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新课程明确要求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学生的个性生活、社会生活和学生发展结合起来。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从而使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教育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的  相似文献   

2.
指向学生发展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上。教师借助预习单、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形式,可以做到对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心中有数。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如何基于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引导学生实现认知建构,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是儿童的语文启蒙教育阶段,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尊重儿童文化即是尊重人、相信人,张扬人的个性,发掘人的潜能。只有让语文课程成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成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才能让学生享受语文,让他们在学习中放飞自我,找到学习语文的最大乐趣。教师如果走进多彩的儿童文化,在充满儿童文化的课堂中,一定能与孩子的心灵一起飞翔。下面结合我校教师执教的低年级课文《会走路的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过程乃是师生共同建构、以儿童生命自然为基础、以文化为导向、引导学生健全成长的过程.教育过程原本就是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对话、渗透和融合的过程,是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但在教育实践中,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世界与以学生为代表的儿童世界,常常表现为两种倾斜的关系模式:一种是从作为施教者的教育主体出发,即从教育者的主体意志出发,对学生耳提面命,儿童发展成为实现成人意志的工具,以教育者为代表的主体意志遮蔽了作为儿童发展起点的生命自然,这就是所谓的成人本位;一种是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主体出发,即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学生一跃而成为教育实践的中心与主体,儿童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志在教育情境中急剧上升,成为与教师平等交往的主体一方,这就是所谓的儿童本位.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是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相似文献   

6.
教师发展的学校责任与实践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承担着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的社会责任,而一些学校往往对后者重视不够或存在偏颇。只有将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协调起来,学校才能可持续发展和具有生命活力。教师需要集工作与发展于一身,融实践与发展于一体,在工作与实践中发展自我,并通过自身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和工作效益。以校为本的教师发展实践模式主要有:个人规划与教师评价,理论学习与教学设计,听课与评课,交流与合作,教学实践与自我反思,教育改革与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与专家指导等。  相似文献   

7.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就在《芝加哥实验学校》中倡导教师研究儿童,通过对儿童学习兴趣的持续研究以判断课程和教材是否适宜每位儿童的发展需要。国内这一研究主题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提出了“为了每位儿童发展”,每位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教师去接触每个儿童,在观察和交流过程中才能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尽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获得真知。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测查了山西省阳泉市某所小学共544名小学儿童,旨在探讨学生知觉教师期望、同伴接纳对小学儿童人格的影响.结果发现:(1)学生知觉教师期望师生互动,消极反馈维度对小学儿童人格外倾性与亲社会性维度具有预测作用;(2)学生知觉教师期望师生互动,消极反馈维度通过影响同伴接纳水平,间接影响小学儿童人格外倾性与亲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同伴接纳为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密度是物质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概念。关于密度概念学习进程的研究中,Kennedya nd Wilson(2007)发展了一个和小学课程中沉浮紧密相关的学习进程,将学生密度概念的发展与沉浮现象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9个层次水平的认识。而国内袁美英在《5~7岁儿童沉浮概念发展的横向研究》中参照国内外有关研究中对儿童沉浮理解的划分,将儿童的沉浮概念划分为8个层级水平。鉴于此,本研究以南京市玄武区二至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阶段儿童密度概念及其探究能力发展水平,以期形成可能的学生理解“密度”概念的学习进程,为小学阶段密度概念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珲春市教育局提出了深入推进"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的实施意见,在品德与生活学科当中,如何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实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理想化课堂教学呢?在我的教学实际中,遵循着以下原则:一、活动体验,让学生"动"起来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乡村学校办学水平与教育品质的提升,需要现代化硬件设施的投入,需要课程设置的优化,但关键还在于"人",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决定着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品质。常州市小学数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以"一起做研究"的实践研修理念,以问题引领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化"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帮助教师理解课程、理解学生、理解教学。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教育。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尊重儿童文化即是尊重人、相信人,张扬人的个性,发掘人的潜能。要使语文课程成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成为促进  相似文献   

14.
提高教师调查研究学生的能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通过提升教师调查研究学生的能力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过程是:确定调查研究学生的主题;培训者向教师讲解调查研究学生的系统理论与方法;教师观摩培训者调查研究学生;教师实践如何调查研究学生;和教师一起分析调查学生的结果;寻找问题解决措施并将之实施。实践表明,以教师调查研究学生的能力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这是针对我校校本研究作的科学定位。在新课改背景下,校本研究应根植“校本”沃土,在教学和对教学行为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科研的方法解决问题,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终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师要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把学生的个人知识、活动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使教学回归“童趣”。 一、激活记忆,促进创新思维 学生的记忆不是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它应该在正确的教学影响下发展起来。许多实验研究都证明,低年级学生容易识记一些具体、直观、形象的材料。《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在生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从儿童青少年的生态系统环境入手开展工作。为了把学校建设成悦雅之地,南京市月牙湖小学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化模式,发挥心育的优势服务教师个人发展、专业进步,惠及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形成用"心"育人、教育从"心"开始的工作特色和"以悦育悦,以雅育雅"的良好校风,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教师优质发展、家校协同互惠、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校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发展 ,同时应当是学校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以学校为依托 ,学校的发展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 ,只有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开放语文,认可超文本解读,但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务本。这里的本有两层含义:一是文本,二是生本。即以文本基础价值取向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不能以教师自身的深入解读代替学生自我的独特体验,应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儿童的视角来解读文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并且从儿童发展的视角来关照我们的教学,这是改造我们语文课堂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融合教育中儿童发展状况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班就读是中国大陆地区实施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融合教育模式。为了解融合教育环境下随班就读儿童与普通学生的发展状况,本研究采用质和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所选取的样本校中的35名教师、70名学生及57名家长进行了问卷测查,对校长进行深入访谈。结果表明:随班就读促进了特殊儿童学业能力、社会技能及情绪情感的发展;随班就读对融合教育环境中普通学生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部分教师认为随班就读对学生的发展也具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