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爷爷的右臂骨折了,这几天,他什么事情都要我们照料。我喂给爷爷吃生梨,奶奶给爷爷洗脸……爷爷觉得我们那么照顾他,心里很高兴,就笑着对我说:“你小时候,爷爷照顾你,爷爷生病了,你照顾我,真乖!”我乐呵呵地说:“是啊!现在爷爷成了小小孩了。”说完,我又拿起一块梨,轻轻地送到爷爷嘴边……指导老师郁秀敏爷爷成了小小孩$上海市园西小学二年级@闵恩泽  相似文献   

2.
育儿金点子     
思弦:我家宝宝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要一个人独享,除非那东西她不喜欢吃了,才给别人吃。我想问有什么好办法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分享食物和玩具?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孩子每次吃东西的时候,我们都会让他给爷爷送一点,给奶奶送一点,给妈妈送一点,给爸爸送一点,每个人拿到孩子送来的食物都会对他说声:“谢谢,真能干。”得到鼓励后他都会很高兴.记得有一段时间,孩子突然有些“小气”了,好吃的东西不肯送了,我们也不强求她,但每次都会对那她说:“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你不应该一个人吃,快去给爷爷送一点,给奶奶送一点......”,一段时间后,现在孩子又像以…  相似文献   

3.
爷爷的书橱     
记忆中,爷爷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他总是在饭后戴着一副老花眼镜,手捧一本用旧报纸包过的厚书,在他的专人椅子上悠哉悠哉!他甚至在看书的时候不愿有人在旁边大声喧哗。于是一旁洗涮碗筷的奶奶便轻手轻脚,而我总是远距离地“欣赏”爷爷的“自我陶醉”样。可能是年龄太小的缘故,我总觉得爷爷整天对着一本不会说话的书多少有点儿“装腔作势”。于是常会大声嚷嚷:“奶奶,你看爷爷的眼镜戴歪啦!”每每此时,奶奶准会走过来,把我拽到外面,拎着我的耳朵大声呵斥:“娃,你咋又忘了,说了不许吵爷爷!小心爷爷来揍你!”而等奶奶前脚返身跨…  相似文献   

4.
<正>乐乐6岁了,有小朋友来家里玩,我会让乐乐分享自己最爱的零食,拿出心爱的玩具和别人一起玩儿。今年过年的时候,表姐的儿子洋洋来家里,他特别喜欢乐乐的小汽车,就直接抢走了乐乐手里的小汽车。乐乐气得直跺脚,奶奶急忙安慰乐乐说:“你要学会分享,不懂分享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劝慰他:“乐乐,你要让着弟弟。你不是喜欢变形金刚吗?明天妈妈给你买一个,小汽车就让给弟弟玩吧!”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我很生爷爷的气。说好的送我去舞蹈班,他却说有事,让我一个人坐公共汽车。结果我迟到了,被舞蹈老师批评了一通。下课时,奶奶来接我,我把委屈全部倒给了奶奶。奶奶叹了一口气说:“你爷爷犟脾气,一辈子改不了。”我和奶奶坐上的士,车没有向家的方向走,却驶向了社区医院。我问怎么回事,奶奶生气地说:“谁知道死老头子咋回事!”  相似文献   

6.
王震 《现代家教》2002,(4):15-15
笔者曾碰到这样两个实例:其一,孩子吃糖成癖,刚长齐的牙已经被蛀了。当父亲告诫孩子糖吃多了会腐蚀牙,并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措施时,爷爷说话了:“别信那个,我小时没吃过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你爸舍不得花钱,我这有。”当孩子哭着要吃糖时,爷爷就去给买了好几斤。其二,父亲让看了两个多小时电视的孩子关上电视写作业,孩子冲着父亲没好气地骂了一句。父亲严厉批评孩子没教养,奶奶却在一旁说:“别说了,他比你小时候聪明,你这么大时还不会骂人呢!”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上帝想接四个孩子到天上玩玩儿,就对他们说:“说吧!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立刻把它变成现实。”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第二个孩子说:“我想当一回老师,就当一回,当一个特别特别厉害的老师!”上帝问:“为什么?”“这样,我也就能给老师的孩子留好多好多作业了!”第三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颜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  相似文献   

8.
于俊杰 《家长》2023,(22):45-46
<正>我的书房充满书香,回荡着书籍给一家人带来的欢声笑语,记录着一家人各自手持一本书静静阅读的情景……应该说,我们家在爷爷那一代就奠定了改变家风的意识和思想基础。谈到家风,还要上溯到奶奶的父亲,这位祖亲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大夫,家中藏书很多。受家庭影响,奶奶读过很多书。记忆中,童年时奶奶经常背诵《千字文》和《百家姓》给我听。爷爷家境贫穷没读过书,但是能吃苦,头脑灵活,经过勤俭持家日子过得也挺好。父亲说:“爷爷和奶奶结婚后,在奶奶的影响下,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就培养父亲上学读书。上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期间,在全家吃不饱饭的情况下,爷爷依然让父亲继续上学,为的就是改变不识字的家风,并把这一希望都寄托在了父亲身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父亲上初中时爷爷病故了,临终前他拉着父亲的手说:“一定要坚持读书,要走出去,不能窝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又见漂泊鸠     
四、逃跑爸爸拉住我的手,就往外走。小个子冷冷地说:“你自己去就行,他留在这儿。”爸爸把我的手抓得更紧了,口气坚决地说:“不行,孩子必须跟着我!”讨厌鬼挡在我的面前,幸灾乐祸(huò)地说:“没有办法,老板讨厌他,不想见他。”爸爸生气地说:“既然这样,我也不去了!”“这又何必呢?”小个子连忙出来打圆场,“让孩子在这儿玩,不是更好吗?何必带他去见一个不喜欢他的人呢!”说实在的,我也不想见那女人,就对爸爸说:“你自己去吧,我在这儿等你。”小个子还故作幽默(yōumò)地说:“这里没有大灰狼,还怕被谁吃了不…  相似文献   

10.
QQ短信     
乌鸦说:我是天鹅中烧炭的;麻雀说:我是孔雀中抽鸦片的;鹦鹉说:我是燕子中看家的;烤鸭说:我是练功自焚的。母亲现在你长的是乳牙,以后乳牙掉落后会长恒牙。两岁的女儿:妈妈,我知道了,等我恒牙掉了就能像奶奶一样长出假牙。地铁里,站着的孕妇对着她身旁坐着的男子说:“你不知道我怀孕了吗?”这位老兄很紧张地说:“孩子不是我的!”老哥嗓音宏亮,小侄儿睡觉时哭了起来,他决定唱催眠曲哄他。刚唱了几句,隔壁抗议:求你还是让孩子哭吧。食客微微一笑:“我点菜时,好像没有点过苍蝇!”侍者很镇静:“是的,虽然加了荤菜,但您…  相似文献   

11.
我想飞     
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指着天上的小鸟问爸爸:“我长大了能不能飞呀?”爸爸总是说:“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后来我上了学前班。那一天。我兴冲冲地回到家,一进门,就大喊:“我能飞了,我能飞了!”姐姐、奶奶、爷爷、叔叔都围上来,奶奶说:“那你就给我们飞一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独语     
大约五六年前,经历了一番跳槽的折腾之后,我重新回到课堂。面对曾经的出发点和眼前的停泊地,我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恰在这个时候,一位裤管挽得高高的农民,给了我睿者的指引:那是一个细雨的午后,这位农民父亲打着土布的雨伞来找他的孩子。这是一堂寻常的语文课,课开始仅五分钟。我说:“有什么急事,你把孩子叫走吧!”那位父亲连连摇头:“这怎么行?这可是一堂语文课!让他听完这堂课我再带他走。”  相似文献   

13.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祖孙二人居住在山区庄园里,爷爷每天清晨都坚持读书,孙子受爷爷的影响,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阅读书籍。有一天,他问爷爷:“我也每天读书,可我不能真正地理解它,那读书有什么用呢?”爷爷拿来一个装煤的竹篮,让孙子去打水,一趟,两趟,三趟……孙子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可竹篮总是空空如也。“竹篮是不能打到水的!”孙子说,可爷爷让他仔细看看篮子:原来黑乎乎、脏兮兮的竹篮变得洁净如新了。“孩子,阅读好书也是如此。”爷爷语重心长地说,“你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它,也记不住多少内容,但只要你用心阅读它,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净化了你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哇!”一个女孩子哭了起来,我连忙问怎么回事。“我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打了我一拳。”女孩哭着告诉我。“我爸说了,‘谁打你,你就打谁’,她碰我,我就打她。”打人的男孩振振有词。“你爸爸真是这样说的?”我又问。“就是!”回答得是那么肯定。 离园时,我问这位家长是否有这回事,他说“是的”,他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的自卫能力,将来孩子长大了才能立足社会”。他的想法既令我震惊,又令我深思。震惊的是,他的孩子在班上早已是无组织无纪律,总是惹事生非的了,做父亲的还这样教育他!令我深思的是,近年来,用  相似文献   

15.
下午放学回家推开门,只见爷爷端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嘿!那股专注劲,仿佛他自己置身于紧张激烈的九运会赛场,以至于我进屋他都毫无察觉。为了不破坏爷爷的雅兴,我悄悄地去厨房帮奶奶的忙。少顷,饭菜俱备,我就高喊“爷爷吃饭了!”“你们先吃,我一会儿来!”“嗨,一个国内赛事,干吗那么投入!”对于爷爷的“过分热情”我真有点不敢恭维。“呆会儿菜凉了!你吃了再看!”奶奶紧跟着下了最后通牒,可他好像没听见似的,目光仍然痴痴地聚焦于荧屏。原来,电视正直播男子40米自由泳比赛。面对爷爷的固执我有点沉不住气了…  相似文献   

16.
沙晓付 《贵州教育》2010,(10):21-22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的玩具给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这位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位母亲不解其意,这位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男孩子,从小父母离异,5岁时被送到市郊的寄宿学校,7岁的时候母亲将他送到普通学校就读。在学校里,他经常打人,老师和母亲苦口婆心的说教他丝毫听不进去,母亲就采用“打”的方式管教。孩子开始挨打的时候会流泪,后来便无动于衷了。孩子的母亲找到了曾经做过小学教师的我。当我告诉这位母亲孩子缺乏“爱”的时候,母亲不以为然,向我描述了这样一件事。前不久,她带儿子出去痛痛快快玩了一场,花了近千元,可是回家后儿子竟然说:“我都8岁了,你才领我出去玩!”母亲火了:“多少孩子8岁了还捞不着被妈妈领出去玩的机会呢!…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需赔偿12.5美元,闯了祸的他向父亲认错后,父亲为了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便说:“这12.5美元先借给你,不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每逢周日,假日便外出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  相似文献   

19.
一想起“抠奶奶”,我就一肚子气,她可不是一般的“抠”,是“抠”到了极点。想知道她怎么抠,还是我跟你讲讲吧。 我上二年级时,因为爸爸、妈妈家离学校较远,所以我一直住在奶奶家。 一天中午,我一回家,就倒在沙发上,问奶奶:“奶奶今天中午吃什么?”奶奶说:“面条。”“什么,又是面条!”我叫了起来,明知道我讨厌吃面条还给我吃。于是,我走到爷爷身旁,用乞求的目光对着爷爷说:“爷爷,我不想吃面条,您给我一元钱,我去买碗粉吃,行不行?”爷爷答应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时,奶奶走过来,说:“有面条不吃,…  相似文献   

20.
1770年12月26日贝多芬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城。父亲是嗜酒如命的宫廷乐师。童年的贝多芬很不幸福。父亲企图把幼小的贝多芬变成摇钱树,一心想让孩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拼命强迫4岁的贝多芬练琴。他常常大吼大叫:“不行,继续弹,不停地弹!”就算是贝多芬母亲的哀求也无济于事。楼上的房东,一个烤面包师,更是受不了。他说:“体谅体谅我吧!我晚上工作,白天让我安静地睡一会儿,但你强迫孩子从早到晚地弹奏钢琴,我怎么受得了?你们还是搬到别处去吧!”贝多芬的父亲傲慢地说:“你会后悔的,你要赶走的是位音乐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