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堂提问模式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在课堂上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答的教学模式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的主张,如果说孔子提供的是教学时提问的时机,那么,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的“问答法”教学就更加直接和鲜明了。两千多年来,这种方法被沿用的同时,也得到了最大的丰富和发展,派生出许多的提问交流方法,我认为最有新意的当推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倡导的“咨询教学法”主张通过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
苏瑞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1):178-179
高师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一般都要进行教育教学实习,在教育教学实习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走进课堂。众所周知,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应该有响应,而且学生也应该有提问。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教学,就主张学生提问老师。他认为,学生只有通过“问”才能主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艺术与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创造了许多教学艺术,启发式教学便是一种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艺术。而课堂提问又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国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强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在世界的东方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降生了一位伟人.他就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道学家的创始人老子.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及<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曾做过东周王朝的史官“守藏室史“掌管图书.孔子曾向他问“礼“.后因王朝政乱,西出函谷关,应关令尹的要求,写下<道德经>即<老子>五千余言,此后便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课堂教学总是围绕着问题进行的。说到课堂提问,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我国古代教育家——又称圣人的孔子。他在教学上非常讲究提问的方式方法,他经常会想出一些巧妙的方法来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的境界;他不会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使用一些非常独特且富有创造性的提问方式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寻找答案。教学实践表明:提问艺术是一个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恰到好处的提问,既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课堂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6.
薛军 《青年教师》2010,(8):46-47
美国教学法专家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的确,在历史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开启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探索,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把探究式学习列为课堂学习的重要方法,这种方式的学习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重大革新.我们今天的语文学习总的看来仍属于传统教学的范畴,有相对统一的教材、有相对一致的教学任务,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必须直接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从而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重视个人学习的问题,并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提问是一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很早就受到教师们的重视。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带常用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进行教学,他认为教师要善于引导,而不是勉强牵拽。要激励而不是压抑,要启发而不是代替学生去作结论,既要善于教师向学生提问题,又要善于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在一片讨伐声中被驱逐出课堂.启发式教学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老师的提问如何更有价值?现根据教育家对“启发”这一问题的论述,联系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某些经验和教训,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设置问题很重要。在教学上,课堂提问更是一门艺术,是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王国兴 《教学随笔》2009,(11):43-44
孔子谈学习方法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1,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光学习而不积极思维,就会迷而不知所向;如果思维不以学习为基础,就会流于空想,会带来知识上的危机。因为学习是人类独特的活动,是人类知识的继承活动。这种继承不能是简单的造作和模仿,  相似文献   

12.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体系结构、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结构由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构成.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优化设计为五部分: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程实验、学生课程设计、学生自主实验、网络互动教学.采用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和对比式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MATLAB、网络教学方式相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从疑问而始。”由问题而进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是青少年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把培养思维、开发智力作为教育目标以来,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已作为一门专门的教学艺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家的重视。日本的课堂提问研究者认为,提问可分成“重要的提问”和“徒劳的提问”两类。“重要的提问”表现在:1.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2.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发展相适应;3.能诱发学生学习愿望;4.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5.富于启发性。“徒劳的提问”表现在:1.目标不明确,零碎不系统;2.无视学生年令特征、个性差异和能力大小;3.用语不妥、意思不明;4.不给学生思考余地、没有间隔和停顿。我国的研究者也对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作了不少精碎的论述。我们提倡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精”应精在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能倡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新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智能。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教学技能,它的历史比班级授课制的历史更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是一位提问大师.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控教学过程。但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总体水平不高。一、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1.教师对课堂提问存在着错误认识有的教师认为,通过提问,可以维护和强化教师“权威者”的形象,并且认为提出问题越多,就会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从而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也就越多。基于这样错误的认识,使得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古至今都受到教育家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课堂提问起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和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存在着很多问题,并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本文揭示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套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相似文献   

17.
启 发式的教育思想 ,由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孔子主张“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愤”是学生发愤学习、积极思考 ,想搞明白又还没有完全明白的心理状态 ,这时正需要教师去引导他们把问题搞明白。对教师来说 ,这就是“启”。“悱”是学生经过思考 ,产生想表达又表达不出来的困难 ,这时正需要教师去指导他们把思考的成果表达出来。对教师来说 ,这就是“发”。孔子认为 ,若不造成一种“愤”、“悱”的心理状态 ,就不能进行启发式教学。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起 ,我国教育界积极开展了对启发式教学的研究 ,取得了许多成果 ,形成具有我国特…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历来重视问题教学。孔子很早就提出了“每事问”的主张,强调了问题在思维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也时常让学生提问,但综观现行阅读教学对学生提问的处理,我觉得我们的语文课堂并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学生提问这项资源,致使学生的提问走向了形式化与表面化。  相似文献   

19.
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提问提得好,即是教得好”.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分析、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现状扫描  相似文献   

20.
韦素珍 《考试周刊》2011,(74):92-93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堂“发问”的主动权由教师掌握这种传统教学手段一直延续至今。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进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活动。把课堂设疑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