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从书 《教育探索》2006,(12):116-117
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较低,尤其是“保健”因素不足;不同学历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存在差异,中专学历教师比本科和大专学历教师的满意度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年龄效应,随着年龄的增长,满意度呈“U”形变化趋势,26~35岁教师满意度最低,35岁以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研究采用“教师工作满意度指标体系”,对天津五所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测量,调查研究了不同工作性质的教师的工作满意状况,发现实习指导教师在工作条件和工作认可度方面与理论课教师、行政管理教师存在显差异,其余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调查结果还显示,从事不同工作性质的高校教师在工作兴趣、人际关系等方面感觉较为满意,而在薪水、福利、进修晋升机会方面不是很满意;教师工作满意度有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使用一个自行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对湖南省四所高校的200名教师进行测量。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在人际关系、领导与管理方面满意度较高,而在薪资待遇、工作性质、进修提升和工作环境簪件方面满意度较低;性另4因素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中的蕲资待遇、进修提升和领导管理维度有显著影响,但年龄、教龄、婚姻状况、学历等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定西市临洮县306名农村初中在编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以比较不同群体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状况。研究表明农村初中教师对其工作基本满意,但满意度总分在性别、年龄、任教年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1)小学教师的结构基本趋于合理,对工作基本满意,满意度与教师的年龄、教龄存在着显著差异。(2)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在工作报酬满意方面显著高于教龄长的教师。(3)年龄与工作满意的关系是一种“U”形关系,与Herzber(1959)的研究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6.
以C学院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C学院221名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C学院青年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方面满意度较高,但在“教师发展”和“薪酬待遇”方面满意度不高.学历因素对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中的“工作环境”影响显著,但性别、专业背景和工作年限等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研究立足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运用“中职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广州各类中职学校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职教师认为工作有价值,但不满意收入待遇;认为工作发展前景一般,对教学环境基本满意;男教师比女教师更不满意收入待遇,学历高的教师对工作发展前景较不满意,学校级别低的教师不满意教学设备情况。要想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需从福利待遇、培训力度以及教学设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做出改进。  相似文献   

8.
教师工作的三种境界与学校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说过,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教师团队是由个体组成的,教师个体亦是干差万别的,他们的工作表现就一定不能等量齐观。若用“你为什么要当教师?”这个问题来考察教师,给出的答案可能干差万别,但不管表述方式如何,答案的类型不外乎三类:谋生手段、自我实现、热爱。这三类答案恰恰就反映出了教师工作的不同境界。作为校长,对不同境界的教师应当有不同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陈洪涛 《高教论坛》2005,(3):14-18,22
本文阐述了评估“两课”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价值与意义,构建“两课”教师工作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两课”教师工作满意度评估指标并分析论证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对河南省南阳市67名农村初中体育教师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其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状况为:得分总体不高;女体育教师得分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男体育教师;二者随着年龄增加而提高,但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显著或极其显著;中学二级教师的分值最低;本科学历教师得分极其显著或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下教师.由此建议同工同酬与倾斜性支持并用,着重提升女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全面关照与特别关注相结合,提升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专业发展和心理引导相结合,提升初级职称和高学历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营造和谐校园文化,为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提升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1.
大学教职员工的工作压力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学教职员工的压力源和工作压力反应两方面的指标,可以反映出高校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工作压力的差异。教职员工的主要压力源在于其工作的自主性不足,他们没有足够的工作自由度和独立性。这方面的限制不仅来源于其工作环境和体制,而且还来自于身边人员的压力。在压力源上,教师所感受到的工作局限性要比行政人员少一些,这可能与二者工作性质的不同有关。从工作压力反应方面来看,教职员工的总体工作稳定性还是比较高的,这也许与他们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福利有关。但是高校教师的辞职意向还是要高于行政人员,这可能是因为学历的提升开阔了眼界,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就会产生更多的欲求。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how job resources, demands, and self-efficacy affect American STEM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by analyzing the US TALIS 2018 data.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commonality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factor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and their detailed real unique and common contributions to STEM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al model explains 29.6% of the variances of STEM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The commonality analysis further showed that job resources, job demands, and job self-efficacy explained 23.5%, 8.6%, and 8.0% of variances of job satisfaction,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se factor sets uniquely contributed 15.9%, 2.9%, and 2.1% of the variance, separately. This study confirms the validity of the revised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for STEM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Furthermore, the commonality analysis reveals the unique and independent contributions of job demands, resources, and self-efficacy to job satisfaction. Results from the research identified the significance of job resources contributing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EM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3.
工作找寻与学用匹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找寻过程中,是否能实现学用匹配对其个人及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高校毕业生的学用不匹配状况比较严重,那么大学教育培养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功能就会受到毕业生、雇主和整个社会的质疑,而且这也将是国家和社会在大学专业性教育方面花费的巨大人力、物力资源的隐性浪费。通过借鉴、整合已有的工作找寻理论流派,利用北京大学课题组2005年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对毕业生的工作找寻准备、努力程度与初始工作学用匹配情况之间的关系所作的经验研究发现,那些愿意去西部工作的毕业生更有可能找到学用匹配的工作;那些兴趣与所学专业匹配的毕业生更有可能找到学用匹配的工作;那些在工作找寻过程中有越多工作单位愿意接收的毕业生,越容易找到学用匹配的工作;同时,那些求职于越多工作单位而且求职费用花费更多的毕业生却未必能够找到学用匹配的工作。这些经验结果表明,在高校学生进入实际求职前,就应该开始帮助他们进行求职准备。  相似文献   

14.
编制高校教师工作形塑问卷,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在项目收集和预试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15所大学的900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处理数据。高校教师工作形塑的结构包括三个维度:任务形塑、认知形塑和环境形塑;三因素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信度分析表明高校教师工作形塑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20。编制的高校教师工作形塑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可以为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专门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关系的文章并不多。本文通过对352名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教育、工作自主性与工作满意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不但是个人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也会形成个人职业的趋向和偏好。个人在工作中所获得的自主性是评价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方面,获得更多的工作自主性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组织信任,能够更自由地安排工作,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由于不同学历层次的人对工作要求不同,所以是否在工作中获得自主性将会对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运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的数据,通过对正在工作人群的研究发现,在同等受教育程度下,更多的工作自主性带来更大的工作满意度。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群体,受过高等教育者更看重工作自主性。对他们而言,自主性工作环境带来的效用要高于高工资带来的效用。本研究探讨高等教育在促进人的独立性、学习意识上的长期效应,为认识教育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本研究的结论为如何激励知识型人才,更好的发挥创新性人才的创造力,提高组织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十一五”期间铁路建设、运营的迅速发展,铁路职工的责任和压力加大。这使企业干部、职工产生不同程度的倦怠感,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为铁路企业的安全运输和稳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阐述铁路职工重视工作压力问题的必要性,着重分析铁路职工常见工作压力源,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铁路职工自我调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问卷为研究工具,对1 010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的关系.结果表明:核心自我评价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工作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且能够有效预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9.
导游是给游客旅游过程提供讲解和生活服务的助人行业从业者,研究显示导游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现象。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影响结果不一致。工作应激、人格、社会支持能够预测职业倦怠。职业倦怠能够预测导游的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未来将从整合的角度,探讨付出回报、工作需求一资源、工作投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428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高原、工作投入、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员工的工作投入、工作满意度与职业高原呈显著负相关,离职意向与职业高原呈显著正相关,工作绩效与职业高原的相关不显著。对应分析的结果显示:出现严重职业高原现象的员工容易出现较高的离职意向、较低的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而无高原现象的员工一般具有高投入、高绩效、高满意度和低离职意向。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员工职业高原的四个维度对工作投入、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均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