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排座位     
4月9日 晴 老台新戏,老曲新唱,新“官”上任,总要烧三把火。要么,让我们挥笔写一下新学期新打算;要么,谈一下“上任”后的“宏伟计划”——可出乎意料,我们这个班主任的第一把火竟是“排座位”。  相似文献   

2.
排座位     
老台新戏,老曲新唱,新"官"上任,总要烧三把火。每次,新来一个班主任,要么,让我们挥笔写一下新学期新打算;要么,大谈什么"上任"后的"宏伟计划"——可出乎意料之外,我们这个班主任的第一把火竟是"排座位"。班主任的话语刚落,满座哗然。有人窃喜——总算可以离开身旁的冤家对头!也有人不以为然——好好的座位去换它干吗?  相似文献   

3.
排座位     
<正>老台新戏,老曲新唱,新"官"上任,总要烧三把火。每次,新来一个班主任,要么,让我们挥笔写一下新学期新打算;要么,大谈什么"上任"后的"宏伟计划"——可出乎意料之外,我们这个班主任的第一把火竟是"排座位"。班主任的话语刚落,满座哗然。有人窃喜——总算可以离开身旁的冤家对头!也有人不以为然——好好的座位去换它干吗?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它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在当前的数学复习课堂上,许多教师对学生总是不放心,上复习课要么面面俱到,不停讲解,不停提问,要么就是大量练习,只求结果,不重过程。表面上容量很大,效果较好,其实只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的复习课不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它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在当前的数学复习课堂上,许多教师对学生总是不放心,上复习课要么面面俱到,不停讲解,不停提问,要么就是大量练习,只求结果,不重过程。表面上容量很大,效果较好,其实只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的复习课不能由教师包讲,学生包练,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状况,组织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的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目标。下面我就结合六年级总复习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复习课中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6.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名叫凯新,因为他专爱讲笑话所以大家又叫他“开心”。 有一次,有许多老师来听我们班的数学课,数学老师出了一道超简单的数学题来导入新课:河边有15只鸭子,有人又赶来了15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鸭子?很明显,这道题要么是“15 15=30”,要么是“15×2=30”。凯新把手举得高  相似文献   

7.
如何才能让新校长上任后在短时间内了解教学情况?笔者以为,新校长不妨尝试一种“短平快”的方法——“五分钟”听课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治校方略──五个“坚持”五原一中校长柴永明1991年夏,我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新班子上任伊始,觉得必须有一个基本思路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根据学校管理的特点,经过反复酝酿,确立了“五个坚持”的治校方略。一、坚持教育方针教育方...  相似文献   

9.
当看到《MTP项目会搁浅吗?》这个案例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新新向荣”的项目:新上任的人力资源总监(C总监)、新借调的培训项目经理(M经理)、一批新上任的中层管理干部(大部分为业务专家)、  相似文献   

10.
张淑艳 《现代语文》2006,(8):127-127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几乎清一色采用“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这种“不限”给考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写作环境,便于考生情感的倾诉和个性的展示。正因为解除了“限制”禁锢,使得近年来考场作文丰富多彩,佳作迭出。但不容忽视的是,也有一部分考生,在面对“文体不限”时,要么苦于“不限”二字,难以确定写作的“切入点”,无所适从:要么信马由缰,随意草就,结果写成文体不分的“大杂烩”。为此,笔者想针对以上两种情况谈一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上班诀窍     
“哈姆森先生,这是新来的同事诺伊鲍尔先生,先让他同您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他需要全面了解这儿各部门的情况,请您多关照他,指点他,对他说明一切情况。”哈姆森见老板信赖地把新同事托付给他,不禁受宠若惊,唯唯诺诺地说道:“我一定照办。”他同新同事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喂,诺伊鲍尔先生,让我们来参观一下企业吧,这样您就会熟悉企业的情况了。”“参观企业?”新同事不解地问道。“是啊。要是我们坐办公室累了,想放松一下,到处逛逛,那就说参观企业。我们离开工作岗位,老板见了当然不会高兴,可我们总会找出一个理由的。”…  相似文献   

12.
勤写日记,有助于我们关注社会、留心生活、内省心灵,又可以丰富情感,拓展思维,完善人格。作为语文教师,大都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日记写作指导。可是,在检查日记时总会发现,其内容要么“无病呻吟”,要么说“今日无事”,要么随意摘抄一段,以应付教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篇不乏幽默和滑稽的小小说。小说一开篇就说“开始,他不是一个贼”,是啊,谁生下来就是贼呢?贼,不都是后天滋生的吗?这个开头看来简单,其实极具椰揄、诙谐的因素。紧接着作者设计了“他(贼)”四次上楼找“张贵”的情节,每次上楼时,要么没碰到人,要么碰到了,却都是些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的人,这足见楼里的人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是互相毫不搭架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的失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读董云川兄《找回大学精神》一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2版),觉得非常欣慰,毕竟还有人思考“大学精神”这么严肃的问题。我们这个平毁了文化积累之后又后悔又痛苦的时代,在教育中的反映正如云川说的:“今天的科技是要将机械赋予智能,而今天的教育却是将人变成机器。我们要么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对,要么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对,要么将道德教育与智能教育相对,要么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对,要么将人的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对……忽而强调这一头,忽而重视另一头,跟风追潮,缺少主见,漫无目标。”(《关于“三”…  相似文献   

15.
从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的记叙文阅读试题中不难发现,“作用题”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然而,由于出题的角度多变,“作用”的范围较广,不少学生面临“作用题”时,要么茫然无措,一筹莫展;要么听凭感觉,任意作答。因此,认真探讨一下“作用题”的设题角度和答题方法,以便指导学生准确解答“作用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时下,经常在校园里或者生活中看到一些育人者习惯于“直线管理”,对于孩子们不经意间的错误做法或不良行为、有意为之的“恶作剧”甚至破坏性的恶劣行径,要么是“软性的直线”——以“息事宁人”为上策,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任其“胡作非为”,或者“以身作则”似的比划一下,对犯错者“敬而远之”;要么是“刚性的直线”——大动肝火,暴跳如雷,声色俱厉,  相似文献   

17.
走进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堂,虽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景,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在我们对学生的交流作评价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评价单调:要么是对学生的交流作知识陈述性再现,要么是对对与错的判断,“对”,“很好”,“很棒”,“很正确”,“不对”这样的语言充斥着我们的课堂,语言单一形式单一;2、强调甄别选拔功能:“他答得比你准确”“你还很不够”“这个很标准了”;  相似文献   

18.
《湖北教育》2009,(2):47-47
“官架子”主要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上。如今,在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一些新上任的领导干部身上,“官架子”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时常令下属及百姓反感。  相似文献   

19.
“我们班要增加—个新的班干——小助教,谁来当?”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争先恐后举起手来。“等等,我还没说完,小助教得上台讲课,下次课是讲《现代诗歌总汇》,就由新上任的小助教上台来讲哦!”  相似文献   

20.
<正>主题揭示我们经常会写一些表达自己感悟的文章,比如读完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看完一部电影,写一篇观后感。我读过不少同学写的此类文章,读着读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原来,他们都犯了一个“通病”——用大量篇幅在写“作品介绍”,要么引述原文内容,要么概括故事大意,而自己的感悟少之又少。今天,就让我带大家梳理一下思路,学习如何写好自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