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鲜明的个性、豁达的胸怀、坚定的信念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迎宾路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从2001年以来,我校以六大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阳光少年争章活动"为切入点,以体验活动为途径,以生态理念为指导,着力打造优秀核心团队,依托"规则、自律"两个德目课题的研究,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一、打造德育团队阳光心态1.培训推动成长。为了提高教师  相似文献   

2.
正奉献是一种爱,是为社会、为他人心甘情愿、不图回报地默默付出,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最高境界。近年来,我校在"博爱"文化的滋养下,围绕"奉献"这一德育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独具校本特色与实践魅力的德育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1.创新教育模式,体认奉献内涵。我校运用生态体验教育理念,分年级研发了一系列以"奉献"为主题的生态体验活动课。低年级的"我有一颗慈善的心",中年级的"帮助你,快乐我"、"见义智为好榜样",高年级的"校园志愿岗"、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体验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理论,21世纪初,生态体验德育得到高度重视,被纳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并被写入《改革开放30年教育重大理论成果》。我国研究生态体验德育较深入、最有权威的是刘惊铎教授。他认为:导引者设定一定的生态情境,让体验者置身其中,亲自感受、领悟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的运行规律,最终经历、形成自己的内心感动,这种状态和过程即生态体验德育。笔者把本文的生态体验德育内涵概括为:在一定的生态关系和生态情境  相似文献   

4.
<正>古人语:"教之道,德为先。"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在区级重点课题"和乐教育研究"中,积极开展"和乐德育"子课题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我校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以"爱心教育"为突破口,以"和乐四节"德育特色活动为契机,培养心康体健、自主合作的和乐学子。围绕这一育人目标,笔者带领教师采取"习惯养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6日,桦甸市中小学启动了《开展人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省级课题,我校以"感恩教育课题实施"为龙头渠道,借助学科资源、德育活动等契机,开展了生命教育,重在为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人生观奠定基础。现将课题实施过程中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6.
正我校认真贯彻"立德树人、启智育才"的办学理念,以"平安、健康、文明、进取"为目标,积极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自2013年以来,我校成立了德育教研室。在德育教研室、团委等部门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德育工作更加有声有色。一、以班主任活动为契机,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1.以德育科研为引领,提高班主任教育科研能力。我校在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中,申请立项研究《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研究》的德育课题,以德育科研为引领,提高班主任的教育科研能力,提  相似文献   

7.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文明礼貌是人必备的素质。机关幼儿园从2014年开始至今,在园方主持的省级课题"以月月节活动为载体实施德育地方课程《好孩子》教材的实践研究"大背景依托下,作为德育《好孩子》实践基地园,以各年级组为单位通过文明礼仪环境的创设、实践文明礼仪活动的开展、家园配合同步教育、星级美丽班级的评选,以及幼儿文明礼仪测评等多种途径,探寻属于本园实际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模式,为开拓社会领域教学找到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2002年,我校申报了由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总课题组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良好习惯养成”,并成为实验学校。两年来,我校以《德育》读本和《成长册》为基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想、新途径,构建适应素质教育,适应时代特色的德育目标、管理、课程、环境的保障体系,结合学校、家庭、社区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法制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等为主题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当前,各科技馆都在开发开展教育活动以及注重与中小学校的合作,但与之俱来的是教育活动水平不高,馆校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基于科技馆资源的学生实践体验素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试图以"学生实践体验素材"为载体,建立一种科技馆与学校之间紧密而深度的合作模式,以期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本文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科技馆开发"生命科学学生实践体验素材"为例,详细阐述了这一模式建立的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出现的种种问题,结合课题"生态体验培养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家庭教育",我们展开了系列家庭教育活动,打破了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和模式的惯性.富有魅力的生态体验下家庭教育,养护了孩子的良好情绪,滋润了幼小的生命,让博大与关爱深深埋根.同时,诱发了家长的生命感动,使家庭教育由外在事物转化为内在体验,成为有吸引力的教育活动.教师的心灵也在一次次历练中得以洗礼,让一切教育在我们身边自然而然发生着.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研究》2015,(1):61-62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创建了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落实体验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性的开展工作。一、在活动体验中实现德育教育1."我爱我的新学校"系列活动每学年开学前,学校进行为期五天的"我爱我的新学校"系列德育体验活动。活动一方面以"爱"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师"和"爱同学"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文明  相似文献   

12.
保康县城关镇小学在推进生本德育的过程中,积极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体验、健康成长。环境熏陶体验。着力打造个性化的成功教育主题文化,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中受到熏染,体验成功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一是构建文化理念,让校园文化有魂。以成功教育理念为指导,确立了办学思想、宗旨、目标、策略和"三风一训一标"。二是打造精神文化,让校园文化有神。通过规范的少先队、班级、小组等活动,着力营造团队合作、自信阳光的文明和谐校园氛  相似文献   

13.
我校在环境教育中,着重进行“合作学习”的有益尝试。本文按环境教育的五类实践教育活动,简介“合作学习”的实施方略。一、观察体验类教育活动中的“合作”。观察体验是小学环境教育的主要类型,包括观察法、采访法、采集法、构图法等。这里以我校三1班开展的“看云”为例,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01年7月,我校承担了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的国家重点教育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子课题《师范学校网络德育的研究》的科研任务。根据课题的研究需要,我们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了远程教育合作,并在北大附中联想远程教育网站上开发了“灵犀——心理”版这一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正>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惊铎教授提出"体验是道德教育本体"的观点。其在论文《道德体验论》中提到,所有的道德教育都是以体验为基础的。生态体验模式的基点是三重生态因子圆融互摄,通过把某些资源调入现场、设计亲验活动、进行开放式对话、提升道德理论等,呈现适合学生学习、健康成长的教育情境。几年来,河北省沧州市水月寺小学将生态体验理论融入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一、德育模式的改变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首先改变  相似文献   

16.
正2012年,南宁市文明办、南宁市教育局向全市各中小学校下发了《关于印发〈南宁市开展未成年人"洒扫应对"主题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活动。为了使该项主题教育活动走向常态,我校(编者注:作者当时在南宁市北湖路小学)将以往利用学校大队部和班级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进行了调整,尝试从课程入手,探索一条"活动对接课程"的新途径:通过课堂授课结合活动体验的方式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陈福宗 《教师》2010,(24):15-15
少先队的“体验教育”是指在少先队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在实践中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培养能力,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形式。教育学家鲁洁在《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及《德育新论》中指出:“德育过程涉及体验……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受教育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学生的道德现状,着眼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我校研究小组成员结合中职生特点和国家规划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延伸和补充了德育内容,自编了校木教材《道德学堂》,确定了17个教育课题。每个课题采用“看、写、讲、评、行”五步教学法,营造德育氛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9.
德育方法是德育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手段。教育方法影响教育行为,教育行为产生教育效果。传统的高职院校德育是知识性教育,重视道德理论的"灌输性"。实际看来,道德规范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具体化,学生只有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才会对道德规范所涵盖的内容和意义有所体验和收获。本研究以"道德体验法"为内容,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的"道德体验法"实施策略,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自2007年以来着力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和师生和谐发展的体验———感悟式生态型德育管理体系。生态型德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凸显体验,感动生命,激发潜能,开启生态智慧,引导受教育者思想上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