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田野  杜荣 《科学学研究》2011,29(8):1190-1197
 基于IT服务外包背景下知识共享、知识转移、信任等理论,分析了IT服务外包项目中发包方向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接包方对发包方的知识共享、接包方感受到的发包方对接包方的信任、接包方与发包方之间的文化相似度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外包绩效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假设,建立了理论模型;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北京中关村软件园、西安软件园、上海浦东软件园的20家从事IT外包业务的企业中参与IT服务外包项目的391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AMOS17.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的293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2.
离岸IT服务外包中的跨文化知识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离岸IT服务外包中接包方与发包方的文化差异和工作价值观差异对知识共享和外包绩效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理论假设,建立了离岸IT服务外包中接包方与发包方的文化差异对知识共享和外包绩效的影响模型,设计了调查问卷,对西安软件园从事离岸IT服务外包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和AMO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了离岸IT服务外包中的跨文化知识共享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社会交换理论角度,研究了双方知识缺口、发包方对接包方的依赖和价值认同对降低发包方知识保护的作用以及发包方知识保护对知识获取质量的影响。提出了4条假设,并采用180个离岸IT外包项目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发包方知识保护降低了接包方知识获取质量,双方知识缺口与发包方知识保护之间呈倒U型关系,发包方对接包方的依赖和价值认同会降低知识保护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开放式创新下合作型研发外包中知识转移行为,考虑到这种类型的研发外包中发包方和接包方的知识转移关系较以往有所不同,论文研究了发包方和接包方的知识转移行为和策略。依据发包方和接包方所采用的不同策略,构建了二者的收益矩阵,并以此建立研发外包中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从中分析得到发包方和接包方知识转移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接包方和发包方的知识转移侧策略选择与二者的收益比例密切相关,当二者的知识转移收益比例的取值范围发生变化时,其演化稳定策略也随之变化。并分析了转移成本、知识投入以及合作研发能力对于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然后针对在知识转移中发包方或者接包方“搭便车”的行为问题,分析了在加入激励机制情形下所呈现的演化博弈结果。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法,验证了模型和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从服务外包视角,考虑服务发包方和服务接包方知识共享时知识收益及溢出损失,构建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生成模型,分析服务发包方和服务接包方选择知识共享策略的理性条件,并引入"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对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进行分配,探究有无契约、知识整合能力对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的影响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双方知识整合能力较强时双向知识共享比单向知识共享时服务外包供应链的利润更大,知识共享的理性条件是知识共享收益大于知识共享成本;"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下服务接包方与发包方收益共享份额与成本共担份额一致时服务外包供应链整体利润比无契约时的整体利润更高。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下业务流程外包的双向选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情况的接包方选择过程存在着很大风险,相对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测评,接包方自评更具有现实意义.利用双向选择系数的确定将接包方自评和接包方品质特征引入双向选择模型,通过类似指派问题解法,寻求外包双方的最佳对应和选择,减小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外包过程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IT外包中接包企业知识管理对外包成功的潜在影响,探讨了外包合作中知识管理与接包企业外包成功的关系问题。以知识管理理论、服务外包理论为基石,从IT接包企业的视角出发,并引入知识黏滞性作为调节变量,深入探析IT外包接包企业知识管理对接包企业外包成功的作用机理问题,并运用SEM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接包企业知识管理对外包成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黏滞性在二者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烨菁 《科研管理》2012,33(6):40-47
在当代跨国服务外包市场上,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外包供应商有非常活跃的表现,相关的外包项目也呈现技术含量与管理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由此引发的理论思考是,服务外包如何作用于接包方的技术发展。本文运用国际化生产的知识管理理论与价值链分析方法,以软件外包为分析对象,通过分解软件外包开发的价值链,研究跨国服务外包内含的知识属性以及知识转移的机制。论文提出:首先,当接包方承接的外包业务沿着软件开发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外包活动覆盖的价值链环节呈现知识默会性程度的逐级提高,知识管理方式也从编码化传播为主的管理方式发展为编码化传播与个人沟通两种知识管理方式的组合;其次,发包方外包战略的演进与接包方吸收能力建设是影响知识转移机制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跨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阶段性演进推动知识转移形态从单方向地知识学习和信息获得发展为合作双方的知识共享与基于双向交流的合作知识管理,引发接包方逐步参与跨国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实现专业化优势的扩大与综合创新能力的升级。而接包方根据项目要求的组织支持和相关措施也确保了项目发包方、接包方现场团队和接包方离岸团队三主体之间充分的沟通,当接包方辅之以自主技术投入,将有力促进知识转移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以商业生态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为中国企业的软件外包活动成功开展,进行了理论构建.在进行的初步理论研究之后,运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五类在接包活动中比较重要的战略要素,包括政府要素、社会要素、行业组织要素、接包方要素和企业能力要素.通过对江苏软件接包企业调研,数据分析表明:在服务外包中接包方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必须抓住关键要素;阐明外包活动的战略要素与企业高层对外包的整体评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国际服务外包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使得服务外包业在基于各自优势的前提下呈现出了明显的区位特色。从发包方和接包方分析服务外包行业的区位特点,并结合华中地区的区位优势,运用后发优势等理论探讨了华中地区服务外包发展从国际服务外包区位特点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以信息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探讨信息服务机构在激烈的信息竞争环境中部分业务外包的动因,并提出了信息服务机构业务外包的形成模型及实现环节。信息服务机构业务外包可以实现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特异化拓展,发展与信息环境中其他信息人信息生态位的非重叠区,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信息生态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2.
机电设备管理外包是业务外包的一种,与IT、人力资源等业务外包相比,具有不同的管理特点,其主要关注设备的资产管理、供应保障与服务水平保证。目前机电设备管理外包在服务业、制造业已广泛应用。论文将主要讨论制造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外包与招标,包括:机电设备管理外包业务范围、机电设备管理外包模式、外包服务商的评估与选择、招标要求与流程。  相似文献   

13.
服务外包的空间格局: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推进对产业空间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90年代中期以来,外包发展超越了制造业的范畴,服务外包成为新的商业经营模式.不同于大量文献中专注于外包的形成原因.文章以产业空间格局的决策者为视角,鲒合宏观因素和行业特征,构建了一个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产业空间格局的框架.企业在今天必须以全球化为背景来制定竞争策略.行业特征影响到了企业竞争策略的制定,也规定了区位优势的内涵.企业竞争策略与区位优势的匹配塑造了产业的空间格局.最后,以中国服务外包为例对理论框架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经准备好在新世纪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尤其是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流程外包作为服务外包中的主要拉动部分,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利用SWOT模型,对中国承接业务流程外包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广州服务外包发展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回顾,比较了中西方学者关于服务外包动因的研究,并结合广州的实际情况,提出其服务外包发展的动因包括背景因素(政策推动、满足产业转型的需要)、内部因素(地区服务外包发展潜力巨大)和机会因素(服务业国际转移、信息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它们在广州服务外包发展的各个阶段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参考部分OECD国家服务外包的实证研究模型,提出影响广州服务外包发展的六个因素:服务外包的市场需求、地区产业结构、政策扶持力度、信息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储备及成本和企业竞争力.最后,提出了促进广州服务外包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设备维护外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南方  罗雪 《软科学》2004,18(6):70-72
以企业设备维护外包的发展为背景,对选择性设备维护外包进行了分析。定义了其内涵及决策基础,提出了将维护需求分析与维护能力识别相结合的资源选择方法。以设备的分类为重点,结合维护业务与维护能力分析,给出了决策过程的具体分析流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使得生产流程在不同的环节上细分,很多企业纷纷将非核心服务活动交给印度、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企业进行外包,推动服务外包的迅速发展.文章对我国服务外包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深入阐明了服务外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服务外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伴随着国际软件外包的蓬勃发展,我国软件外包产业也快速成长,其中对日软件外包的市场规模已超过了中国软件外包整体收入的一半以上,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急剧增加.通过对对日软件外包业务流程的分析,明确了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的结构层次,阐明了对日软件外包业务对各个层次人才技能的基本要求,探讨了对日软件外包业务中各层次人才的培养途径,为今后规划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BPO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教育部、商务部关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结合我校作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验区的实践,深入研究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途径。通过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分流BPO服务外包实验班的实践模式,构建了面向BPO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探讨了教学体系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日软件外包业务能给发包方与承包方带来丰厚的利润以及各方面的好处,日本参与软件发包的企业日益增多,同时,参与承接对日软件外包业务的承包方——以中国,印度为首的承包国也在日益增加,对日软件外包市场的竞争格局日趋复杂。通过对发包方与承包方两方面的分析,得出中国在目前的竞争中所处的位置以及给出相应的竞争策略,为中国软件外包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