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抗震设计原则和抗震设计构造要求进行设计,正确应用计算机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而且还要加强概念设计。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建筑等可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当遭遇到本地区的多遇地震影响、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和罕遇地震影响时,其抗震设防目标应高于相应未采取隔震或减震的建筑。  相似文献   

2.
李博  刘欣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8(1):102-103,76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多年不遇、无法预报、破坏严重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因此在工程中尽可能的减小震害就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对大量建筑震害情况分析,从概念设计方面着手,归纳总结了若干防范措施.本文综述了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通过与国外规范的比较指出我国规范对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建筑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因其可持续性的优点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剪力墙墙体之间的竖向接缝对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效果有直接影响,但目前的接缝施工技术没有统一标准,材料质量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据此,本研究设计了对不同的竖向接缝剪力墙试件进行试验,探究其受力性能。同时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竖向接缝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剪力墙结构竖向接缝的相对刚度计算值与试验值之比在0.85~1.05之间,两者高度吻合。由此说明,研究设计的竖向接缝剪力墙的抗震效果较好,对相关的建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研究建筑物破坏的基础上,针对与建筑物倒塌有关的破坏因素,提出对新建建筑物在勘察、设计、施工和使用各个阶段进行综合控制,从各个方面保证新建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充分发挥:同时积极主张对老旧建筑物进行鉴定、抗震加固,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建筑物综合抗震能力,减轻建筑物的地震倒塌破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标准、抗震设防标准体系及其适用范围和现有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设计使用年限起算及适修性评估与处理。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中,多质点结构体系的抗震概念设计与计算设计是教学与学习的重点,学生对于多质点结构体系的刚性、延性、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缺乏直观的认识,进而影响了对多质点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知识的掌握。抗震设计实验教学是揭示多质点结构体系振动规律,结构抗震设计基本原理的有效手段。通过抗震设计实验课程改革,对实验方式、实验内容、实验平台、实验模型进行了重新设计,新的实验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掌握多质点结构体系振动规律与抗震设计原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隔震建筑在国内外的应用及在地震中的良好隔震性能,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介绍了隔震设计的主要步骤,初步探讨了抗震结构设计与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地下管网各组成单位不同的抗震特征,才能确定地下管网抗震设计基本思路.对安阳的特定地质,功能分区内的新建、已建供水管网提出抗震技术措施,提高供水管网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刚架系杆拱桥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抗震墩柱——被动分肢墩的抗震设计概念.即在墩柱中设置竖缝和连接件,利用连接件在罕遇地震下的破坏,降低墩柱抗侧刚度,避开场地卓越周期,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以实桥为原型,设计了采用被动分肢墩的刚架系杆拱桥比例模型,进行了该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介绍了被动分肢墩的试验破坏过程,滞回特性以及对上部拱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延性抗震墩柱相比,被动分肢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钢结构建筑抗震设计水平的进步,消能抗震设计已成为建筑抗震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着重讨论抗震材料的性能要求及其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如今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抗震成为工程研究的重要理念。本文从当下建筑的抗震性能出发,对影响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尽量解决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减缓地震对人们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建筑结构抗震的发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惨重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主要是由建筑物的破坏所引起。抗震就是和地震这种自然灾害进行斗争。本文通过对抗震设计理论,抗震试验,抗震设计原则阐述,并讲述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的现状,探讨了建筑结构抗震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砼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浅基础的设计是众值烈度(多遇烈度)下的弹性基础设计,多遇地震作用均应参与组合,柱根设计内力为众值烈度(多烈度)下处于弹性状态时,最不利组合内力经内力调整设计的延性框架柱根内力,浅基础的设计按弹性基础设计时不需要考虑基础的延性要求,设计计算应遵循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原则,满足地基基础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建筑抗震规范以“抗”为主,为了满足抗震的要求,往往受材料强度的制约。不得不对房屋高度作出限制。这对对少人多的我国是很大的浪费。而且抗震不减震,仍不免室内设备的破坏,造成经济上巨大损失,以隔震为主要形式的减震设计则可以解决这一矛盾,本介绍了抗震建筑与减震建筑的主要概念,我国隔震试点工程的概况,并对今后的隔震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卉  赵静  王鹏 《考试周刊》2013,(31):195-19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建筑抗震设防的依据,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本文介绍抗震理论的发展过程,重点针对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不断提高建筑物抗震等级,为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一份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以河南某高校单层大空间会议室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为例,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给定的算法,计算分析了该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应力大小及梁柱的连接方式对应力的影响,并对以上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所得的结论可以供该类型结构的设计及旧房加固改造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摔层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边界约束条件的掉层建筑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的分析.根据不同的嵌固方式建立了相应的简化计算模型,以框架结构实例为对象,研究了陡坎上不同跨数、掉不同层数的掉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抗震支架可在地震中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有效保护,降低震后二次灾害的破环。为探究吊杆对抗震支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基于螺杆式抗震支架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与高性能计算(HPC)技术进行模态分析及反应谱分析。通过研究吊杆直径、吊杆安装长度、吊杆有无紧固C槽钢及紧固C槽钢的安装尺寸4个因素,探究悬吊部分对抗震支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吊杆直径与吊杆安装长度对螺杆式抗震支架悬吊部分性能有较大影响,吊杆处增加紧固C型槽钢可提高吊杆的抗震性能。运用HPC技术进行抗震仿真运算,为ANSYS Workbench与HPC技术在抗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范例,也为螺杆式抗震支架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国内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代抗震的设计思路,以及保证结构延性能力的抗震措施.重点阐述了指出了我国规范对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抗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的经验,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