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千帆先生在与青年学生座谈时曾指出:"在研究古代作家之时,你心目当中应该有现代人的生活在里面.……研究古代是为了现代,甚至于要有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其实文学与其他学科一样,研究和探索问题的终极目标都在于引导当代人认识世界,拓展当代人的心灵空间,因此,文学研究应始终以关注现实人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张新科教授撰写的《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一书,正依循了关注现实人生的学术方向,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是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现代性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福贵、靳丛林著《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比较研究》。中日近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是一个新起的领域,吉林大学多年来一直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该书是作者多年研究心得和体会的结晶。它的出版代表着目前这一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回顾一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走过的道路,不难看到,它大体上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就现代谈现代;现当代文学整体观;世界文学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由微观的具体研究到宏观的整体把握,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给濒临僵化的现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特别是“新时期”比较文学的引入和兴…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三、现代文学作品的不同版本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现代作家对其作品的反复修改,使许多作品有了众多的而且是有释义差异的版本。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往往去找一个"善本"。但在现代文学作品的众多版本中,却难以简单地去确定一个"新善本"。这正是我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叙述面临的一种尴尬。  相似文献   

4.
现代报刊的发展、繁荣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深远.它不仅改变了现代文学的传播形态,且对现代读者和作者产生了影响;它不仅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读者群体,培养了新的阅读习惯并形成一个的构建在共同阅读空间基础上的现代性想象空间,开拓了现代文人的交往时空,延展了文人体验世界深度和广度,从而使得作家能够构建一个虚拟的现代性想象空间,丰富了现代文学写作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我慕名拜访了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资料中心,具有国家级博物馆性质,集文学博物馆、文学图书馆、文学档案馆和文学资料研究及交流中心的功能于一身.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保管、整理、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的著作、手稿、译本、书信、日记、录音、录像、照片、文物等文学档案资料和有关的著作评论以及文学期刊、报纸等.  相似文献   

6.
岳洪治 《出版史料》2009,(4):105-109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推出了四套丛书,即“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丛书、“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丛书,和《新文学史料》丛书。这四套丛书的出版,对于刚刚从“四人帮”造成的书荒年代里走出来的中国读者来说,真如久旱逢甘霖,小草遇春雨;求知若渴的人们,终于得到了一回补充文学知识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7.
为同兄弟出版社交流创作、编辑工作经验,并听取美术家、作家、出版家对书籍设计和印制工艺等方面的意见,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今年年初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人民文学出版社装帧、插图、书画展”。这个展览会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35年来美术工作的一次回顾。人民文学出版社主要出版优秀的当代中国文学作品,整理出版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五四”以来新文学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系统地介绍外国古典文学名著和有影响的外国现代文学作品,出版各种文学研究著作。在这次书籍装帧艺术回顾展中,这几类文学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翔实罕见史料,介绍我国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学家、作家、鲁迅研究家、大学教授李何林的生平事迹,创作《近二年中国文艺思潮论》的始末、内容、评价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颠倒"这一认知性装置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著名批评家柄谷行人先生在《风景之发现》里提出的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文学概念。由此切入不仅能从根本上批判日本现代文学中的起源问题,与民族主义和现代国家的政治关系,而且解构了日本现代文学的"神话"。可以说它是深入解读这一内容的一把钥匙,透过它,我们得以窥见日本现代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另一番风貌,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史不可忽略的一支,是党的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民主主义文学出版的高峰.作为"个人智慧、抽象形式和集体结构"相互融合的文化形式,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具有突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属性,文学会议、文学社团、专业院系和专业机构通过领导讲话、会议报告、创办报刊、编印书籍、引导创作、文学论争、文学教学和实践等方式组织起延安时期丰富多样的文学出版,促进了革命文学出版制度的形成,推动了文学出版的大众化、民族化和现代革命文学出版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是从白话文学运动开始的,它是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形态的差异是区别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五四",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可能。高玉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正是从语言学和  相似文献   

12.
编辑家胡风的作者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风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成绩显著的优秀编辑.他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养成了自己的独特思路,编发过大量的文艺作品和理论文章,不但锻炼了文学青年,而且从中发现和培养起有成就的作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主编<七月>、<希望>等著名文艺刊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风行全国,并以之为中心形成了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十年很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七月派.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有关比较文学研究的专著时有所见,其方法已在国内文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新近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历史比较分析》却具有自己的特色。它仅限于“现代”这一时段的中国文学的内部比较,已不属于一般意义的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像该书这样较系统的、多课题的、多人合作的比较分析专著,至少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还是第一部。  相似文献   

14.
本书作者是美国萨克拉门托加州大学中文教授,汉学家。本书是他第一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著,1986年由香港道封山基督教中心出版。这部著作以研究基督教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以及带有宗教色彩的小说为主要内容,涉及了许多常为研究者忽略的中国的宗教题材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引起人们兴趣的是,该书运用独特别致的分析方法——荣格心理学与基督教相结合——对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郁达夫、许地山、冰心、萧乾等中国现代作家的宗  相似文献   

15.
我低吟着晚唐诗人许浑的名句:“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不禁勾起了一缕轻烟似的清愁,也就无端地想起了你和属于你生命个性符号的两个字:“萧红”。一年一度的五月端阳,我长吟《离骚》,追念那位“带长铗”、“冠切云”、“行吟泽畔”的忠愤诗人,我也就不能不联想到你,因为正是两千多年前屈原投江的这个日子,82年前的这一天,萧红,你带着第一声啼哭来到了人间,预示中国文学天宇,一颗女性新星即将灿然升起。1932年,你带着处女作小诗《春曲》走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1933年10月你和萧军出版了《跋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文学大超市时代,众多文学创作者摩肩接踵,和他们的作品一同湮没在嘈杂的人海中,在漫漫时间长河中能够积淀下来的,只有那些创造了自己独特艺术世界的作家和作品.而这些独特的艺术世界,各自具有一套完整而独树一帜的规则,以此彰显某种鲜明的价值观和与众不同的美学气质.它们是这样的一种存在--你尽可以不喜欢,却无法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学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桂林在抗战中曾一度成为国民党统治区主要的抗日文化中心。知名作家、艺术家荟萃,文艺社团林立,活动频繁,刊物竞生,出版业发达,创作繁荣,硕果累累,为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闪烁生辉的篇章。《桂林抗战文学史》一书较为系统而翔实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桂林盛极一时的文学奇观。全书运用史料学和方法论的研究方法,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真实地阐述了桂林抗战文学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对其概况、特点、地位、影响的探讨,有关史料的挖掘整理,有关思潮、运动、社团、流派是非功过的评价,有关作家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娟:赵老师您好,抱歉在您最忙的时刻来打扰您.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您和北大世界文学研究所为中国作家与诺奖评委的沟通做过有效的努力,知根知底.尽管您一再婉言谢绝,还是想让您谈谈,可以吗? 赵白生:因为我马上要去巴黎大学讲学,还去葡萄牙的里斯本、丹麦的阿湖思等大学演说,走前自然有些忙乱不堪.那我就简要说一下吧,2005年,我邀请了3位诺奖评委来北大,同时请了4位中国作家,搞了一个星期的活动,让中国作家与诺奖评委面对面,知己知彼,做了一次零距离、有深度的交流.当时,媒体报道很多.有的媒体说,一次邀请3位重量级的评委来中国,是史无前例的.不过,没做无用功.  相似文献   

19.
我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历史和考古学,所以我平时看的书是关于我的专业的。现代文学看得较少,因为我认为现代中国文学常常甜得叫人受不了,很少反映每一个人特别复杂的情感。很多作家不敢写老百姓对政治、对爱的多方面看法及对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的意见。从历史和考古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同时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转型期.当前,对五四文学的研究中,翻译文学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翻译文学是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环节,没有翻译文学就不会有近代中国文学的革新,也不会有当代文学的丰富多彩.五四翻译文学为近代文学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素材,即中国化的外国文学.五四翻译文学不但繁盛了新文学,同时也推 动了新文学的发展,更是直接参与了新文学历史的构建,是我国文学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五四时期中国翻译文学概况 1.中国翻译文学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