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感受革命前辈的爱国情怀和创业维艰,取得爱国主义教育新成效.在分析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的基础上,探究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大学生要坚定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自信,肩负起推进国家富强的责任。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大学生要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人民幸福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价值立场,大学生要站稳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原则,大学生要拓展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视野,以努力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  相似文献   

3.
张跃 《文教资料》2020,(6):101-102
中华民族,形成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传播任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历史教育为切入点,分析与民族精神的整合关系,并从历史课程和文化传承两个层面,探索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延续的精神财富,是促进民族兴旺最鲜亮的底色,也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以理性认同为切入点,以情感认同为关键点,以行为认同为落脚点,即从理性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维度入手,三个维度是逐步深化、循序渐进进行,进而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从而真正引导大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5.
面临全球化外力推动与社会内在转型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遭遇严峻挑战。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如何才能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因国家认同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通过深入剖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的困境,主张建构大学生的国家政治共同体意识、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塑造大学生的中华历史共同体意识、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路径,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新时代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全新挑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须做到:一是从历史维度看,要注重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二是从课堂教学维度来看,要注重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三是从教学载体维度来看,要在丰富实践教学载体和网络载体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体育代表队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是彰显时代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加强学生运动员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通过树立良好榜样激励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力行地建设社会主义。高校体育代表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培养学生运动员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信念的有力举措。开展高校体育代表队爱国主义教育,应建设爱国主义的体育文化,培养爱国之情;激发爱国主义的体育精神,树立强国之志;实现德智体美劳体全面发展,实践报国之行。  相似文献   

8.
胡晓晴 《成才之路》2023,(10):21-2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新时代背景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助于铸牢青年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前进。高校要明确教育目标,扩充教育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注重理论灌输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用科学理论和确证事实教化;发挥课堂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开展网络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的忠诚和热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应该紧密结合爱国主义,对大学生进行赤子之心、爱国之情的培养。新时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应该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提出科学的实现途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爱国主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生成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思想,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回应新时代爱国主义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坚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既要立足民族又要面向世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包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典型的先进引领作用,注重运用仪式庆典,强化制度和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其民族精神觉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针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进行分析与解读,从红色文化自觉视角着力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生动的集体责任感,也是全国人民最纯洁、最朴素的情感目标,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核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涵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重中之重就是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各学校要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培养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骨干教师队伍,着力培养新时代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用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扬爱国之情、担爱国之责、立强国之志、育爱国之才,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落到实处,将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的爱国之情融入到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这堂"必修课"遍地生根发芽,在爱国教育滋养的旗帜下开出民族花,结出爱国果。  相似文献   

13.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教育联动性、爱国教育氛围营造、教育形式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阻碍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进程.为了更好地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校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全面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挖掘校内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活...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人民对祖国所怀的深厚热爱之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精神财富。新时期爱国主义具有时代内涵,中国梦是鲜明主题,必须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这是新时代中国人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爱国主义教育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强基固本工作。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是具有时代性、专业性和独特性。面向体育专业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融体育强国梦于中国梦之中,传承中华体育精神,精心打造体育爱国育人氛围,着眼培养德才兼备的体育报国人才,践行知行合一的体育爱国教育,兼具家国情怀和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15.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概念的含义包括空间之中国、文化之中国和主体性之中国,因此爱国主义也应包括爱中国之国土、爱中国之文化、爱中华民族三个方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中国国土空间的诗意描绘,对中华文化精神的深入揭示,对中华民族认同的丰富表达,使其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中华国土、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情感从自发到自觉的嬗变。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伟大的“民族之魂”。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是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高校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加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五千年不倒的根基所在,也是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重点把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手段。要想行之有效地实施爱国主久教育 ,必须把握时代特征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不仅是一种朴素的情感 ,更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它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和升华。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材 ,当代大学生必须自觉锤炼忠于祖国的品格。一、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2 0 0 1年 10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 ,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