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 20世纪翻译理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颇为广泛.英汉法律翻译同样应遵循功能对等原则,考虑译文与原文效力上的对等,兼顾形式上的对应.在法律翻译实践中,这种对等可以在透彻理解法律原文,熟知两类法律语种表达习惯的基础上,运用语篇翻译的思路而达到.  相似文献   

2.
小说翻译存在两大难点:既要注重翻译的准确性,也要体现目的语言的文学性,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则认为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高于形式上的对等。其理论涉及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在翻译Lindsay Armstrong(林赛·阿姆斯特朗)的小说《他是我丈夫》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重点语句的翻译说明该理论在提高小说翻译质量上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功能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即译文和原文在交际效果上具有象似性。纵观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基于象似性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不仅构成其核心理念,而且有助于指导、优化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4.
英汉新闻翻译的对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首先从历史角度梳理了翻译对等研究的发展性内涵,说明功能对等追求译文在目标语读者心中的反应和原文在源语读者心中的心理反应的对等或相似;其次从标题、词汇和文化三个方面,采用英汉新闻翻译的具体实例,分析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杨宇 《海外英语》2014,(13):153-154,158
商业广告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发挥宣传、劝诱的功能。在翻译时,其功能在目标语中应予以保留,这与奈达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相符,即译文应与原文具有相同的呼唤和号召功能。该文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着重分析在汉英广告翻译时如何实现语言和文化对等,并结合实例提出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6.
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译者用另一种贴切、自然的语言再现原文的艺术形象和风格,使目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美感。《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的传世名作,本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从词汇和句子两个方面对其译文进行分析,以探究功能对等理论对散文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者介绍了法律英语的特点,并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原则的视角,探讨了其对法律英语词汇翻译的指导意义,进而总结了如何在法律英语词汇层面实现“动态对等”,以确保法律英语翻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略论翻译对等与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功能对等的概念出发,探讨翻译对等的实质,指出形等和意等应服从信息对等,即语体和语用层次上的对等,并着重阐述在不同的文化情景语境下如何通过适宜的翻译策略,如归化、归化补偿、异化补偿、文内释义等,找出传递原语信息的最佳表达方式,从而实现原译语在同一语境中的信息对等。  相似文献   

9.
翻译经济类文本,要求译者能准确客观完整再现原文内容;功能对等理论要求用最贴切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基本一致。从经济类文本翻译实践出发,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分析该类文本在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特点,探究其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李文娟 《海外英语》2011,(2):117-118
在翻译实践中,作者发现法律术语汉译中对等缺失现象频繁出现,并不可避免。作者首先对法律术语及功能对等理论作了概述,以便让读者对法律术语及功能对等理论有更系统的了解。其次,作者研究了引起对等缺失的原因。最后,作者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法律术语汉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交际对等,其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基础之上的.通过对中国介绍和评论功能对等和交际翻译理论的文章进行分析,可见这两种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发现两种理论必然会产生交汇点:即交际对等的概念.该概念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并可以在口译领域得到十分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金立 《黄山学院学报》2005,7(4):101-104
翻译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文化中的重叠现象构成了翻译的可行性和可能性,而文化差异则构成了等值翻译中的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红楼梦》中大量富舍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由于“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现象的存在,在翻译中往往处于不完全等值的状态,翻译等值常常只能是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13.
论功能对等和形式对等在翻译中的辩证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奈达翻译理论过于强调功能对等进行质疑的基础上,认为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密不可分,在不同的文本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重要性,译者应根据不同文本和翻译目的在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之间做出裁定,采取相应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翻译对等是翻译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文学翻译由于其文本的特殊性,成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汉语文学作品的英译过程,简要分析了翻译在语言学、文化和风格三个方面的对等。  相似文献   

15.
等值作为翻译标准和理想,相对于传统的翻译标准更加准确、具体,它有助于使信息量化,更好地处理有关结构、意义、文化、认知和语用等问题。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翻译理论家们对翻译等值论的研究,对与其相关的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如等值的界定、等值的可行性和相对性等等,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以及有关翻译等值研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6.
广告是一种营销手段,也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的传播活动.广告与文化密不可分.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出发,阐述英汉广告翻译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方面所体现的差异,提出广告翻译应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遵循文化对等和劝购功能对等的原则,并结合实例分析实现对等原则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The common character of human being’s thought decides the sameness far beyo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t makes possible to transfer from source language into target language. Nida, a famous translation theorist of U.S.A., said translation is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to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Therefore equivalence is important basic of transl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ore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is reached, the better quality the translation is.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ha...  相似文献   

18.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符号学来探讨翻译对等这一问题。由符号的三种存在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之间的关系;并在符号学的大前提下提出了几种具体的翻译对等模式以及达到对等的步骤。强调符号的生命在于发展,因而对等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相似文献   

19.
国歌是各国、各民族的共同意志体现,是国家历史和国家精神的高度浓缩,国歌以其宏大的历史背景能起到统一思想、激发爱国情感的作用。国歌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外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工作是一件非常严肃和神圣的事情。本文试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分析鉴赏三个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英译本,从而展示国歌翻译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探讨英汉互译中的等值理论,由于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表达方式不同,等值翻译只能是相对的。提出等值翻译是一个建立在比较科学的分析之上分为若干层次翻译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