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民族语文教学的重要保证——谈我国中小学民族文字教材建设问题□沙玛·加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满等民族已通用汉语、汉文外,其余53个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近30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其中有20个民族与国外的...  相似文献   

2.
实事求是确立壮汉双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赵益真,林少棉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22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才创制的新文字。壮文是新创制文字中的一种,在推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与其他新创文字相同的问题和困难,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壮文推行使用的...  相似文献   

3.
壮汉双语文教学实验的现状及展望自治区教委民族教育处毛彩宏,赵益真,林少棉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目前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达22个,其中壮、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柯尔克孜、锡伯、傣、景颇等11个民族的文字正式列入中小学课程...  相似文献   

4.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兰智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共有9120万人口。现有县以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156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1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5.
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构成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构成及现状哈经雄滕星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有其特殊性,并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客观因素:民族与文化的多样性。中国有56个民族,共中55...  相似文献   

6.
浅论云南地区的民族教育与民族语文牛耕耘我国的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特指除汉族以外,对其他55个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民族教育具有两个最鲜明最重要的特征:一是以少数民族为教育对象;二是使用民族语文教学。任何民族(除已失去自己本民族语言的民族),...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战略地位阿布都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共有人口9120万。现有县以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158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123个,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8.
人类拥有丰富的语言,除了文字以外,还有图形语言,身体语言,而摄影是一种"图片语言"。"图片语言"相对于文字既有其直白的优势也有它的不精确不确定的一面,即模糊性。因此,摄影语言精确性的提升,需要长期艰苦的实践和学习。本文意在梳理和总结出有助于提升摄影语言技巧的几个实用观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除回、满等民族通用汉语汉文外,其余的少数民族使用着80多种语言,有24个民族使用着30余种民族文字,其中还有20个民族与国外的同一民族使用着相同的语言或文字。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民族语言文字政策,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也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高民族人口素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在全国各地有24个民族在中小学或大专院校用民族语文授课、办培训班,或是在农村扫盲。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汉语课程建设新的里程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部新制定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汉语课标》),这是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课程建设新的里程碑,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我国是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通用语言文字的国家。在56个民族中,除汉族以外,其他民族多数都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如何提高少数民族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是关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一件大事,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于1982年颁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汉语教学大纲》),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汉语课程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国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民族学校教师做为教书育人活动的主体,在实施少数民族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少数民族教师的道德修养。一、应该具备崇高的来献精神在少数民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求少数民族教师必须认同少数民族教育传统。少数民族儿童到民族学校求学的目的,除了有对知识的渴望以外,还有了解民族精神的要求。因此,民族学校教师自身应该具备这两方面的知识。系统地掌握民族历史,少数民族对人类的贡献,光辉灿烂的民族…  相似文献   

12.
有关汉字发生的材料,是汉字发生研究问题的起始点。汉字发生的材料统其类型可分为八类。它们中既有传世文献材料,又有出土文献资料,既有汉文资料,又有少数民族与外国文字资料,既有文字范畴以内的材料,又有文字范畴以外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就必须要互通语言,这样就产生了双语或多语现象.汉语是中国的国语,绝大部分人都在使用.如果少数民族不懂汉语,那么就不能与汉族人交流,就不能吸收汉民族几千年文明文化的优秀成果.为了培养少数民族的汉语能力,新疆各院校普遍开设了汉语课来适应社会的需求.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汉语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最重要的问题是在口语方面.如何上好汉语口语课,一直是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弱点.作为交际工具,语言与文字两者比较,语言是第一位的,文字是第二位的.因为语言是一种最直接的交际工具,“听”和“说”则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而“读”和“写”则是一种间接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上)王铁志中国的民族教育,是指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所实施的教育。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民族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民族教育的起点较低...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民族教育一般都是“双语”教学,就是学生(基本上是少数民族学生)既要学习他们的本民族语言,又要学习汉民族以及全民族的共同语——汉语。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有许多少数民族有语言、无文字.也有一些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不论有无文字,本民族的语言对汉语文的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而有文字的影响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背影笑了 《初中生》2018,(13):14-1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还有讲“段子”(笑).完成这四项工作,都需要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文字.所以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的中国字. 我上课时,讲到汉字与书法.这时候,我跟我的学生说,咱们汉字是最讲道理的.因为它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在被创造的时候,其构造就代表了一层含义、一个道理、一种文化,甚至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文字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古文字不仅丰富了文字的定义,其中很多汉字系文字采用汉字字形和笔画,并创造性地借用"六书"造字法造字,也丰富了汉字"六书"理论。同时,民族古文字在行款、雕版与活字印刷等方面均受到汉字书写的广泛影响。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辽、夏、金三朝创制了仿照汉字设计的全新文字,元朝创制的八思巴文也仿汉字采用方块形式,这些文字作为"官方文字"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使用,同时用来翻译了许多儒家经典教化百姓,反映了汉字所承载的儒家文化与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对少数民族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水族现今主要居住于贵州山水秀丽的南部地区三都、荔波、独山、都匀、榕江等地,是“百越”民族历经上千年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有其独特语言文字、服饰、风俗习惯的古老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中拥有自己本民族文字的为数不多,水族便是其中之一。水族的文字被称为“水书”,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在水族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流传的水书版本中约有400个单字,大概由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借用汉字三类文字构成,从中可以了解到古老的造字方法,以及汉族与水族文化的交融。水书的内容主要用于嫁娶、建房、丧葬等重大典礼的选时择日。关于“水书”的来历…  相似文献   

19.
张暇 《西藏教育》2014,(8):8-10
<正>一、何谓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也叫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是上古时代由汉族人发明创造的。广义的汉字指甲骨文、大小篆、金文、籀文、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文字。狭义的汉字是指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就是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汉语读物上印刷的正楷字。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也是流传范围最广的文字之一。汉字历史悠  相似文献   

20.
汉字研究的文化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研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汉字,不能仅着眼于汉字本身,而要联系它所处的文化生态系统。要从汉字与文化、汉字与社会、汉字与人类和汉字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把握汉字的本质,揭示它的奥秘。为弄清汉字的特点,把汉字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文字进行比较是必要的,但是这要在文化现象和文化心理两个层面上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