献多集中在国际留学现象、来华留学本质、必要性、对策等浅层方面.其实,研究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问题更具战略意义,因为它是发挥我国大国影响、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国际友好交往、加快高校发展、谋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得到高校重视,仍然面临重视性不足、师资匮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困境。因此,构建多主体育人格局、实现长期育人链条、拓展多维度育人模式是推进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在培养国际型人才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中外合作办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必不可少。本文从中外合作办学开展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对中外合作办学文化建设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的严峻挑战,研究者尽管见仁见智,但大多拘泥于各自领域。事实上,这二者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及教育途径与方法上都有着极大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因此,对二者进行机构、人员、课程等的有机整合,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克服二者由于“工作化”所导致的弊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略论高校文化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文化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中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民族文化、道德评价的培养,同时涉及到高校文化成果和高校文化传播的安全等诸多方面问题。本文提出高校文化安全问题,有利于高等教育部门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强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意识,使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高等教育在众多的外来文化当中保持教育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在教育和防范两个方面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方向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尚处在职业能力本位阶段,语文课程在课时偏少的情况下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对人文精神、道德品格、诚信品格的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因此,应充分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新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弥补远程教育中人文关怀方面网络教育资源的不足,唤醒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服饰作为穿在身上的一种视觉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信息和精神内涵,对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大有裨益。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将传统的中国服饰文化资源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远程教育视觉化资源,能获得既提高学生视觉素养又有效唤醒文化自觉意识的双重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文化是现代文明最稀缺的资源,是国际教育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是一个文化实体,教育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是教育对经济社会主要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式。现代中国教育在经济方面受市场原则支配,在社会方面受选择原则支配,在文化方面受适应原则支配。经济方面的过度趋附,社会方面的过度亲和,文化方面的过度异化,构成现代中国教育的文化矛盾。文化矛盾的根源有三。一是现代教育迷失自我;二是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导致“教育祛魅”;三是教育对文化传统的过度批判和过度反叛。教育改变和造就人,而不是人的生活。现代教育能否为抵挡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文化冲击,能否合理有效地矫正媒体文化的影响,确立作为民族文化主体和意义文化主体的地位,确立作为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权威,成为社会的文化创发源和辐射源,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和文化批评,这些成为教育的文化力量的确证。为此,必须进行一些重要的理念辩证和学术理论方面的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对通识教育的功能研究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更多地关注通识教育的创新功能,忽略了其文化精神传承功能,而在人文精神发生集体性危机的中国当下和全球化语境下,通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传承途径,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理念贯注到每个大学生心中,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铸就主体精神的文化自觉,这是当前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教育中,文化的客观差异导致了学生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针对这一管理难题,必须在文化包容、文化理解、文化尊重中寻求出路,提出“中西课程均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淡化考试功利,注重平时积累”,“共同制定规则,协同执行,用规则和诚信看护校园”,“尊重学生差异,搭建平台,分层培养,分类选修”的教育策略,让学生能够融汇中美文化的优势,既有中国情怀.又有一定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全球化越来越具有非西方色彩,文化自觉日益成为中国社会新的共识。人类进入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高职的文化素质教育改革之成败越来越与文化传承和中华文明之未来联系在一起。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应对21世纪全球化的新挑战.适应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新形势和新经济时代对人才文化素质的更高要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中华传统经典教育的推进、专业与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的融合、校园文化建设的改革等方面,对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化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文化育人"是一种创新性的办学理念,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职责,也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塑造高校精神的基础和保证。新疆高校把握"文化育人"的内涵,应从"文化育人"与"国际视野""德育为先""教书育人"等方面的关系入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大学精神来建构"文化育人"的核心内容,通过树立"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育人"与"思想育人""创新育人""实践育人"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高校精神塑造和贵在文化自觉等路径,为社会培育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创新型人才,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