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妇女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区有抑郁和焦虑症状倾向但无严重躯体疾病和严重精神疾患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个人情况研制针对性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民族舞蹈运动的运动处方并实施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76名研究对象实施运动处方前后进行测评。结果:经过4周规律的运动后,研究对象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均有显著缓解,8周后改善更为明显。结论:长期中等强度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和民族舞蹈运动均可有效改善老年妇女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就运动项目而言,民族舞蹈运动在老年妇女抑郁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太极拳运动在老年妇女焦虑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体育锻炼影响老年人抑郁程度及其机制进行探究。研究表明,社会人口学特征、身体健康和社会支持因素都对老年人的抑郁得分有显著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后,体育锻炼对降低老年人的抑郁得分仍具有显著作用。体育锻炼对城乡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体育锻炼减少抑郁的作用在城市老年人中更为显著。体育锻炼在直接降低老年人抑郁得分的同时,也通过提升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和同伴支持程度间接降低了其抑郁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7大省会城市多层次随机抽取60周岁以上老年人711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轻度以上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76.65%,易受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体育锻炼态度、运动强度、时间和量的多重因素所影响;从抑郁情绪的程度上看,抑郁程度与运动能力呈负相关性,特别是老年男性表现得尤为明显。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在提高运动能力的同时,还可有效地消除或缓解抑郁情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我国老年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发展我国老年体育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及其发展老年体育产业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发展老年体育产业的应对策略是我国老年体育产业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老年体育特点、趋势及其社会化管理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在剖析老年体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21世纪我国老年体育的社会化管理原则进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6.
基于第六次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的横断面数据,探究家务劳动对老年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用路径,旨在为我国健康老龄化政策的精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日常性家务劳动对自评健康的影响。发现日常性家务劳动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有负面影响(β=-0.077,P<0.01),在性别上对老年男性自评健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β=-0.085,P<0.01),而对老年女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在日常性家务与老年人自评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是不同的,低社会经济地位(SES)老年群体的影响最大(β=-0.368,P<0.001),中SES群体次之,高SES群体基本不受影响。不论是体育锻炼参与还是抑郁情况在日常性家务劳动作用老年健康过程中都发挥着遮掩效应,效应量分别为4.52%和21.6%。研究表明在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情境下,经常从事日常性家务劳动不利于老年健康,特别是老年男性。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助于调节家务劳动带给老年人健康的负面影响。通过提高体育锻炼参与和降低抑郁情况的作用路径,可以有效发挥家务劳动对老年人健康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以重庆九龙坡区部分健身气功易筋经、八段锦练习者为练功组,以部分没有或未经常参加任何锻炼的老年人为对照组,从躯体健康、精神健康、日常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四个维度研究3个月以上的健身气功易筋经、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综合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练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躯体健康风险、精神健康(抑郁)、日常活动能力、社会支持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练功组之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性未达显著水平.研究结论认为:3个月以上的健身气功易筋经、八段锦锻炼能够增进老年人群的躯体健康,改善老年人群抑郁状况,增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提高老年人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8.
体育锻炼对儿童抑郁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抑郁是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一大"杀手",有效地缓解儿童抑郁成为当务之急。从生化、认知、社会交往三个层面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儿童抑郁的缓解作用及其锻炼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宾  李泳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6):681-682
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剖析了我国城市社区老年群体的社会背景和老年群体的身心特点,阐述了健身气功的健身作用及其在城市社区中的推广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社区老年群体中大力开展健身气功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参加空竹训练前后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进行比较研究,了解空竹运动对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作用和功能,为“空竹”运动成为适合老年人锻炼和健身、健心的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某单位老年退休人员60名,男、女各30名。选取的老年人身体健康,近期无急性病,所有实验者均为自愿参加。研究方法:1.运动时间和负荷量:老年人每周参加3次空竹练习,总计训练48周;每次练习45~60min,中等强度。2.调查工具:采用Buysse博士等编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整合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并结合运动锻炼的调控作用,系统地整理运动锻炼改善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PubMed和ScienceDirect等网站中搜索关键词"exercise""depression""neurotrophic factors""HPA axis""immune system""BDNF""IL-6"等,分析相关文献,综述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相关机制以及运动锻炼改善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结果:运动锻炼能够有效调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糖皮质激素水平、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的形态结构以及前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诱导中枢神经系统海马神经发生,从而有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结论:1)运动锻炼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生物学相关机制缓解抑郁症症状;2)建议将运动锻炼作为缓解抑郁症的一种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肠漏”指的是在外界应激、高脂膳食等作用下,肠道通透性发生改变,使得肠道内革兰氏阴性菌发生移位,产生一系列的免疫激活。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肠道革兰氏阴性菌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内毒素的主要活性成分。应激能够损坏肠粘膜屏障,增加肠道通透性,从而使LPS移位进入血液,在血清中由LPS结合蛋白运输至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再与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结合后激活机体的神经免疫系统,相关脑区免疫系统的激活可能导致抑郁行为的发生。TLR4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是抑郁的触发因素之一。适度运动可以弱化“肠漏-免疫激活-抑郁性神经炎症”,缓解海马神经发生、神经营养因子的减少。运动对“肠漏-免疫激活”的调控是治疗抑郁行为的潜在靶点。对该机制的探讨、梳理,有助于正确理解“肠-脑”对话机制在抑郁行为发生中的作用,也为运动干预抑郁行为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褪黑素(melatonin,MT)在同步昼夜节律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且抑郁症的主要特征就是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睡眠障碍和褪黑素分泌紊乱。针对昼夜节律系统开发出的褪黑素类似物(如阿戈美拉汀、雷美替胺、他司美琼等)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积极作用,特别是阿戈美拉汀,这是一种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的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及5-HT2C受体拮抗剂。研究综述了昼夜节律紊乱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以及褪黑素在运动调控生物节律与改善抑郁行为方面的作用及机制,并提出了运动联合MT的抗抑郁策略。提出运动的抗抑郁作用,一方面通过MT的分泌调节使生物节律同步和MT促进海马神经发生和生物钟基因表达同步,另一方面通过MT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节律和水平及改善炎症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作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心理疾病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率日益增加,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是有目共睹了。通过分析大量抑郁症患者案例,并且参与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太极拳由于其松、静、圆、缓、柔的独特运动方式,以及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医学等于一体的,阴阳辩证、自然和谐的认知方式对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它可以从健身和健心两方面同时对患者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开式和闭式技能项目对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开式技能项目(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和闭式技能项目(健美操、太极、养生)对济宁学院轻中度抑郁倾向大学生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于干预前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各运动项目组抑郁水平实验前后均差异显著。结论体育锻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排球运动干预效果较为突出。开式技能项目较闭式技能项目改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运动锻炼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探索可能产生较大干预效应的运动方案。结果表明:(1)运动锻炼对产妇抑郁呈大效应量干预效果;(2)运动内容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依次为有氧运动、组合练习、抗阻练习;(3)单次干预时长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分别为30~40 min亚组、60 min亚组;(4)4-5次/周的干预频率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最大,且干预效应随干预频率减少而减少;(5)持续3-4周至24周的运动锻炼均对产后抑郁产生了良好干预效应,12周左右运动锻炼的干预效应最好;(6)练习形式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依次为集体练习、个人练习。结论:(1)运动锻炼能有效改善产后抑郁症状,产后运动可能优于产前运动干预效果;集体锻炼可能优于个人锻炼干预效果;(2)每周锻炼4-5次、每次锻炼持续30~40 min左右、共持续12周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更有可能获得改善产后抑郁的理想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体育活动与老年人的抑郁:系统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抑郁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不良情绪,通过对描述性研究,元分析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综述,认为体育活动对减轻老年人的抑郁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主要针对有抑郁倾向的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初步探讨以中、小强度健美操和跑步锻炼为干预手段对缓解女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中、小强度的跑步与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具有干预作用,对抑郁情绪状况的改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