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源原则,它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具体来说是1841年法国提出的“尊重全宗原则”,其核心思想是按照文件形成机关(即来源)整理馆藏档案,即“档案由一个行政单位或个人的全部文件组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不得把一个单位的档案分散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档案馆:强调档案馆的档案必须按产生它的行政单位的原来编制为基础进行整理,必须遵循一个单位的档案不可分散和不可打乱的原则。”而对于电子时代的来临,欲应付它赋予档案工作的诸多挑战,只有更加依赖于来源原则,但更需要对来源原则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来源原则指的是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时,要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可混淆的整理原则。该原则的核心思想实质上是确立全宗并保持全宗的完整性。国际档案理事会于1984年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称:“来源原则”是“指同一来源的文件/档案不应与其他任何来源的文件/档案相混淆的基本原则。”根据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000),来源原则是指把同一机构、组织或个人形成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具有生命力的来源原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来源原则指的就是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时,要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可混淆的整理原则。该原则的核心思想实质上是确立全宗并保持全宗的完整性。来源原则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点是:尊重来源、尊重全宗的完整性、尊重全宗内的原始整理体系。“尊重来源”是来源原则的第一层内容,含义是按照来源标准整理档案,保持档案与其形成者之间的来源联系。在档案管理中  相似文献   

4.
一、传统的来源原则1、来源原则的含义及背景来源原则指的是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时,要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可混淆的整理原则。该原则的核心思想实质上是确立全宗并保持全宗的完整性。国际档案理事会于1984年出版的《档案术  相似文献   

5.
来源原则,是档案馆将档案按其来源或形成单位进行整理和分类的原则。其特点是要求在整理和分类时,不能将同一来源的档案与其他来源的档案相混淆,并尊重原有次序。  相似文献   

6.
沙菲 《湖北档案》2007,(5):14-16
来源原则是各国公认的档案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档案管理的最高原则,是指同一来源的文件(档案)不应与其他任何来源的文件(档案)相混淆的基本原则。它起源于法国的“尊重全宗”原则,形成于德国的“登记室”原则,荷兰三位档案学者出版的《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对其进行了理论论证,并推动这一原则走上国际化道路,使之逐步演变成为“档案整理的至善原则和一切原则中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档案学理论中,来源原则是“一切原则中的原则”。正如德国档案学者布伦内克所说,随着来源原则的完善和发展,它逐渐被公认为既是档案整理原则,又是组织原则,也是研究原则。这一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更为普遍的表现形式是全宗理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档案理论最基本的认识就是:全宗是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同一档案全宗的文件不能分散,不同档案全宗的文件不能混淆。从理论渊源看,我国的全宗理论是在前苏联档案界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莫斯科公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源自于来源原则,是以来源原则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一定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档案的整理,就是使档案具有一定的顺序。档案进入档案馆后.处于无序分散的状况,档案工作将档案材料进行有序整理,使之系统化,它是档案工作的基础。人们保存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档案,若档案不进行整理和分类,任意存放于库房,查找起来会很费时费力,因此档案的整理工作也是档案利用工作的前提。由此可见,坚持什么样的整理原则,对于整个档案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践证明,来源原则是电子时代档案专业的基本原则,它同样适用于电子文件,对电子文件管理具有指导作用。研究来源原则,是电子文件时代档案学界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潘连根 《浙江档案》2003,(11):14-17
作为档案学特色理论的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自19世纪中期产生以来,已成为所有档案原则中最基本的原则,并使档案工作最终与图书、资料、情报等工作区分开来。本文主要通过对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的历史过程的考察,探究这一档案学特色理论中两个重要概念———“来源”与“全宗”的发展变革规律。一对于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的认识理解,国内外档案界是基本一致的。如国际档案理事会在1984年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中,将“来源原则”定义为“同一来源的文件/档案,不应与其他任何来源的文件/档案相混淆的基本原则,常常被称为‘尊重全宗’原则。将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践证明,来源原则是电子时代档案专业的基本原则,它同样适用于电子文件,对电子文件管理具有指导作用。研究来源原则,是电子文件时代档案学界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事由原则到来源原则是档案实践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档案整理实践的演变和整理方法的替代。而且是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的重新认定。将原先的档案整理逻辑主义的思维定势转换为以历史主义为主,是档案职业历史主义的重要发现。这一发现是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属性和档案的社会功能认识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3.
全宗是档案馆 (室 )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单位 ,按全宗管理不仅是档案馆 (室 )按来源区分档案的一种整理方法 ,而且也是国家规定的档案管理原则 ,即档案馆 (室 )档案的最高层次必须按全宗分类整理。全宗原则的核心是来源原则 ,即档案馆 (室 )档案的最高层次的分类必须“从出处立根” ,维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著名人物所形成的档案有机体的完整性。违背全宗原则 ,不仅会给档案的分类整理造成困难 ,使档案的保管造成混乱 ,而且还会给档案的价值鉴定和开发利用带来不便。然而 ,目前不少档案馆 (室 )都存在违背全宗原则 ,区分全宗的…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时代档案整理需要来源原则,这已成为档案界的普遍共识,并且由此发展而形成了"新来源观".那么,信息化时代档案整理为什么仍需要来源原则?档案理论界已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如果从档案检索的角度出发,也不难获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关于来源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来源原则黄坤坊一来源原则的定义、起源和传播所谓来源原则,就是在档案文件的整理工作中按照档案文件的形成者(来源)划分档案全宗的原则。它是档案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它在档案学的发展历史上始终受到档案学家的高度重视。国际档案理事会1984年...  相似文献   

16.
原则与方法:信息时代来源原则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珂 《山西档案》2002,(5):10-13
面对机构改革和技术革新,来源原则依然是档案学的重要原则,它的指导意义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在具体的方法实施过程中会有不可避免的变化。章从来源原则本身所具有的两个层面-“原则”和“方法”上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论来源原则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靳颖 《浙江档案》2004,(3):21-22
来源原则是档案学的特色理论之一,它从诞生至今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一百多年的实践检验中,来源原则几经沉浮,不断自我超越,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伟大理论辨证回归的科学历程.综观整个来源原则的发展过程,根据各时期的不同特点,档案学理论界一般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来源阶段、双重来源阶段和新探索阶段.从来源观角度看,呈现出"一"而"二","二"而又"一"的有趣趋向.  相似文献   

18.
刘金芳在2007年第4期《浙江档案》撰文进行了阐释:一、传统来源原则(19世纪~20世纪40年代) 1841年,法国内政部第14号通令颁布了省档案馆的基本条例,规定"来源于一个团体、一个机构、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人的所有文件都要组成全宗:档案管理人员不得把全宗拆散或将不同的全宗混在一起。""全宗内的文件按主题分类,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电子文件收集、整理、鉴定、检索的各环节中来源原则都有体现与应用,档案人员应依据来源原则指导高校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维护高校历史活动的原貌。  相似文献   

20.
档案学界一般将来源原则的发展划分为“传统来源阶段、双重来源阶段和新探索阶段”三个阶段,纵观这一发展历程,作者认为这并非同一事物简单的辩证发展过程.由于三个时期的“来源原则”在其提出背景、概念基础、理论要义、应用领域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并不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运动规律.将来源原则向双重来源的探索理解成是对档案整理原则的修正,将来源原则向概念来源原则的探索理解为电子文件时代来源原则的重新发现,则更能维护理论本身的科学性,提高理论对实践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