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静心审视,凝心思考,我们不难发现,当下部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境创设是伪语文的,正如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所言:“伪语文虽然也说字、词、句、段,但伪语文是为老师教服务,不是学生的需要,不考虑教学对象。”这样的学习情境无法承载语文学科的刚性需求,学生在其中的学习参与几乎没有语文知识的收获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更遑论新课标下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因而,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坚持在找准学生学习“痛点”的前提下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思考的兴奋点,让学生深度参与学习,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周婷 《江苏教育》2007,(18):26-27
读方海莲老师《透视语文教学中的“伪思考”》一文(《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07.6)也引发了我的思索: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避免“伪思考”,追求教学的真实呢?  相似文献   

3.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对感悟的培养大多局限于阅读教学,其教学策咯基本是诵读、体验、联想、想象而已,学生所获只是些皮毛之悟,造成大量的伪感悟。我们应正确认识感悟,并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去培养学生感悟。创设“愤”“悱”情境,寻求“感悟”机缘,让学生获得认识上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在大力提倡课堂教育素质化的今天,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高效地获取“有活力的知识”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然而不少课堂教学仍是按照“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进行,使学生学习态度逐渐由热忱变为冷漠、由自信变为害怕。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呢?下面从语文教学方面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自由思考这个基础。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所学的内容、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教学空白”,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王国均老师认为:“阅读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给学生填补‘空白点’或以方法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填补‘空白点’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如今语文教学流派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老师今天学这位特级老师的,明天学那位特级老师的,一味跟风。还有的老师干脆咬定青山不放松,抱着教参上课、然后练习、考试。到头来老师教得辛辛苦苦,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明显。语文教学该教什么,该怎样教,学生该学什么,该怎样学,这些我们应该冷静思考,独立思考,不要跟风,不要盲从。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做好“五个一工程”,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作文写得如何,往往是衡量语文“教”与“学”双方的尺度。语文教师都很重视作文教学,但说到写作文,大多数学生的反应是谈“虎”色变,这不仅是由于他们在平时生活中没有做好积累、归纳与思考的必要准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学生的创造性表达没有被激发、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的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之中的重点、难点。如果老师不讲解字词句的意思,学生理解不了文章的内容,怎么去欣赏它的美?又怎样去理解它的感情?可是,老师讲解课文,那“之”“乎”“者”“也”又令学生生厌,面对这问题,我困惑不已。课堂上,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看似掌握了,可是每到测试,学生个个紧锁眉头,成绩出来,那不理想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学生们都埋怨说是老师专挑不重点的内容考他们,他们复习好的重点老师偏偏不考,有学生还嬉笑着说:“真希望我的座号就是我的分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关于讲课,叶圣陶先生早在《谈教学的着重点》中说:“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教师就必须在这些方面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哕哩哕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教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提高。”叶老的话精辟地指出了语文教学中“讲”与“读”的关系,“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仍有非常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教学的一个难题,如何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热情的情感状态中“快乐作文”,是本文小议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是老师的舞台,老师在台上不厌其烦地动情表演,学生则是被动的听众,真正的局外人。他们不得不听已经明白了的内容,听被强行肢解的结构划分,听味同嚼蜡的语法分析。然而,语文殿堂宏伟深厚、蕴意深刻,绝不仅仅是文字、语言的简单堆砌,它应当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多年来存在着“少、慢、废、差”种种弊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没有树立“大语文”观念,没有把语文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交流、探究、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沉默”成了课堂教学中必须打破的状态,于是,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许多老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而很少思考让学生“静”下来的策略。在课堂上,许多老师经常发出的教学指令是请同学们“踊跃回答”、“积极讨论”,而很少要求学生在回答和讨论之前静静地“沉思”,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这样讨论。在课后反思时,经常听到老师自责地说“这节课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讨论还不够热烈”,而很少听到老师说这节课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如果再充裕些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13.
张锦蓉 《学语文》2010,(2):41-42
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引入“听”“说”元素。让语文教学交际化,让学生听、说,让教师说、听,让教学过程成为课堂言语交际过程。这种教学可以名之为“交际式教学”,交际式教学的操作需要把握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4.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1.语文讲读“生活化”语文讲读“生活化”,是指课堂语文讲读要面对小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例如我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充分证明了情感的升华是源于生活的,感悟不一定借助实景实物,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与共鸣。联系生活,借助想象,学生可以体验未曾经历过的事,学生在这样的感悟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获得了情绪性体验,达到了“寓情于教,以教育情”的目的。2.语文训练“生活化”语文训练“生活化…  相似文献   

15.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种空白艺术呢?  相似文献   

16.
周芳 《学苑教育》2023,(27):82-84
在国家颁布“双减”政策之后,同时这也意味着小学语文老师面临新的改变,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根据“双减”政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总结出适合学生独特的教育方法和布置作业的新方式,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同时也随着新课改的快速推进,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思维也需要有较大的改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必须要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创新和探讨,需要老师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布置。处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老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作业设计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同时“双减”政策的颁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根据“双减”政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作业形式。本文分析“双减”政策创新优化语文作业形式的必要性,阐述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创新优化语文作业形式的途径,同时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各类作业形式创新优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老师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用最轻松和最省力的方法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语文教学从来都是一件“苦差事”,往往吃力不讨好。在“生本”教育理论中,郭思乐教授提出“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这个观点,并且提出大胆的教学设想:“先学后教”。先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找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在实验中,我发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老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老师应该要给学生一个智慧的“点子”,学生才能发挥出他们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王秋红 《考试周刊》2012,(39):21-21
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不和谐的现象,那就是老师期望学生成才的急切心情与学生不听调遣的矛盾.教师“强让”越严重,学生反而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而“疏导”就成了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以平常心对待教学工作,以朋友心对待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普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胡适认为:“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在教育改革轰轰烈烈,成果累硕的今天,在矫正错误的教学行为,完善教育思想的当下,作为教育领域中永恒而又稳固的三维空间出现了盲点,那就是家长、学生和老师在教育与被教育、他教与自教时出现的“问题”——姑且诊断为“问题家长”、“问题学生”和“问题老师”。在病情蔓延恶化之际,提高认识,唤起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黄丽霞 《小学生》2010,(10):52-52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制约语文教学效益的瓶颈在于“读”和“写”。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行有效地读写结合的语文训练呢?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