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在坚持学科立场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以主题为媒介,通过问题导向的整体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与实践。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实践上存在领导困境、观念困境和实施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从学理上厘清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与价值,揭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现实困境,从课程领导、教师思维、教学创新、组织情境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提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质量与学科综合育人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中增加了“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重点强调实践育人,是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探究能力、劳动素养的有效教学手段。本文根据初中生物学不同的专题模块,以知识链条为逻辑主线,设计以生物学为基础的跨学科课程,以跨学科实践课程的方式,带动其他主题的学习,并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跨学科主题教学突出不同学科的协同育人,可有效提升不同学科对核心素养的合力发展,加强学生用跨学科思维整体认知世界的能力。从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应然指向,跨学科主题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以及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建议三个方面分析,跨学科主题教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独特性,应体现单一学科课程传统教学所难以达到的教学目标,它并非多学科的简单拼凑,而应以某一学科为主,围绕主题任务有效整合其他学科,在低年级中也可体现为学科内部的知识整合;跨学科主题教学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继承与革新,应凸显主学科的内在逻辑,根据学生特点和主题内容的类型,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并设立了跨学科学习主题。聚焦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数据”这一核心概念,以“数说碳排放”为跨学科主题,描述了“主题确定—目标编制—组织内容—活动设计”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的路径。以“碳足迹”一课为例,设计“采集数据—组织数据—计算数据”的活动过程,融合科学学科、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解决真实性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要求学生以学科立场和跨学科立场为基础,全面把握主题的统筹作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求呈现综合化、结构化的趋势;课程实施上要探索创新,积极与项目式学习、对话教学、情景化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马乔莉 《甘肃教育》2023,(1):103-108
高中历史教学开展跨学科学习是落实新课程改革、践行历史学科育人使命的必然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创设情境、开展主题教学、布置作业、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践行跨学科课程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人文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从新方案的课程板块意义出发,跨学科主题学习可被界定为一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立足学科实践的综合学习,旨在使学生经历“有意义的话题”牵引下的问题解决过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应以大概念作为学习“锚点”,以单元整体教学作为基本组织形态,并遵循逆向设计基本结构。在概念边界与设计理路规约下,研究构建了包含筛选大概念、确定跨学科设计主题、明确指向概念理解的学习目标、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以及组织问题链牵引的学习过程五个关键步骤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实践模式,并以语文学科主导的“破壳而出”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对该模式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跨学科概念组织和连接了不同科学学科的核心概念,提供了一种联系所有科学领域内容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建构对科学世界的整体认识。概念为本的教学理论和“5E”教学模式共同支撑跨学科概念教学活动的开展,以跨学科概念理解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路径包括五个主要步骤,即确定跨学科概念教学主题、明晰跨学科概念学习目标与引导性问题、制订跨学科概念教学的表现性评价方案、设置跨学科概念教学的表现性学习任务、设计跨学科概念教学的学习活动。将跨学科概念教学运用在科学教育中,对促进学生深度理解跨学科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蛋白质"为主题内容进行生物、化学跨学科联席教学实践。跨学科联席教学一般需要三个阶段:集体备课——表达各自的学科内容;重设课程——分享彼此的教学智慧;联席教学——实现跨学科的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10.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立足物理学科本位,以社会热点议题为主题,运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等形式进行中学物理跨学科实践设计.跨学科实践教学案例设计有效避免物理知识学习的碎片化,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趣味性,使跨学科实践教学呈现多元化,切实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淡化学科边界,融入跨学科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成长机会,推动数学学科纵向发展。教师从整合跨学科主题资源、创优跨学科方案设计、推出跨学科实践活动、延伸跨学科训练维度的教学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建立关联性思考,促使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对接其他学科学习经验,激发更强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构建系统性、完整性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王慧  董博清 《甘肃教育》2023,(10):19-25
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主题活动,以跨学科知识为内容,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素养的教学实践形式。本研究从德育的课程性质、实践属性、现实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德育课程中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必要性及实施困境,并从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跨学科共同体的建立、教学内容的设计等方面提出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姜勇  宋玲 《学周刊C版》2023,(1):148-150
高中是学生强化发展学科素养和综合技能的紧要时期,教师要想切实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探索等精神品质,实施STEM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是一条可靠的路径。STEM教育理念致力于融合渗透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知识技能,是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思想和模式支撑。本文主要探讨高中实施STEM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的对策,以期为构建STEM主题学习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从而调动学生跨学科探究的意识和思维。  相似文献   

14.
曹媛 《小学语文》2023,(2):27-32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需要各个学科通力合作的,跨学科学习突破了学科界限,把不同学科的多种知识和经验整合起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机会。立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述“跨学科学习”所体现的“跨界”“有界”“无界”三重学科融合理念的境界,结合教学案例阐述“跨学科学习”在教学中的“独立式”“拓展式”“融合式”三种设计路径,以及具体设计与实施的关注点:一是确立一个好的跨学科学习主题;二是找准跨学科的联结点,关注学生跨学科思维的发展;三是评价嵌入活动过程,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深度学习;四是以跨学科学习为纽带,建构多学科教研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2022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新增添的跨学科实践能切实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塑造学生的科学思维,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主题选取以“潜水艇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为例,建立核心素养目标,提出跨学科实践要具备物理学科特性与综合性以及挑战性,环节安排要重点突出,以任务为导向;材料选择应当取自生活,因地制宜;还提出小组合作,关注知识生成,螺旋式教学等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跨学科主题学习可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将数学融入实际情境中,使学习更具深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能帮助学生建立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问题解决能力。文章以经典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有趣的平衡”为例,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活动设计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义在于,从载体学科出发,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概念、思维等促进学生理解本学科的知识、概念,结合或融通其他学科完成与解决本学科的任务、问题,最终指向对载体学科的深度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边界,区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综合学习课程、劳动课程、学科类综合课程、项目化学习、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同时,还要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之“学”的转变,即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封闭固化转向开放增值,从低通路迁移转向高通路迁移,在学习结构与学习方式上努力实现新突破,注重学科实践与单元视角的整体安排,打造“学科+”的融合课程体系。学校在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时,要整体规划,设计内容框架;重构学科单元,联结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任务;研究“跨”的方式,形成“1”与“X”不同关系的实践形态;规避实施误区,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大观念具有核心、聚合、启发、可迁移、持久属性,大观念作为当下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支点,可以撬动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建设。大观念可以作为内容组织的逻辑脉络、渗透学科素养的靶向以及回归核心概念的锚点。基于大观念的跨学科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包括扎根学科、适度复杂、系统设计、育人为本、目标明确以及资源统整。研究认为,基于大观念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构建路径为:架构课程框架——搭设双级主题——制定课程目标——安排课程内容——设立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9.
跨学科学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突显课程的育人功能,需要克服分析主义取向的知识点教学的局限性,勾连课程之间的关系,突破学科知识的边界,缔结学科知识学习与历史文化、社会生产生活、学生生活经验和体验的价值关系,构造跨学科学习的新形态。跨学科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主题或问题为导向,基于复杂性思维和学科互涉理念,实现课程价值重建、学习内容重组、学习方式重构、学习形态再造的学习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主题性、开放性、整合性、创生性等本质特征。基于课程整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开发策略,有助于知识结构化学习、学科实践学习和复杂问题解决学习向核心素养的学习进阶。  相似文献   

20.
跨学科论证式写作以大概念、大任务、大问题为统领,要求学生依托母语学科中的读写技能,在历史、科学等学科中通过书面论证完成知识建构。美国中小学基于科学和历史学科的论证式写作的教学设计,从理论基础、单元教学设计、跨学科特色三方面带来了新启示。跨学科论证式写作教学设计有助整合写作能力培养和学科学习的双重目标,为教师组织和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示范,契合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跨学科学习等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