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英语翻译中,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是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英语作为外来语,具有社会历史性,是经过民族文化的发展所形成的语言精华,也是文化积淀。英文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是英美文化财富,无论是语言内涵,还是语言表达色彩,都意图体现文章的韵味,提升文学作品的趣味性。由于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翻译不仅发挥着语言交流的作用,而且还渗透着文化性,特别是对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更需要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以理解,此能够做到翻译达意。  相似文献   

2.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作者思想,交际翻译则注重读者理解度。两者侧重不同,应用范围不同。文章以《桃花源记》各知名翻译家的不同英译本作为比较,以林语堂的译文作为切入点,用翻译批判的视角说明在语义翻译为主导的文学作品翻译背景下引入交际翻译可以避免因语言文化差异产生的阅读困难,大大改善译文的翻译质量。两种翻译方式互为补充是文学翻译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旻 《海外英语》2020,(6):9-10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英国著名翻译学家纽马克提出的翻译理论,这两种翻译方法能较好地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中医文化被誉为中华文化精髓之一,但其语言中的文化色彩浓厚,英译时如何处理文化因素一直困扰中医翻译界.该文试图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探索中医基本术语英译,提出"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4.
钱展 《考试周刊》2011,(28):41-42
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译著时.对于如何处理原著中的比喻表达十分留意。由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存在语言表达、语法、词汇等的不同,以及文化、历史认同、经验等各方面的差异,如何翻译比喻表达存在很大区别。因此,对文学翻译中比喻内容的处理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得到了高度评价。因此被翻译成了各种语言.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可以说,比喻是这部小说的特色所在。然而要将其翻译成他国语言却有极大困难,因为译作不仅需要表达原句的意思。而且要保证比喻整体的形象、表现力及读者脑中浮现的意象等。英国翻译家纽马克在吸收其他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法,从而将直译和意译统一起来。他指出.好的译文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此方法在英德、英法等翻译中的可行性已得到充分证明,而在中日之间比喻翻译的可行性却未得到证明。本文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以《围城》的日译本为例,对中日文学作品中比喻翻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翻译以语言转换思维活动形式产生,从实际角度而言,文学翻译是整体翻译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文学作品翻译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活动,但受到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的影响,文学作品翻译困难重重。在翻译常规文学作品时,由于文化差异现象的存在,原有作品信息会发生一定的失真和偏差。本文旨在有效突破文学作品翻译的文化差异困境,之后在此基础上保障文学翻译真实性和文学翻译和谐性以及文学翻译默契性等,务必筛选行之有效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文学作品翻译质量,达成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相融。  相似文献   

6.
不同国家的语言均反映着其特有的文化现象,这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种种障碍。解释性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将不同语言文化的独特之处以及文化背景加以详尽的解释,起到了移植文化的重要作用。主要探讨了解释性翻译在汉英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实例说明运用解释性翻译传达中文专有名词、概括性词、缩略语以及谚语、典故、歇后语等文化负载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模糊语言理论为数字模糊语义翻译开辟了新的途径。英汉数字在民间语言和文学作品中具有模糊语义,重在表义、言情、显势。本文从英汉数字模糊语义出发,结合毛泽东诗词中“万”字的翻译探讨数字模糊语义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寄望于对模糊语言研究和模糊语义数字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的涵义,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出发,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文化翻译策略。归化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并从跨文化翻译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社会文化五个方面。根据译者目的和目标读者的不同,杨完益主要运用异化翻译,而霍克斯主要运用归化翻译。  相似文献   

9.
吴慧聪 《海外英语》2014,(10):170-172
语言相对论对文学作品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的英汉翻译活动时,可以采用语义分解的方法,从译语读者的思维方式、语境等角度分析并拆解出源语语义,再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结构特点对分解出的语义进行重新配置。  相似文献   

10.
魏艳  陈喜贝 《海外英语》2011,(11):188-189
模糊语言理论为数字模糊语义翻译开辟了新的途径。英汉数字在民间语言和文学作品中具有模糊语义,起到修辞和增加语势的作用。该文从英汉数字模糊语义出发,探讨毛泽东诗词英译中数字模糊语义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双关语是最难翻译的修辞现象之一,英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通常有以下几种。对等翻译法将双关语译为相同的双关语,主要适用于建立在人类共同认知基础上的双关语和部分结构双关语;变通对等法是通过创造双关语译为不同的双关语,主要适用于思想主题意义不大严肃的文字游戏类双关语。体现不同文化特色和语言特点的双关语有时也可以通过语音、语义或形式手段译为类双关语,还可以通过释义、加注等方法进行补偿。双关语的翻译还包括谐音法、省略法、移植法等。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补偿类型的划分是文学翻译补偿研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笔者根据文学翻译的特点,将文学翻译补偿分类为:审美补偿、文化补偿、语义补偿和语用补偿四大类型,并根据各种类型的补偿对于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作此排序。同时,本文结合莫言小说英译的相关译例分别阐述了四种翻译补偿类型的具体运用,实践证明这种文学翻译补偿类型的划分对于提高文学翻译的质量和水平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作品中的字幕翻译有别于常见的文学翻译和商务文件翻译。影视作品中的语言具有瞬时性、大众性、通俗化等特点,因而影视字幕翻译在语言的逻辑性、艺术性、感染力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要把影视字幕翻译与通常的语义翻译进行区别,从而在翻译方法上做出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双关语的翻译涉及到用一词表达两意甚至多意,所以传统的译论认为双关语不可译,但是Delabastita却认为双关语可译并归结出了十种翻译策略,这为译者翻译双关语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许多优秀的译文也证实了译者在翻译时能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与择义的理据性对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必要通过了解文学翻译批评的对立统一规律和语义认知范畴观,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期运用新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文学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沈薇菁 《海外英语》2012,(18):171-172
该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入手,阐释了其对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翻译的影响,探讨了如何在英语广告双关语翻译中实现"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7.
"Pun"与"双关"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un与“双关”是英汉语中各不相同的修辞格。从定义来看 ,“双关”即“一语双关” ;而pun除了“一”语双关外还可以“二”语双关 ,甚至“多”关。从分类来看 ,pun包括paronomasia,syllepticpun ,antanaclasis和ambiguity ,而汉语的“双关”只能与前两项对应而无法包容后两项 ,与后两项相对应的汉语修辞格分别是“换义”和“歧义”。由于英汉表达方式不同 ,英语的pun与汉语的双关多各行其道。因此 ,在双语转换中 ,pun或“双关”原来的用词和立意往往会消失。本文结合实例 ,探讨了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英语双关是重要的英语修辞格之一。本在英语双关的定义基础上,对其分类及本质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归纳了英语双关译成汉语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为解读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提供了新的解释。电影片名兼有文学文本属性和广告属性,但更主要的是广告属性。电影片名翻译不能单纯从传统翻译理论着眼,而要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基础,从受众的反应出发,采用交际翻译方法,既注重译名广告效应,又兼顾片名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