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超负荷原则 :超负荷就是用最大负荷进行训练 ,采用超负荷能迫使肌肉进行最大收缩 ,因而刺激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适应性变化 ,导致肌肉力量增长 ,较小的负荷只能使肌肉保持原有力量水平。2 渐增阻力原则 :在力量训练过程中 ,肌肉由于超负荷训练导致力量增长 ,原来的超负荷变成了低负荷。因此 ,力量训练必须循序渐进 ,经常不断地增加阻力和重复次数 ,使肌肉经常在超负荷的条件下训练 ,不断产生新的生理适应。3 力量练习安排原则 :力量训练中 ,要使大肌群先于小肌群受到训练 ,其原因是小肌群比大肌群易出现疲劳 ,为了保证大肌群的超负荷 ,…  相似文献   

2.
一、肌肉力量从力学角度讲,它是反映肌肉对阻力的克服或对抗能力。在运动训练中,力量素质作为其他身体素质的基础,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关键,同时义是防止运动伤害的保证。因此不论是住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中,学者都对力量素质的训练颇为重视。力量训练的规律和生理依据,主要是不间断性超负荷训练使机体逐渐产生适应性。超负荷训练是指机体承受训练负荷或强度超过生活中承受的负荷。  相似文献   

3.
一、肌肉力量从力学角度讲,它是反映肌肉对阻力的克服或对抗能力;在运动训练中,力量素质作为其他身体素质的基础,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关键,同时又是防止运动伤害的保证。因此不论是在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中,学者都对力量素质的训练颇为重视。力量训练的规律和生理依据,主要是不间断性的超负荷训练使机体逐渐产生适应性。超负荷训练是指机体承受训练负荷或强度超过日常生活中承受的负荷。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必须逐渐增加阻力,使肌肉经常在超负倚的条件下训练不断产生新的生物适应,力量才能不断提高,由于力量的增长,原来的超负荷变成了低负荷,此时如不增加负荷则力量不能继续增长.因此,力量训练时必须逐渐增加阻力.  相似文献   

5.
曾勇 《体育世界》2008,(7):59-60
爆发力是田径运动项目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发展爆发力的手段及其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被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所关注。小负荷力量练习与徒手练习不能很好地发展爆发力,中等负荷练习能产生较强的爆发力,大负荷练习后,即刻进行几次轻负荷的练习,再加上徒手练习,所产生的爆力效果远远比中小负荷或单一的徒手练习发展的要快。因为,爆发力不仅可以克服阻力,使物体产生位移,而且能使物体产生巨大的位移速度。因此,在选择和设计爆发力及其训练组合的手段上,比其它力量的练习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爆发力是人体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是田径投掷运动员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专项素质,爆发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通过从诸多训练方法中寻求出与增强爆发力关系密切的训练方法,以便我们在今后的训练中作为参照。  相似文献   

6.
论力量训练与变阻力练习思路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珍 《体育与科学》1998,19(1):45-46,49
力量训练是各专项运动训练必备的辅助性体能训练内容。对于阻力练习与肌肉力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区分增加肌肉粗壮的练习与增强肌力的练习的界限是重要的。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决定了各种训练程序的不同特性。为了发展最大力量,需要增加强度,而不是练习的数量。变阻力训练思路的形成基于固定阻力训练中两方面的局限性。作为力量训练中的最新进展,变阻力训练思路来自于对等动训练和等张训练的比较,证明等动训练程序显然优于等张训练程序,等动训练能恰当地给特定速度的运动提供调节阻力。本文还介绍了几种提高肌肉力量的常用重力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1.力量素质训练 由于力量是克服外部阻力或通过肌肉运动抵制外部力量的能力,所以它是拳击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少儿拳击力量训练可分为速度力量训练和力量耐力训练,大力量的训练不易过多。从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来看,骨骼增长速度快于肌肉增长速度,肌肉的长度发展比肌肉横向发展要快,所以在低年龄期,加强训练正确的用力姿势,逐步培养儿童肌肉用力方法。  相似文献   

8.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工作时,依靠肌肉紧张或收缩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他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标志。人体的运动几乎都是和对抗阻力有关,有较大的肌肉力量,常常为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提供良好的基础。力量与其它素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是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因此力量是一项基础素质,对运动员来说专项练习更需要进行一定的力量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9.
<正> 本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证明:反向软地跳深练习,对提高弹跳力比在硬地做跳深练习要好,特别是对弹跳力水平较高、经常规训练成绩停滞不前的运动员效果较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理论分析绝对力量是通过超负荷的训练来发展的。因为,肌肉或肌群超负荷时,即对抗最大或接近最大阻力练习时,可使其最大收缩,从而产生生理适应,也就是导致肌肉力量的增加。我们知道,跳深是发展弹跳力的有效手段,但反向软地跳深练习的效果如何呢? 一、肌肉由收缩成份和弹性成份组成,当肌肉的收缩成份缩短时,弹性成份被拉长而将前者释放的部分能量吸收贮藏起来,这些能量其后以弹性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摔跤运动是一项需要力量较强的项目。而力量是肢体的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克服阻力或肌肉缩短牵拉自身肢体发生运动的能力,不同的项目对力量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爆发力量,力量耐力。一个摔跤运动员如想在跤坛界叱咤风云,关键取决于是否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因此,力量素质在摔跤运动项目中中起着决定性因素。本文就摔跤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粗略地谈一些训练经验和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已有大量的方法和手段。但对于青少年选手本人以为还是应该符合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从长远目标的发展来考虑。因为过早或过多进行大力量练习,不利于正处于骨骼、肌肉、身高等正发育的青少年选手的身体,所以笔者以为应该多重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速度力量的培养。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肌肉在不同负荷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最大速度与负荷之间的关系。人体生理学关于这两者关系的阐述是:肌肉收缩时缩短的程度和速度与负荷有关。负荷较大,肌肉缩短较少,且较慢;零负荷时速度最大;达到肌肉刚刚不能承担的…  相似文献   

12.
爆发力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定,即速度与力量。一、肌肉的工作方式发展爆发力的肌肉主要工作方式是动力性的,尤其是克制性的动力工作方式。二、阻力的大小阻力指标的范围相当广。促使单块肌肉和肌肉群能力发展的一般性、辅助性训练练习的负重量,可采用运动员所能达到的最大重量的70-90%。在动作结构  相似文献   

13.
非等动器械的等动性力量练习方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我国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仍以举杠铃或重物为主要的基础训练器械。这些器械虽能为肌肉提供超负荷的训练条件,但缺点是都具有惯性所引起的冲击力——在每个练习动作过程中,随着这种冲击力的发展,肌肉所克服的阻力越来越小。所以,重力器械只能在动作刚开始时,对肌肉有较大强度的刺激,而在整个练习动作范围内,对肌肉的强刺激时间就较短。所谓“等动器械”是一个随外加阻力的大小自动调节装置。它能使肌肉在整个动作范围内都受到较大的阻力,使肌肉在每个动作中承受更大的负荷。  相似文献   

14.
阐述游泳项目专项力量训练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专项力量的训练是当代游泳力量训练的核心,发展专项力量不仅应采用负重的专项技术练习,而且更重要的是改进力量房的训练,使其在练习形式、负荷和力度上尽可能接近游泳专项。耐力性游泳项目的教练员均加强了对力量训练的重视程度,力量己被视为增加有氧训练比例,兼顾能量供应和神经———肌肉系统,衔接有氧与无氧能力的媒介。  相似文献   

15.
试论当前力量训练范畴的新观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力量分类的细化是当代力量训练的显著特点,它促使力量训练的任务、方法、要求和检测等全面的日趋细化。几乎所有的周期耐力性项目的教练员均加强了对力量训练的重视程度,力量已被视为增加有氧训练比例兼顾能量供应和神经———肌肉系统衔接有氧与无氧能力的中介。专项力量的训练是当代力量训练的核心,发展专项力量不仅应采用负重的专项技术练习,而且更重要的是改进杠铃训练使其在练习形式、负荷和力度上尽可能接近专项。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多样化和重视身体弱势肌群。一、力量训练的动作速度练习时,完成技术动作速度的快慢对发展力量的特性带来重要的影响。例如:练习时尽量加快动作的速度,尤其是单个动作速度,能有效地发展爆发力;练习时既注意加快单个动作速度,也注意加快动作的频率(重复若干次数),能发展一般速度力量。一般对动作的速度不作过多要求强调,若强调每次练习的负荷量或次数,能发展最大力量或速度力量。二、动力性离心退让性力量特点及训练手段退让性力量又称离心收缩力量,其特点是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的同时肌肉的长度也增加。实验证明,肌…  相似文献   

17.
力量训练能保证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机体适应现代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大负荷的要求,提高运动员的机能潜力,使有机体的运动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认为力量训练可以概括为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两种类型;在发展绝对力量的训练中要注意负荷量的增加,训练的特点负荷强度大(75%~100%),每项训练完成的组数多(5~8组),每组重复次数少(1~6次),每组训练的间隔时间为3min,采用大强度训练法训练时需要很大的体力和心理准备,还应具备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恢复手段;发展速度力量的方法一般采用本人最大负重的40%~70%的强度,兼顾力量和速度两方面的发展,练习中应尽量体会最大用力和最大速度感,一般每组重复5~10次,完成3~6组,组间间歇时间2~3min,提出爆发力训练负荷等级与重复次数以及极限用力的百分比关系;大强度间歇循环训练是提高速滑运动员力肌肉耐力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练习重复速度要快,采用最大力量50%~80%的负荷,重复在10~30次之间,间歇时间应是用力时间的2~3倍。  相似文献   

18.
力量分类的细化是当代力量训练的显著特点,它促使力量训练在任务、方法、要求和检测等方面的日趋细化。几乎所有的周期耐力性项目的教练员均加强了对力量训练的重视程度,力量己被视为增加有氧训练比例兼顾能量供应和神经——肌肉系统衔接有氧与无氧能力的中介。专项力量的训练是当代力量训练的核心,发展专项力量不仅应采用负重的专项技术练习,而且更重要的是改进杠铃训练使其在练习形式、负荷和力度上尽可能接近专项。  相似文献   

19.
肌肉力量训练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发展力量素质的原则 1、超负荷原则与渐增阻力原则。进行力量训练时,不但要在初期承受较大非适应性负荷,在训练周期中,随着机体的适应和力量的提高,负荷阻力也要相应调整,并逐渐增大或变换形式。  相似文献   

20.
投掷标枪是力量和速度性的练习,它要求肌肉产生爆发式收缩,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把器械投掷出去。所以力量是投掷标枪运动员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少年时期的肌肉、骨骼发育不成熟这一生理特点,决定了少年不能承受大强度的力量训练,所以在少年时期的力量训练中,要安排以小负荷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为主的训练。主要突出动作的速度和幅度,使力量练习在快速舒展的情况下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