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低年级的应用题虽然简单,却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在选择解题方法时,往往只注意题目中的一个因素,常常把运算与个别词语联系起来,如见到“还剩”、“少”就用减法,看到“一共”、“多”就用加法,这直接影响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影响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要让学生真正学好应用题,必须将应用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说”、“操作”、“补”等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维方式。一、从“说”入手,弄懂应用题的构成要素,理解数量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
应用题关键词语的教学李翠萍应用题是用词语来表达其内容和数量关系的,叙述时要用到诸如:一共、还剩、比……多……、比……少……、增加、减少、提高、下降……等关键词语。这些词语有的说明了题目的事理,有的反映了题目中的量的关系,有的甚至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起着...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应用题中,一般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引出数量关系的:一是由题目中明显的关键词语句子引出数量关系;二是题目中所涉及基本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三是题目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所以,分析关键词语,揭示隐含条件,正确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1.从关键词语句子引出数量关系 应用题中表示数量关系的关键词语有:“是”、“共”、“早”、“晚”、“快”、“慢”、“耽误”等。例如,“一段路,甲早出发3/2小时,却与乙同时到达。”题中关键词是“早”,由此引出的明显数量关系可列为文字等式:“甲时-乙时=3…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关键词词语的教学鹿寨县鹿寨小学蔡志翔应用题是用语言来表达其内容和数量关系的,叙述时要用到诸如“一共”、“还剩”、“比……提前……”、“增加”、“比……少……”、“比……多……”、“照这样计算”等许多关键性词语。这些词语有的阐明了题目的事理,有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师们都知道,对于小学生解应用题来说,困难往往并不在于如何运算,而是在于如何分析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正确、合理的算式。而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一直是一个难点,学生不易理解,解题时的思路也比较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教师不妨按如下技巧试一试:一“找”、二“画”、三“想”、四“对应”。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要突破这个难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审题就是市清题意,其一是弄清题目内容的事理,其二是理解题目涉及的数量关系。学生在解应用题时,审题往往是“走过场”,没有做到“认真”和“审”的要求。所以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较差,甚至看见稍复杂的应用题就不知所措,无从着手。对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认真读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我对学生审题的要求是:读题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通顺;先看有无不认识的字,有无不理解的词,有无…  相似文献   

7.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大多数学生对于解答应用题感到困难,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所谓“审题”就是审清题意,其一是弄清题目内容,其二是理解题目列举的数量关系。所以“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往往受题目中的叙述方式、总是情境和某些非本质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困难。在教学中加强“变形、变境、变式、变法”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弄清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一位教师教学通用五年制小学数学九册77面例7: “一个工厂由于采用了新工艺,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37. 4元,比原来降低15%。原来每件成本是多少元?”  相似文献   

10.
为数较多的小数应用题,其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都与整数应用题相同,所不同的是有些已知数据是小数。这种应用题一般必当作新知识来教。因为题目中的已知数据是小数,增加了学生理解题意的困难,所以我在教学中改用整数来叙述原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新生砖厂烧一万块砖用煤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11.
“比多比少”问题教学体会龙口市实验小学隋艳玲,隋艳华“比多比少”应用题是低年级教材中的难点,也是重点。要使学生正确解答,关键是使学生弄清题目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抓住题里有“比”字那句话,找出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差。这样解答起来就得心应手。1.引导学...  相似文献   

12.
有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如果抓题目里的“不变量”,就容易弄清数量关系,从而使所求问题顺利获解.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难点所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步骤为:(1)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其中的相等关系:(2)设未知数: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未知数.并用这个字母和已知数一起组成表示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3)列方程;(4)解方程;(5)答:  相似文献   

14.
一、认清题目结构 首先要使学生认识什 么是应用题,应用题是由 哪几部分组成的。通过对 题目结构的分析,弄清一 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 构,能找出已知条件、中 间问题、所求问题,题里 的关键句、关键词,培养 学生初步的识别能力和细 心审题的习惯。 二、理解数量关系 正确理解应用题中的 数量关系是正确解题的依 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趣味性。通过趣味 教学,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变“苦学”为“乐学”。 ①动手做、动脑想, 提高学习兴趣。心理学研 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一、理解性困难及其克服这种类型的困难究其原因是由于对复合应用题的不理解而造成的。也就是说,当学生遇到复合应用题时,看不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眼巴巴地看着有些惘然,对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更不可知。对于这种困难,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仔细地分析,找出有关能反映数量关系的词语,首先应把它分解成几个有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逐个进行解答。这样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还要让学生懂得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需  相似文献   

16.
张瑞才 《云南教育》2002,(25):41-42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分数应用题,通常指那些运用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答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以及相应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些应用题数量关系抽象复杂,学生不易理解,是教学的难点。能否正确地判断单位“1”,正确地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联系运算的意义正确地选择运算方法,是学生能否顺利地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决定因素。本册教材强调了方程解法的重要作用,引入方程统一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法,删去了原来的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算术解法,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突…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是用词语组合来表述其内容和提示数量关系的 ,叙述时要用到诸如 :“一共、还剩、增产、节约、比……多……、比……少……”等关键词。这些词语有的阐明了题目的事理 ,有的反映题中数量关系 ,有的甚至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起着制约和规定性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数学关键词语的教学 ,引导学生把它作为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研究和寻找正确解题方法的钥匙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的教学要结合题意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如(1)同学们种树 ,先种了 8棵 ,又种了 17棵 ,一共种了多少棵 ?(2 …  相似文献   

18.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学习应用题的过程,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所学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应用题没有固定的解答方法,解题大体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读题。应用题是客观事物间数量关系的反映,解答应用题必须了解应用题的内容和意义,即首先要明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这是进行思维的基础。应用题的已知条件一般包括文字部分和数字部分。读题时,要把题目多读几遍,不仅要了解题意的细节、实质,记清楚数字材料,而且要把数字和题意结合起来。特别是对于关键性的词语,如“增加”、“减少”…  相似文献   

19.
数学竞赛中的应用题,数量关系往往较为复杂或不够明朗.但是,只要我们牢固掌握教科书中的几类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如工作量=效率×时间等),真正理解题意,学会分析推演,解题思路终究会显现在你的面前.“在学习科学的时候,题目比规则还有用些.”(牛顿语)亲爱的读者,请随我一起来思考几道应用题吧!相信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能了解一些解决应用题的方法、规则了.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的语言文字教学秦翠萍应用题内容广泛,它用准确的数学术语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用精炼的文字表述题旨题意,题目中还时常出现一些专业性和常识性的词语。因此,重视应用题的语言文字教学,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应用题中所涉及的名词、术语、概念,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