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哈尔滨市速滑队8名男性专业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对比分析法,分析大强度训练对速滑运动员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训练后2h白细胞总数、粒细胞绝对值显著升高,并达到最高值,而淋巴细胞绝对值在下降;白细胞总数、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在运动后24h恢复正常;训练后即刻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有所下降,免疫球蛋白A(IgA)下降明显,训练后3hIgG、IgM、IgA指标可接近训练前水平。由此得出,大强度训练可降低运动员机体的免疫水平,有关数据的测定有助于掌握速滑运动员的运动强度和负荷量,为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东省田径队参加“200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优秀短跨项目运动员四周大强度训练和比赛的跟踪调查,观察大强度长时间训练和比赛对其机体B淋巴细胞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时间大强度训练对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影响不大,但IgG始终低于正常水平,呈显著性差异(P<0.05);整个训练和比赛中,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呈现对抗原刺激后的增加,训练后与正常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赛后与正常值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高水平田径短跨项目运动员赛前大强度长时间训练不会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产生太大影响,但唾液SIgA则会显著性升高,表明黏膜免疫系统功能良好,不存在“开窗现象”。以上结果可能与训练水平或良好的心理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李梦  张林 《体育科研》2014,(4):62-66-77
通过连续观察皮艇运动员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补体C3、C4对运动训练的应答特征,揭示长期、系统从事皮艇专项训练对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以河北省皮艇队25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其中二级运动员12人,一级以上运动员13人(含一级)。自冬训第一周开始,连续17周跟踪记录血清IgA、IgG、IgM以及补体C3、C4值。结果发现:大部分免疫指标值时常低于临床正常值,且训练年限较长者相对更低;训练负荷的变化对各项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IgG及补体C3变化最为显著。大强度训练周及测验周后免疫指标下降显著,进入调整周后缓慢回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冬训期大负荷训练对网球运动员机体免疫功能和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对10名备战第15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的优秀男网球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大负荷训练,观察运动训练对其部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4周后,运动员CK、LDH和C均极显著升高(P〈0.01),BU显著升高(P〈0.05),而IgM、IgA、CD4^+、CD4^+/CD8^+、T/C比值均极显著下降(P〈0.01),Hb、T和IgG显著下降(P〈0.05)。本文对生化及免疫学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评定了运动员的机能状态,选择最佳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冬训后滑雪运动员由雪上专项训练转为陆地训练,这个时期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较差,处于恢复阶段。在这个时期运动员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运动方面因素的刺激后产生一定的机能异常。我国滑雪运动水平较低,开展很不普及。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只能限于山区高寒地带,条件较差。在冬训的整个周期中,突出的问题是运动员的食物供给和能量的补偿将影响整个机体的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6.
在夏季训练中,运动员的训练量往往较大,再加上高温的影响,经常出现饮水欲望很强而食欲较低的情况。由于训练后运动员食欲较低,就会出现夏季运动员营养摄入不足的状况。夏季训练时,运动员机体处于高温环境和大运动量代谢的双重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家速度滑冰集训队和解放军冰上基地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肺活量、气体代谢、能量代谢、酶活性、血乳酸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试,旨在探索高原训练对速滑运动员机体代谢水平的影响及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为高原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高原训练后能量代谢活跃,高原训练前后测值显示差异较大,酶活性指标改变不明显。高原训练对运动员机体产生应激作用较大,可以作为提高速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还要根据受试者个体差异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运动员,特别是那些高水平的运动员,每天都要进行二到三次或更多次的高强度训练。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负荷必然要超过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标准。其结果,机体的机能以及工作能力都将随之降低。此外,运动员的个人工作和生活也会增加他的负担。以上种种情况都会导致产生生理上以及社会心理上的紧张。这些紧张将影响训练,特别是将影响运动员在短时间内重复运动或重复训练的能力。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处理好训练、社会生活与运动员机体恢复间的关系,使其保持平衡。训练后,机体就会出现疲劳。疲劳越严重,训练的后影响就越大(恢复速度减慢、协调性降低、速度下降、肌肉收缩的速度和  相似文献   

9.
赛后恢复是指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将自己的思想和体力恢复到比赛前的正常状态。恢复是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前提,科学的训练和比赛都是在运动员机体得到休息与恢复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应根据训练比赛负荷的不同,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赛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冬训期赛艇运动员免疫功能指标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优秀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免疫球蛋白、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为免疫检测指标,观察了较长时间大负荷量训练对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和结论:赛艇运动员冬训期CD4^+/CD8^+比值低于正常人平均值且差异显著,提示运动员机体免疫受到抑制;赛艇运动员冬训期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均处正常值较低水平,而IgA、IgG、IgM属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实施不同训练负荷后的机体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血睾酮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不同训练负荷,使运动员机体生化指标产生不同变化,以使教练员在实践中,科学合理地调整运动负荷量。  相似文献   

12.
举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举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恢复研究张本棠1)张洪木1)刘悦宏2)姜洪明2)沙峰2)⒇1前言运动员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之后,能否及时有效地恢复体力,将直接影响运动水平的提高。由于现代训练负荷的不断增加,运动员机体疲劳程度逐渐加深,单靠机体自身的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13.
补充乳清蛋白对少年武术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乳清蛋白对少年武术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免疫机能的影响,对26名12-15岁的少年武术运动员进行分组研究观察,在膳食和训练内容及强度等同的情况下,研究补充乳清蛋白实验组运动员和补充安慰剂的对照组运动员三个月后免疫机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三个月训练后,实验组免疫机能指标(IgA、IgM、IgG)都极显著性升高(P〈0.01),对照组免疫机能指标(IgA、IgM、IgG)都显著性升高(P〈0.05);各指标的升高幅度相比,实验组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补充乳清蛋白有利于提高少年武术运动员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4.
血尿素在划船训练医务监督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的结果表明:血尿素与运动量和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密切相关,训练后血尿素的变化能敏感地反映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能力和训练后的恢复状况,在训练实践中,血尿素可作为对运动员进行医务监督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心率指标是掌控运动员训练强度的最简易可行的方法之一,对教练员的日常训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安静心率可反映机体安静状态下的机能水平、能量代谢和身体机能恢复程度。经系统训练后,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会明显减慢,机体处于极大的能量节省化状态,心率储备增加,有助于运动时的充分动员。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员完成同样的运动负荷,心率会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上海市高水平女子赛艇运动员5周HiHiLo和LoHi低氧训练前后机体抗氧化状态变化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低氧训练模式对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旨在选出能够反映和评价低氧训练中抗氧化状态变化的敏感指标,以期作为今后低氧训练中了解抗氧化状态变化的监控指标:研究以12名上海市高水平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进行5用HiHiLo和LoHi训练。分别于实验前(低氧训练前1天)、低氧训练1周末、4周末、5周末及低氧训练结束2周末测定抗氧化状态的相关指标。发现与LoHi训练模式相比,HjHiLo训练模式更能促进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的正性变化;同时推荐可以将MDA和GSH-PX这两个敏感指标作为今后了解低氧训练中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变化的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周期性大强度运动训练对曲棍球运动员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进行为期16周的大强度运动训练期间,于训练前、第1阶段训练、第2阶段训练及训练结束后的第2天清晨抽取静脉血,测定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炎症细胞因子、皮质醇、血糖等指标。结果 白细胞计数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无明显变化。IgG、IgA于第1阶段训练后显著升高(P<0.05),训练后降至最低水平(P<0.05);IgM在训练后出现显著性降低(P<0.01);皮质醇持续性升高(P<0.05),而血糖则持续性下降,在训练结束后降至最低水平(P<0.01)。IL-6在训练结束后显著性升高(P<0.05);IL-10及IL-10/TNF-α比值在第1阶段训练结束时极显著降低(P<0.01),然后开始上升,但未恢复至训练前水平(P<0.01);TNF-α在第1阶段训练结束明显升高,并保持高浓度至训练结束(P<0.05)。结论 大强度运动训练引起IgG、IgA、IgM以及血糖的显著性降低,皮质醇显著升高,促炎症因子IL-6、TNF-α显著增加,抗炎症因子IL-10及...  相似文献   

18.
皮划艇运动是运动量较大、竞争激烈的比赛项目,训练的强度、密度较大,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机体能够承受尽可能大的运动负荷,使机体适应大强度、高频率的比赛要求。长时期高强度的训练必然带来运动员的生理疲劳,导致训练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恢复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发挥最高水平,取得最佳成绩,与赛前的训练安排是否得当关系密切。赛前训练是指运动员如参加比赛,经过系统的大运动量训练阶段后到进入比赛之间所安排的一个过度训练阶段,其目的是通过调节训练结构和负荷量,使运动员机体能量物质获得全面的恢复和以最佳技  相似文献   

20.
由于现代竞技运动的残酷性,击剑对训练运动员的要求正日益增高,运动员的训练量也越来越大,因而一些加速其机体运动能力恢复的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在下一次训练负荷时,机体工作能力还未恢复,那么新的训练负荷就会很大程度上妨碍机体的恢复进程。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过度紧张,过度训练,以致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呈较长时期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