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现代文(43分) 同学们学过古代名篇《核舟记》。下面的《新核舟记》也是一篇状物写人的作品。请认真阅读,联系旧课,理解新文,思考文章后面的题目,按要求作答。新核舟记吴强读过《核舟记》的人,都会为文中所描述的那艘核舟的精巧而诧异不止。一颗小小的桃核,竟然刻出苏轼泛游赤壁的古舟,舱轩篷楫一应俱全,苏子等五人须眉了了。四百年来,这一核舟被誉为“绝世珍品”,似乎无有再出其右的了。  相似文献   

2.
【指导提要】以文学作品为选材的现代文阅读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连续出现 ,这符合语文教学加重文学性的要求 ,也在《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仅从全国高考来看 ,《世间最美的坟墓》(1991年 )、《报秋》(1998年 )、《长城》(2000年 )、《门》 (2001年 )、《话说知音》 (2002年 ) ,这些散文作品都成了命题材料。特别是这三年来 ,每年必考一篇散文的阅读 ,且基本采用简答题和多选题这两种题型命题。对于散文的阅读 ,检测的重点是放在“赏”“析”二字上。顺利完成这一类考题就必须学会阅读和鉴赏散文。(1)准确把握散…  相似文献   

3.
《核舟记》是一篇传统的文言散文,介绍的是一件精美的微雕艺术品“核舟”。教学本文,完全可以趣味盎然.让学生陶醉,乐不思“归”:  相似文献   

4.
散文阅读题一般特点与解题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阅读自1984年正式登入高考语文试题的殿堂之后,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现代文阅读内容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散文作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一种,在现代文阅读命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近四五年来, 高考全国卷连续选用散文命题,这一现象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了解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的一般特点与规律,掌握一些解题的思路与技巧,对于帮助考生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是有很大好处的。一、试题评析从1998年起,高考全国卷(包括从2000年起的京、皖等地的春季卷)“现代文阅读”中“文学作品阅读”已采用散文作为主要命题材料,命题形式也渐趋  相似文献   

5.
初中第三册《语文》课本里的说明文《核舟记》,记写我国古代果核微雕工艺品——明代桃核舟。文中记核舟外形尺寸为“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没有谈宽度。使用这篇具有保留  相似文献   

6.
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是一篇生动介绍我国古代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的说明文,但又何尝不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散文珍品呢?在我们惊叹于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的同时,也不能不为他高超的艺术创造力所折服。《核舟记》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想象丰富,构思独特。无论是奇巧人王叔远,还是作家魏学洢,他们忠实而准确地反  相似文献   

7.
魏新磊 《当代学生》2016,(Z1):28-29
《核舟记》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虽然教材几经改编,但这篇课文一直留存其中。经过几十年的多方解读,该文的资源似乎已经被挖掘殆尽。但经典文章与一般文章的区别就在于,经典文章常读常新。《核舟记》虽然短小,但可挖的资源至少还有两点:一、说明顺序不少老师在讲解《核舟记》时,把该文当成一篇说明文。这没问题。但作为说明文,该文的说明顺序就不能被忽略。因为核舟上王叔远雕刻的内容丰富,没有适当的说明顺序,文章就  相似文献   

8.
【高考回望】 从维熙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他的作品也多次入选高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和模拟测试题中,如2008年高考辽宁卷选了他的散文《雨韵》,上海市继光中学模拟测试题选了他的说理散文《完美与残缺》,宜昌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选了他的《观雨》,山东省调研考试选的是他的《大山与小溪的对话》等等,由此可见其作品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在备考时应切实注意的。  相似文献   

9.
许艳秋 《成才之路》2012,(32):24-24
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和小说,尤其是散文,一直是中考命题的最爱。以2011年江苏省13市为例,课内外现代文阅读共33篇(段),除6篇说明文外,其余均为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包括写人记事散文、写景状物散文、抒情言志散文、议论说理散文、人文文化散文等。另有小说2篇)。所以文学作品阅读水平的考查是各地中考现代文考查的重中之重。由于广泛自由的关照视野、丰富深邃的内涵涵盖、多样灵活的写作手法、隽永凝练的文字语言等带来的对考生各种素养考查之便利,文学作品还将继续受到中考命题者的特别青睐。  相似文献   

10.
《核舟记》一文有三个重要人物:苏轼、王叔远、魏学。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篇充满理解与想象的文章,王叔远捕捉并刻画了瞬间的人物形象,让人物的组合在默然无声中说话,彰显了核舟的灵魂。魏学理解了王叔远的刀尖艺术,他借细腻的笔触描摹了核舟的传奇神韵,也借《核舟记》贯穿了苏东坡、王叔远与自己的人生,而这全因为懂你。  相似文献   

11.
《核舟记》是一篇记物的文章,但它与那些记叙风景、建筑物的记物文章不同,它描写的对象是雕刻艺术品核舟。好的艺术品总有它独特的构思、鲜明的主题。记述一件艺术品如果只是把它的外部形态描写一番,不能反映它内在的艺术构思,这样的文章即使描写再生动,也不能算是好文章。《核舟记》的作者却非常成功地把核舟的艺术构思生动地再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讲读要点: ①作者的社会理想及其评价;②以渔人行踪为顺序、详略得当的记叙方法。读前启引: 由《核舟记》与《活板》比较引入,以激发学生对这篇游记性的古代优美散文的精读兴趣。本文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前面的“小记”,“记”之后是一首五言古诗,这篇“记”相当于诗的“序言”。本篇叙述了晋太元中一个打鱼人偶然游历“桃花源”的故事。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明朗清新、质朴自然的语言,歌唱了优美的田  相似文献   

13.
“搞活动”是语文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舟记》教学实录 ……师:我们这篇课文叫《核舟记》。“核舟”是什么东西呀?生:就是用核刻的舟。师:说得大致不错。(多媒体展示)核舟是微雕的一种,它专门选取桃核(现在也有用橄榄核的)雕刻成长舟或小船。微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它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相似文献   

14.
陆蠡的《囚绿记》是一篇结构精巧、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散文。我结合散文教学中的几个要点来谈谈我在备《因绿记》这篇课文时的一些心得。一,散文教学线索要清晰,教学流程与阅读流程要统一。散文是一种写作样式灵活的文体,学生较难形成一种合理的阅读经验,在这时,教师就要把自己的解读不动声色地贯彻到教学流程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阅读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头戏之一,与95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相较,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题,保持了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符合教纲和考纲的要求,难易适中,有利于选拔人才,也对语文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如果说95年的《〈叶圣陶语言教育论集〉序》(节录)的现代文阅读题是“品位高导向明”(参见拙文《品位高导向明》,《考试》1995年4期)的话,那么今年的《贝多芬之谜》现代文阅读题则是稳中有变,能力至上的一道高质量题。下面就是这道题:  相似文献   

16.
<正> 明魏学洢的《核舟记》一文选作中学教材后,近几年来相继发表了一些分析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大体围绕《核舟记》的结构布局和语言技巧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一致指出该文记载了我国古代微型雕刻工艺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感到不足的是,对于《核舟记》所表现的“大苏泛赤壁”的主题都未予深入揭示,使读者难以了解核舟的艺术构思。这就造成了对《核舟记》一文的模糊认识,也不可能正确评价我国古代微型雕刻工艺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并且也最终影响了对《核舟记》一文的结构和语言的分析,影响了它作为中学教材的教学价值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核舟记》注释商榷四川丰都师范曾平东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三册《核舟记》的注释有以下值得商榷的地方。[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人教社《古代散文选》注同。冯其庸《历代文选》注:"中间较高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将"轩敞"注为"高...  相似文献   

18.
叶立杰 《初中生》2008,(3):22-25
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种。它和小说、诗歌、戏剧同属于文学作品范畴。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特别青睐以散文为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材料。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散文阅读的一些要领和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文阅读是语文高考试卷的重点,一方面是因为现代文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现代文阅读具有命题与立意鲜明、选拔性强、区分度高等特点。新课改以后,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打破了传统散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呈现多种现代文阅读文本"百花齐放"的新局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时,必须以高考试卷现  相似文献   

20.
<正>《故都的秋》可谓是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感受文章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更能结合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点挖掘高考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一、立足大纲,透析考点纵观近年的高考散文阅读题,我们不难发现,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现代文阅读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