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节课是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中的内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对定量实验比较陌生,对于实验中的关键点不会把握,特别是中和滴定实验中试剂PH值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在人教版实验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第二章中安排了"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内容,是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工作,本文点击其教学思路,提供给广大读者。一、教材编排分析本节内容安排于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之后,又在第一节内容中通过表格分析,蛋白质是在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再通过实验"蛋白质+双  相似文献   

3.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2010年讲授新课程教材第三版《物理》选修3-1的《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一节时,认为该节中的《思考与练习》习题3设计的一组实验数据及《教参》给出的解答问题,与这节内容不符,如果用它训练学生不仅起不到让学  相似文献   

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中的教学内容。在对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作了如下几点思考:思考1——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究竟有哪些?这节课在本单元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  相似文献   

5.
“种子植物”一课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中的第二节。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在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及化合物》中安排了一节学生实验,让学生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各类化合物,该实验是生物学实验中的经典实验,多年来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对教学大有裨益,对学生理解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前也有人提出过一些改进措施,但仍不完善,笔者在此提出进一步改进,如实验原理、目的、方法与步骤等进一步的改进,经改进后的实验,增加了对照实验,效果更加明显,目的更加明确,通过比较,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的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作为该模块的开篇,讲述了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遗传因子的存在并揭示了该因子在生物性状遗传中的传递规律,为学生后续学习遗传的分子基础、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做铺垫,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通过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获得杂交实验的结果,并启发学生严谨推理和大胆想像,提出对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8.
一、原实验存在的不足"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7节《向心力》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教材利用如图1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笔者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发现原实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教学内容是以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为证据说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该实验是遗传学中的经典实验,教材对于该实验的遗传学解释隐含了部分实验假设以及分析说明,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往往会让师生产生质疑。  相似文献   

10.
巩晓雁 《山东教育》2021,(11):38-39
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一谈在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五节《测量电压》一节中教学环节的实验设计,以及在实验的基础上有效设计问题,点拨和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11.
何尚信 《考试周刊》2012,(89):148-148
一、案例背景 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在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重要手段。有人曾打趣地说:“上课学生想睡觉.老师就做实验。”可见,学生对实验是很感兴趣的。这是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中第5节《水的浮力》的一个教学片段。这节课探究的是物体沉浮条件,我设计的实验方案在一个班的教学中遇到了难题,于是我调整了实验方案中实验的次序,却又重获成功的案例。 二、案例描述  相似文献   

12.
Flash模块教学是高一下学期选修课程教材中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以下讨论的是Flash模块教学中的第四堂课的内容。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  相似文献   

13.
刘召新 《物理教师》2011,32(5):49-50
1提高对实验器材的简单改进或者优化组合方面的动手能力“简谐运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中的第1节内容,简谐运动的图象作为本节课堂教学的重点,课堂上面通过实验方法获得一个简谐运动的图象然后再加以分析研究更加真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七年级生物课中蕴含实验原理较多,操作灵活性较大,课程改革中所有实验中成功率较低,考试涉及度较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为全面的一节实验课。实验的成功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分子》一课的演示实验设计青铜峡铝厂中学李玉华初中化学课本中第一章第四节《分子》,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课,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但课本上未安排演示实验,而分子是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任课教师若只是照本宣读,教学效果不会好。对此,我认为教师应遵循“从...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中,第12章第7节《多普勒效应》一节提到了多普勒测速仪.交通警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1]但是多普勒测速仪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它是怎样测量车速的?教材中未作说明,这里试图作出推导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共同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中s-t、v-t图像演示课件的制作为例,介绍Flash在物理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离子反应是高一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分为"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两部分《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同时离子反应又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  相似文献   

19.
<正>"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位于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章第一节,该节课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升华和延续,是学好高中化学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该节课对提高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化学的兴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在近几年的调查统计中发现,有90%的一线教师认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这节课内容简单,初中已经学过,多数只是一提而过或者将实验基本操作用Flash动画展示,导致我们的学生没有机会去亲自体验实验基本方法,无法享受实验过程中的设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A0):129-130
将七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与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三个实验组合在一起,对实验材料和实验装置进行重组与改装,通过PPT演示出来,实现复杂实验简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