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回想自己以前开设的一些公开课,听课教师人数往往是最多的,而且也总能得到教师们的普遍好评。其实,那时候的我还只是语文教学的“门外汉”,所上的这些课无非是“准备”充分而已,或是把别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好在只是一种“怪现象”,还未形成“流行病”)——课前,教师力求将自己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灌进”某种“权威”的教学模式(不如说是“模具”)中,教师本着这种“做工”精细的课堂教学模式,预设好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是每一句话,由此整合而成的教案已经是臻于完美、“天衣无缝”;课上,教师努力营造自己“想象”无比美好的教学情境,在启发学生时或是旁敲侧击,或是单刀直入,这样“软硬兼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上,回答出教师想要的问题,而唯恐教学环节和学生有任何的“节外生枝”现象。对于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更是如此。而这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动态的、不确定的。一堂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表现得很明显,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水平恰恰应该表现在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作出及时判断与处理。学生的困惑、疑问与需要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生成点。教师和学生在相互激发、相互交流中,消除困惑、解决疑问、满足需要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得进步和成长的过程,电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江苏启东市青年教师封闭式好课评比刚结束,叁赛的教师执教的是同一课题:苏教版第八册“小数的意义”。整帮一天的课听下来.笔者真实地感受到了教师们在新课程探究中的成长,体会到了教师们教学行为中的课改理念,忍不住把其中的一些教学片断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事其间的成功与喜悦。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擂鼓击点,唱戏看板。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要把课教到“点”上。“点”是知识的关键部位;“点”是课堂的关键环节;“点”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路口;“点”是教师施教的关键棋局。专业课教学要抓住关键,控制全局,以点带面,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效果。一、专业课教学应有“点”的观念课堂上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练到什么程度,或是怎样思,思出什么结果,都要标出个“点”来。课堂上教多少,问多少,或是从何处引导,都要从一个“点”上开始。1.明确“点”的多样性。每堂课都有教学重点,围绕着教学重点又有许多知识要点和理论特…  相似文献   

5.
我的教学生涯是伴随“课例点评”成长的.我1996年参加工作,“课例点评”也于1996年创设.拜读优秀的教学设计。聆听名家的精辟点评,是我每月的必修课.纵观十年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栏目更替,“课例点评”以她特有的魅力独树一帜,成为《中数参》的品牌栏目,她以朴素的课堂教学实际,居高临下的点评理念,为广大一线教师开辟了钻研教材教法的实用园地.但玉不掩瑕,在众多的课例点评中,仍有一些脱离实际,不够完美的课例或点评,我不揣浅陋,分别从课例设计与例后点评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课例点评”之“美丽错误”,只期望“课例点评”栏目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我们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通过初中二年级数学“正方形”教学的两个课例分析与反思.试图反映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影响下的课堂教学——基于发现的学习与基于接受的学习.比较两种“课堂互动”方式下师生的活动、思维的层次、教学效果等,即比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问答的“质问式”与“对话式”.以教师为主的互动.或是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为主的互动——在课堂学习中的运用,提出新的教学建议,研讨若干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赛课活动以其特定的场景、特有的方式,演绎了课堂教学的一次次百花齐放。各种有备而来的教学诉求,各方充满期待的目光。汇成了赛场外松内紧的激烈氛围。现场的每一个人既关注赛的过程.也关注“花落谁家”。然而,一些“精彩课”、“优质课”却因与常态课相距甚远而不能令广大教师心悦诚服.有的因“做秀”之嫌而遭遇质疑和批判。  相似文献   

8.
从来没有这么精心地备过课:想方设法借来名师张齐华的课堂实录反复琢磨.认真揣摩名师黄爱华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从刊物上苦苦寻觅一线优秀教师设计的优秀案例,与教研组的同事们一再交流、研讨本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本想博采众长,没想到辛苦的付出换来的却是一大堆“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们的课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老师们的课是否有效呢?在本镇举行的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笔者听了几节数学课,发现教师们在一些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收”、“放”不到位,把握不住教材的三维目标。其中有两位教师上了相同的内容,而他们的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0.
工作以来,听过许多课,有专家、名师的示范课,普通教师的研究课,更有同事们的“常态课”。相比之下,我更钟情“常态课”。一是因为“常态课”的教学效率提高了.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自然不会差;二是因为在“常态课”中,师生往往能展现出更真实的一面.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听语课,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常听到一些称得上是“完美”的课:讲完最后一句话恰好下课铃响起,分秒不差;课堂结构一环紧扣一环.课堂提问一个紧接一个,没有丝毫的“冷场”;板书设计巧妙无双,绝无一个多余的字。赞叹之余,不禁疑虑渐生:这么“完美”的课能算是优质课、示范课吗?且不说这些语课是否带有演戏的味道,我们只从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去衡量那些语课.就会发现那些所谓“完美”的课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切都在教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世界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教育世界的主人是每一位学生。新课程倡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作为无涯学海的引路者,或许正因为您一次小小的“新大陆”的教学创新,学生的学习生涯又多了一盏明灯,前行的路更亮。2005年《今日教育》推出“教学新大陆 ” 栏目,欢迎广大教师来稿诉说教学中的新招妙法,或是新法则的发明,或是新方法的应用,也可以是新教具的开发,要求结合课堂教学现身说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同课异构”一般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因其多样而灵活的课堂形式,个性而不乏充实的课堂内容,受到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推崇和欢迎.然而,在大家一致追捧之余,我们却不时会发现一些肤浅的、徒有虚名的“同课异构”教学,这不免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校本同课异构”的一般情形是教师在学科教研组(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或是通过使用教材和教师间的集体讨论,或是由个别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主讲,在统一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之下,形成确定“公用教案”的内容与框架.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公用教案”上独立进行二次备课,“圈、点、钩、画”,体现任课教师对教材的再理解、再处理及教学智慧,形成“个性化教案”.  相似文献   

15.
时下,“水课”问题备受关注,学者们对于“水源”问题纷纷提出见解,大多聚焦于课程、教师和学生本身,但这些仅是“水源”的表象,并未触及本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大学教学文化,集中表现在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观念以及教学双投入等方面。因此,淘汰“水课”的根本之策在于重塑大学教学文化,只有从顶端设计教学文化,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李亚丽 《考试周刊》2010,(56):157-158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编排中,“综合探究课”是每一课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完成每一课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把这一部分忽略了,在教学字体活动中毫无体现。可能有人认为综合探究课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稍作了解就行了。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每一课中安排的“综合探究课”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考社会的实践能力及发展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实施促使教师将思维的触角伸入课标、教材、学生等诸多领域.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关注对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设计意图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最近发展可能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线教师能普遍感受到的新课程实施成果.纵观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们在积极实践“启发式教学”,注重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方面的表现日臻完善.但我们也在大量的听评课过程中看到了一些课堂细节被教师疏忽,成为教学的新憾处.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一课三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学层面来说,课前、课中、课后是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的三个组成要素;从思维层面上说,课堂教学既要包含教师自身对教学所作的思考,更要去激活学生学习的思维;从操作层面来说,教师除了需要梳理教材、选择突破、确定思路等,更要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走进学习。因此,运思于课前、激思于课中、反思于课后,就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9.
“动手做”是科学课教学的灵魂。“要用教材”、“不要教教材”说明了教材的作用。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是基本的方法。担任《科学》课的教师以来,每次上课,笔者都会有一些新的收获。小学《科学》课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及学生年龄的特征引起了笔者很多思考,以下是笔者在科学课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相似文献   

20.
引言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解决问题需要相应的策略做支撑。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有形的策略”,即运用策略如何解题。那么“无形的策略”,即学生选用何种策略以及运用策略的意识是否需要呢,或者哪个更重要呢……基于以上的一些认识,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探索,还有幸听了三节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同课异构的课,对本课有一些思考,获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