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尚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产业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制造业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论制造业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严重阻滞了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尽快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技术促进和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国制造业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严重阻滞了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尽快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技术促进和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国制造业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江西信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促进作用研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信息产业拉动GDP增长的态势分析,提出要增强信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江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信息产业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江西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宁波市“十五”工业发展规划的目标是把宁波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因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宁波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是宁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一、高新技术产业对宁波经济增长的贡献宁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此,宁波高新技…  相似文献   

6.
我国采取以生产总值增长为目的的激励机制是影响制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选取《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信息网(中经专网)统计数据库2007—2018年的数据,对我国制造业开放式科技创新与各相关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表明:地区经济增长是影响制造业开放式科技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城镇化率提高也对促进制造业开放式科技创新有着重要影响,人口数量增加、价格变动、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进步等都对制造业开放式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正相关影响。最后提出进一步扩大制造业科技创新开放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开放创新效率,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并加强消化吸收外部技术、提高新技术利用率等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提升科技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7.
戴魁早 《科学学研究》2008,26(3):626-632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吸收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分别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看,两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且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明显。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9—2012年我国27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低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高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研发经费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研发人员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高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规模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在此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并就今后如何更好地利用FDI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而产业的开放式自主创新能力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更是企业开放式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反映。本文从人才、技术、制度、环境五个方面分别给出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并在这五个战略目标的引导下,给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不断创新与持续发展的切实可行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0.
自主创新是我国制造业实现新一轮追赶的动力源泉。通过对2011-2014年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与产出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指出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研发支出力度,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才能切实提高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