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与"独二代"家长有效沟通,需要班主任认清"独二代"这个特殊学生群体的成长背景,在与其家长沟通、交流时,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不卑不亢、平等尊重;分门别类、对症下药;热问题,冷处理;推此及彼,换位思考;挖掘资源,合作共赢。班主任应在运用上述五条策略的基础上,努力营造和谐的家校关系,从而促使教育教学工作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教育产生了人类教育史上一类特殊的教育对象——"独一代"和"独二代"。如何与"独二代"的家长即"独一代"沟通,作为班主任,要弄清这样几个基本问题:一是与谁沟通,二是为什么要沟通,三是沟通什么,四是如何沟通。在如何沟通层面,要遵循协同推进策略、专家引领策略、分层分类策略、灵活机动策略。  相似文献   

3.
代艳萍 《教师》2020,(12):12-13
文章阐述了班主任如何运用智慧、爱心和真心与家长沟通,搭建"和谐沟通之桥",达到"与家长沟通零距离"的境界,让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懂得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班主任要认真倾听家长的看法,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去体谅理解家长。班主任在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班主任也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用自己的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班主任要善于搭建这座沟通的平台,用自己的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它便是一座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了!  相似文献   

5.
<正>家访是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登门造访,与学生和家长可架起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徐州市区196名在园幼儿的家长发放了问卷分析发现:3-6岁"独二代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整体较好,3-4岁、5-6岁是"独二代幼儿"社会性快速发展的时期,4-5岁社会性发展相对较为平缓。3-6岁"独二代幼儿"意志和独立性分数较低,意志薄弱和独立性差仍然是目前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独二代幼儿"并不像有学者预测的比会独一代发生更多的社会性问题,无侵犯性、依恋家人、同情和助人得分较高,而生活习惯、情绪稳定性、自我概念、自尊心等方面也在3-4岁、5-6岁时期快速得到快速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子女的教育方面,很多家长与老师沟通存在着一些障碍,因此有些家长感到非常的困惑,如何消除与老师沟通障碍,与老师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呢?一、不要找借口"工作忙!"多数家长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往往借故于"工作忙"等原因(有的家长,即使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也要找亲戚朋友替开)。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的家长,多数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受传统观念影响、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停留在表层"、信息不对称性"以及班主任缺乏沟通的技能,这些因素都妨碍了沟通。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中如何有效开发及运用德育资源,从而构建家长主动参与的平台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直面家长会     
家长会起着沟通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家长的桥梁作用。应试教育下,一切围绕着升学率,许多家长会开成"告状会"、"报分会",会上家长"胆颤心惊",会后家中"暴风骤雨",令孩子对"家长会"痛恨在心!面对家长会的窘境,笔者在以下方面做一些尝试:直击盲目性,提倡计划性;直击杂乱性,提倡针对性;直击死板性,提倡灵活性;直击单一性,提倡多元性。希望"家长会"能满足家长的真正需求,成为学校、学生、老师之间最佳的沟通纽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独二代"儿童与"非独"儿童的社会交往现状,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同伴关系问卷和信赖他人量表对340名"独二代"儿童和317名"非独"儿童进行调查。调研结果表明,"独二代"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力、信赖他人和社交焦虑的得分均明显低于"非独"儿童;男生的同伴关系的影响力和社交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受欢迎程度则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的高三家长会应聚焦学生的主体成长,从"育分"到"育人",充分发挥家长会的德育价值。借助问卷调查这一载体,从高三学生成长的关键问题出发,帮助家长和学生从关注"分数"转向重视身心健康成长,实现价值引导;借助双向问卷调查,实现家长、教师和学生的三方沟通;通过家长会后的班会课,引导学生的反思与成长。  相似文献   

12.
陈敏婕 《教师》2013,(3):32-32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总有那么几个令人头疼的学生,成绩怎么也上不去。除了智力原因和机能缺陷(如阅读障碍)以外,不少和家庭背景、学生的性格有关——家长工作太忙无法关注孩子;孩子由于溺爱造成自由任性的性格等。日积月累,这些孩子就成为了"学困生"。由于这些学生只是处于小学阶段,如果能从家校两方面结合教育,双管齐下,改正其不良习惯,他们是能够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的。一、教师与家长要及时沟通、及时跟进,优化教育策略1.抓住要点——与家长有效沟通通常,"问题学生"的家长,也会是一个自己也"有问题"的家长。  相似文献   

13.
浅谈班主任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有效地对班级进行调控的关键是班主任与学生及家长的有效沟通.要想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应以身作则,了解和理解学生,注意沟通的技巧,创造教师、学生、家长的"愉快三角关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祖辈家长作为家园合作的重要伙伴,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在阐述"祖辈教育"利弊的基础上,分析了幼儿教师与祖辈家长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幼儿教师与祖辈家长良好沟通的对策:尊重祖辈家长,学会换位思考;热爱幼儿,取得祖辈家长的信任;拓宽家园沟通的渠道;掌握并提高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15.
“家校通”使用的人文元素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校通"系统作为一个沟通平台,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家校之间的相对隔阂,使学生的两大学习环境"家"与"校"成了一个和谐整体;它又是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现代化工具,实现了家校"零距离"。但有部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信息过于透明化,使它成了延伸家长之眼的工具;有的报忧不报喜,把它作为一个问题反映  相似文献   

16.
王丽萍 《教师》2013,(27):21-21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是学校落实班级工作的执行者,在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和家长的交流沟通,选择有效沟通的途径,讲究和谐沟通的技巧,用心教育孩子。1.以诚相待,尊重家长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班主任合作,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从工作关系上讲,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所以班主任说话态度要谦和,语言要诚恳。班主任对学生要怀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  相似文献   

17.
王丽雅 《考试周刊》2013,(95):190-190
独二代是现代社会的新名词,独二代也是在计划生育这个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新新人类,那什么是独二代呢?顾名思义,即指那些爸爸妈妈是独生子女,且孩子也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会较多地接触到"独二代",而且大多数是四个祖辈、两个父辈、一个孩子的"四二一"家庭模式,也因此导致"独二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幼儿在家中的每件事情都会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帮助,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地提高,这样就让人们产生这样的担忧:怎样才能让"独二代"独立起来呢?  相似文献   

18.
陆霞 《教育教学论坛》2012,(18):101-102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与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发现了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点,我们才与家长沟通的。我们与家长沟通时,是应该报"喜"多一些,还是应该多报"忧"呢?本文就针对这一点进行了阐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站在家长的角度,用亲人般的眼光去欣赏孩子,把肯定和激励及时反馈给家长,多报喜,少报忧,勤报喜,巧报忧。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中学数学教师Kathy Hawes指出,教师应与家长一起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将孩子在学校出现的问题及时告诉家长;用善意的态度对待学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问题或状态;从家长的谈话中准确掌握学生的各种信息;从学生的现状出发,与家长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不与家长重复谈同一个问题,提高沟通的效率;将所谈内容作为信息保存下来;在自己无力解决问题时请领导帮助解决;对学生做错了事要坦诚道歉;用赏识的态度积极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20.
教育好学生是学校与家长共同的责任,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根据学生和家长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与家长沟通,是保证沟通效果重要因素.学会倾听,尊重家长,驾驭沟通的艺术是搞好沟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