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学捣鼓炸药,到大学逃课制作火箭,再到毕业后创办中国第一家民营火箭公司,他的经历被不少同龄人称作"一部有关兴趣和梦想的励志大片"。合伙人眼中的胡振宇在不少航天爱好者眼中,1993年出生的胡振宇是一个传奇式人物。胡振宇的合伙人严丞翊说:"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少,但  相似文献   

2.
草莓     
正我喜欢草莓,虽然它在众多的水果中并不起眼,是一个"小不点儿",但它却很好吃。草莓身穿红色的"外衣",有尖尖的"下巴"、圆圆的"脑袋",帅气极了!草莓的适应性强,生长区域遍布世界各地。当然,产地不同,草莓的品种肯定也是各不相同的。不过,草莓具体有哪些品种我也不太清楚。走进草莓大棚里,我摘下一个红红的草莓,放到清水里洗一洗,把它身上的污垢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放入嘴中轻轻地咬上一口。  相似文献   

3.
放假即开学?     
临近放假,不少家长紧张起来了,忙着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班",以求有朝一日获得更高的考分,于是乎不少学生面临"放假即开学"的局面。学校正常的学期已经结束了,各种补习班却开学了。由此联想到胡适先生在1960年一次毕业典礼上演讲道,"毕业即始业"。当然他所强调的意思是学生毕业后要"珍惜时间,不要抛弃学问",这段原话是这样的:毕业班的诸位同学,现在都得离开学校去开始你们自己的事业了,今天的典礼,我们叫作"毕业",叫作"卒业",在英文里叫作"始业",你们的学  相似文献   

4.
据《华西都市报消息》,不久前,在中国诗坛被不少人熟知和喜爱的"打工诗人"白连春出书了,这个消息鼓励了不少有作家梦想的"打工诗人"。白连春,1965年生于四川省泸州市,初中毕业。15岁离开家,先当兵,后流浪,再打工。白连春新出的集子包括了三本  相似文献   

5.
毕业之后该去哪儿?我相信不少大学生都听说过、看到过有关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之比较的种种。《中国青年报》(2012年第21期)报道中"最新的大学生择业观中偏好城市前三位的是:北京、广州、上海",而"毕业3年后你在哪"的调查显示,毕业半年后在"北上广"就业的大学生,有22.2%的人在3年后离开了"北上广",去往其它地区就业,46%的大学毕业生3年内转换了行业。  相似文献   

6.
《教育》2012,(2):33
新闻回放:据《人民日报》报道,陕西农民韩培印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到西安当了农民工。儿子毕业后,他却吃惊地发现,身为大学毕业生的儿子每月工资甚至还比不上自己。该新闻一经报道,顿时引发了"大学生收入不如农民工"的热议,不少人质疑:读书还有用吗?  相似文献   

7.
曾璇  罗坪  孟肖 《生活教育》2014,(23):7-9
正迷茫:大学何为?最近,一则题为"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的"万言书"通过微信广泛流传。发帖者自称毕业于武汉大学,他通过自己的经历提出质问:"我们的大学怎么了"。网帖描述了不少令人司空见惯却又震惊的大学生生活:游戏,逃课,看武侠,是不少大学男生的全部生活。女生呢?看韩剧、美剧,一部接着一部。"抱着对‘我的大学’最大的疑惑和不解,我辞去了学生干部职务,开始认真地大量阅读和思考我的人生,我的大学,我的未来……毕业后,我主动放弃了学  相似文献   

8.
有一座神奇的山,山中有一颗被土地神藏起来的会发光的草莓。每一个进山的人都会在山脚下遇到土地神。土地神会告诉他们:"那是一颗最最完美的草莓,美丽无比,剔透无比,嫩滑无比,光亮无比……去寻找吧。"于是,每一个进山的人都把寻找发光的草莓作为此行的目的。但结果是,所有的人都抱着遗憾空手而归。土地神却说:"其实,他们找到了许多。"  相似文献   

9.
你见过初夏时分新鲜上市的草莓吗?它们颜色鲜艳惹人喜爱,但在营养和美味之余,草莓的过于娇嫩让它显得十分脆弱,一碰就坏,一放就烂。在职场上,也活跃着一批“80后”、“90后”“草莓族”。“草莓族”一词来源于台湾,最早被食品从业者拿来形容15岁以下的消费者,以草莓来形容这个族群的天真、好奇,后来取其光鲜亮丽、甜中带酸的生涩、在温室中长大及一捏就破的特性,开始以“草莓族”来称呼1980年后出生的新鲜人。他们和草莓一样,表面疙疙瘩痞挺有个性,相处拿捏时要十分小心。他们的特色是缺乏定性,稍遇挫折就频繁辞职跳槽,外表光鲜而实际的竞争力并不足,如同营养美味却又娇嫩脆弱的草莓。你愿意做颗草莓吗?“草莓族”如何让自己在职场中坚强起来呢?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人印象里,"90后"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头脑灵活,但因为团体合作能力差,加之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又有另外一个名称:"草莓族"——外表鲜艳,却经不起挤压。今年的那一场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这一看法。当"5·12"这场罕见灾难来临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冲在第一线的军人中不乏"90后"。他们和"80后"、"70后"的老兵一样坚强、勇敢,在"最艰难的时刻",用年轻的肩膀扛起了生的希望。作为新中国第五代青年,他们是离战争最遥远的人,甚至连他们的父辈也没闻过火药味与血腥昧。战争在他们的脑海里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对军营和战争的唯一直观印象大多来源于《士兵突击》或者《亮剑》这样的影视作品。他们也许可以远离战争,却必须和所有的"90后"一样去直面人生的成长。他们为什么选择当兵,在熔炉般的军营中经历了怎样的蜕变,他们的人生又将怎样改变……带着这一连串的问号,《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走进武警某部队,和一批从高中教室里踏入军营的"‘90后'的兵"面对面,揭密他们的特殊生活。而这样的生活,也许就是你高中毕业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迟开的花     
近日,校内不少老师在议论一个人。一个三年前从我校毕业的学生,她在当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被重点高中拒之门外。按照一般人的思路,她应该打工去了,可是几经辗转,她到外地勉强上了高中。不知道高中三年她是怎么度过的,但三年后的高考,她却一鸣惊人,考上了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12.
摘草莓     
"明天要去摘草莓!"唐老师一进教室就告诉了我们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耶!"全班一阵惊呼. 我最喜欢吃草莓了,但还没有见过地里的草莓长得什么样.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觉,盼望着明天快快到来. 第二天一早,同学们都到了集合的地点,整装待发."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欢快的歌声伴随我们开始了旅途.旅途当中,同学们有的讲故事,有的讲笑话,给"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不少乐趣.不知不觉中,大家就来到了摘草莓的地方——安宁渠.  相似文献   

13.
葡萄怎么清洗最干净?问题:葡萄表面有一层白霜,洗重了易烂,轻了洗不掉,怎么办?清洗方法:把葡萄放在水里,放入两勺面粉或淀粉,不要使劲地去揉它,在水里来回地洗,面粉和淀粉都是有黏性的,会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给带下来。草莓怎么清洗最干净?问题:由于草莓不像生梨、苹果可削皮后吃,且草莓外表高低不平,表皮很薄,稍稍用力就会破损,所以不少人不知道如何洗,甚至有的人干脆不洗就吃,导致腹泻等疾病发生。清洗方法:首先用流动的自来水连续冲洗几分钟,把草莓表面的病菌、农药及其他污染物除去大部  相似文献   

14.
<正>很多人都知道爱迪生的那句话:"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曾激励了很多人,却也误导了不少人。不少人勤勤恳恳,最终却碌碌无为。毕竟,人生光靠"汗水"是远远不够的,天才的幸运还在于上帝给的那点"灵感"。不然,爱迪生后面不会说:"天才不过是一个经常能完成自己工作的聪明人而已。"  相似文献   

15.
草莓、小强、奇异果……看到这样的标题,你也许还以为在讨论"我最爱吃的水果"吧。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在这期的"热点话题"中,我们将围绕着"80后"和"90后"展开。"80后"和"90后"有什么特点呢?有人就这样形容:每个人都是家里的王子、公主,所以常常动不动就闹情绪;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想到求助亲人、朋友、老师,求助没用就放弃;喜欢研究手机、数码相机,所花的时间可能比上课时间还多;参加工作后,动不动就"跳槽",老板"一句重话都说不得"……他们往往外表光鲜,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一旦"动真格"就没了底气。所以有人将他们称为"草莓族",意思是"只能看,不能捏,外表疙疙瘩瘩还挺有个性"。正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你,愿意接受这个略带戏谑的称呼吗?如果你不是"草莓族,你又是哪一族呢?  相似文献   

16.
一个爆炸性的新闻震撼了整个小山村,布赫山区岳家桥乡中心小学教师向毅芳被益阳市电视台聘为记者了。人们惊叹、羡慕,奔走相告,纷纷称颂他所取得的成绩。但他的收获来之何等不易啊! 向毅芳从益阳师范毕业后,就被分配到碧塘完小任教,后又转到乐家桥乡中心小学。他知多识广,教学努力,很有成绩。不少人都为他没能得到深造而惋惜,似他却认为,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此时,不少自学者失败后灰心丧气、可他却抓住这一机会,迎难而上,决心以自学促成才。临近考试时,远方的  相似文献   

17.
错怪与体谅     
毛志高 《师道》2008,(12):39-39
教师节那天,接到许多已毕业学生的短信,其中有一位学生的问候是我没料到的。他过去因为违纪受到学校的处分,为这事我们之间有过不少冲突。而且,在所有人眼中,他是桀骜不驯的,毕业后他只与班上的两三个人来往。我马上给他回了短信。  相似文献   

18.
年初岁尾,职场上不少人又开始考虑如何"辞旧迎新",换一份新的工作了.也有一些人考虑跳槽之后,安排读书、学习,给自己充充电.但这看似平常的安排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在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教一年级的数学。期中考试时,我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来10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从年龄与智力发展水平来说,让七、八岁的孩子来回答这道题,应该是很简单的。试卷交上来后,我却大吃一惊。由于打字员疏忽,"10"变成了"1",这道  相似文献   

20.
陈慧娟 《吉林教育》2007,(11):29-29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草莓化"了的学生:他们外表光鲜艳丽,内里一片苍白,他们外面疙疙瘩瘩似乎挺有个性,其实却经不起一点挤压;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洋化"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