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外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阅读国外文献资料和对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了国外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体力活动干预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和解决"未来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运动干预方案和运动处方的量化研究刚刚起步,大量实质性的工作尚待深入.研究结论认为:加强我国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研究可为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2016年国际体力活动与公共卫生大会上38个国家联合发布的《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为基础,分析全球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及其生态学环境现状,介绍部分国家的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工作。结果显示: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整体水平较低,静态生活方式普遍;政策、社区和机构维度的青少年体力活动生态学环境相对较好,但政策和社区维度的干预效果还不明显,青少年体力活动的人际环境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上海市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较低,香港的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及其生态学环境位列全球中等水平。今后还需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健全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评价与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3.
对目前锻炼心理学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社会生态学模型进行介绍,探索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参与的因素,并描述该模型在国内外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中运用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同时就社会生态学模型在我国青少年体力活动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体感游戏作为体育运动与电子科技的结合产品,对其在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研究从体力活动的促进、能量消耗、运动康复、社会价值以及心理效应等方面对体感游戏进行分析,发现体感游戏对青少年体力活动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满足其锻炼的需求,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地影响,能作为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蔓延中的城市环境变迁在许多方面不利于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的参与,为此,需要了解其内在规律与机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该领域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在于数据分析定量化,而定量化的难点在于环境指标量化.针对目前研究以定性调查为主,地理信息系统(GIS)定量研究指标不够全面,在研究进展基础上对相关地理信息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1)城市蔓延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主要集中在密度、土地利用、城市扩张形态、道路布局、通达性、可及性以及景观格局等地理特征;2)现有的城市环境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已涉及大部分地理特征类型;3)指标选取可参照多指标综合测量为主,各项地理特征均匀分布,不同体力活动类型有所侧重以及不同研究目的灵活应用等准则.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6,(3):34-43
近年来,体力活动研究领域的对象年龄呈现不断下移趋势,学前儿童的体力活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学前儿童体力活动一般概况、静态行为、体力活动与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托幼机构与家庭系统中的体力活动、重要他人对体力活动的影响、低幼儿童的体力活动等方面对国外学前儿童体力活动的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系统化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这一领域在研究重心、研究视角、研究设计与测量方法方面主要呈现出:强调对学前儿童体力活动行为模式特征的深度挖掘;从研究行为主体本身转向考察行为发生的背景性因素;重视学前儿童体力活动研究的发展性维度与跨文化维度;多元化主客观测量手段的有机整合与效度一致性分析验证等特点,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19,(2):115-120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提升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促进体质健康意义重大。采用父母支持问卷、锻炼行为调节量表和青少年体力活动问卷,对1084名青少年进行抽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父母支持、锻炼动机与体力活动的关系,试图构建父母支持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1)父母支持能正向预测青少年体力活动;锻炼动机各维度(外部调节除外)能正向预测青少年体力活动;2)锻炼动机各维度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效果不同,体现为自主性动机比控制性动机影响大;3)父母支持通过两条路径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第一条路径是直接影响,第二条路径是通过内部调节动机间接影响,即内部调节动机在父母支持与体力活动之间起中介作用。这启示我们,父母支持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青少年自主性动机、体力活动水平的提高,父母为青少年创建良好的支持性环境,是提升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体力活动不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客观、准确的体力活动监测方法和仪器对于开展体力活动研究、运动干预和人们的日常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Actigraph是目前国外应用最多的加速度传感器能量消耗监测仪器之一,首先介绍了Actigraph的基本技术、参数,然后对相关Actigraph的文献从"信度"、"效度"、"能量消耗推算方程"、"仪器对比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体力活动与健康: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律性体力活动对健康的益处已经被既往的研究所证实。多种慢性疾病,包括心脏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肥胖、骨质疏松以及某些癌症的发病都与缺乏规律性的体力活动有关。权威机构已明确提出了关于体力活动的参与指引。大量的研究致力于体力活动干预措施的制定。本文总结了体力活动与健康的研究证据、体力活动在人群中的评价、以及体力活动干预研究的进展,为中国下一步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9,(9):798-803
目的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及热点,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iteSpace 5.0.R3.SE版本对研究文献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处理。结果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研究领域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缓慢起步阶段(1982~2000年)、低速调整阶段(2001~2009年);高速发展阶段(2010~2018年)。核心作者团队中以陈佩杰团队、陶芳标团队以及李红娟团队为代表。研究的热点问题:体力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久坐行为的关系;建成环境对儿童青少的体力活动的影响。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和科研团队,研究的热点问题能够与国际接轨,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科学》2014,(1):30-34
本文介绍了国外体力活动及其相关环境研究背景,并结合国内发展的现实条件分析了我国开始该领域研究的背景;介绍了体力活动相关的各种环境,并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视角及其贡献;将国内研究分为探索阶段、初期阶段和多产阶段。国外研究分为萌芽期、形成期、酝酿期、活跃期和干预期。并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区域和模型以及体力活动的分类调查问卷等不同的研究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终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社会支持可以影响青少年的体力活动,但锻炼自我效能对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并无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在舟山本岛的5所初中的2020级初二青少年(N=450)社会支持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以及对他们锻炼自我效能的作用的调查,青少年受到的家庭支持可以增强青少年的锻炼自我效能,而同伴支持则对体力活动水平有直接促进作用。父母应鼓励青少年积极进行体力活动,青少年自身也应多结伴进行运动。  相似文献   

13.
孔逸枫  张怡 《当代体育科技》2020,(3):193-194,19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聚焦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的相关领域,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新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国内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关系的发展进行简要梳理,分析主要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我国现阶段该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未来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后期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进行中小学生群体脊柱侧弯筛查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旨在探究居家隔离方式对青少年脊柱侧弯(AIS)发病率现状的影响。方法:对华东地区约4 000名青少年居家隔离前后进行了两次AIS筛查,AIS筛查包括三项测试:(1)目视检查,(2)Adam的测试,(3)红外光扫描。结果:在疫情防控期间,居家隔离后的青少年中AIS发病率较前测高出7.58%,脊柱侧弯发生部位主要是颈椎段及胸腰椎段。后测青少年AIS的发病率与BMI、屏前时间呈显著正向相关,与体力活动时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与建议:居家隔离后青少年AIS发病率明显增加,BMI增加、屏前时间增加和体力活动减少可能是青少年发生脊柱侧弯发生的重要原因。建议医学和教育工作者关注青少年AIS阳性的因素,增加中小学生体力活动时间,减少青少年屏前及久坐时间。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最终筛选出的45篇关于体感游戏应用于体力活动干预实践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推理,综述了体感游戏的起源、发展及应用于体力活动干预实践研究现状。研究发现,体感游戏的原始雏形始于1983年,历经30余年发展,其操控方式逐渐由依赖感测外设设备向感测肢体动作过渡,它虽已涉足体力活动干预研究领域,但尚处初始阶段。研究认为,体感游戏可作为促进体力活动、增加能量消耗的新的干预方式,其体力活动强度等级为轻度到中度,属于有氧运动范畴。然而,体感游戏与健康效益之间的量效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17,(1):111-120
目的:通过佩戴GPS定位器和体力活动加速度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四周体力活动追踪,分析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空间半径,为适宜步行缓冲区尺寸大小提供建议,验证当前普遍采用的儿童青少年一周体力活动数据的采集是否能够全面地反映其日常活动空间特征。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片区小学四年级到高二共121名受试者(9-17岁)参与测试,佩戴GPS定位器和体力活动加速度计四周,检测样本人群体力活动发生场所位置的经纬度以及体力活动强度的大小,并将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数据和GPS定位器数据匹配,确定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场所的位置。从而分析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发生场所的空间特征,并且通过经纬度坐标算出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发生场所距离家和学校的距离。结果:根据GPS与加速度计数据筛选原则,有效样本共52名(男生,27名;女生,25名)。上学日受试者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多集中在学校、通勤路径,而周末则集中在运动场所/锻炼设施、沿街道的出行活动轨迹和小区。距离小区和学校600米范围内集中了受试者人群多数的体力活动定位点,一周的追踪测试结果和四周追踪测试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建议今后有关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多围绕小区及周边进行,针对儿童青少年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以及环境评估建议以600米作为缓冲距离,类似的研究建议可采用一周的测试。  相似文献   

17.
运动传感器(SWA)在测量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运动传感器SWA测量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了解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状况,探讨SWA在体力活动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30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男女各半.受试者佩带SWA,固定于优势侧上臂肱三头肌处,每天早晨起床后戴上,一直到晚上睡觉前摘下,连续佩戴7 d,记录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和活动时间.结果:男生1周总能量消耗和平均每天进行的中等强度、大强度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和时间高于女生(P<0.01);在平均每天的能量消耗构成比中,男生从事大强度的体力活动能耗为10%,中等强度的能耗为14%,女生从事大强度的体力活动能耗为4%,中等强度的能耗为12%.个体间体力活动能耗为10.44%-46.03%.结论:目前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活动水平下降.SWA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青少年体质水平下降与青少年肥胖发生率不断攀升的现象,青少年体质和健康关系的研究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采用文献综述法,对青少年体质、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痰病发生风险之关系进行探析.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质下降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丛集"的重要原因,体力活动干预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和解决"未来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体力活动健康促进和运动处方的量化研究刚刚起步,大量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尚待深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SCT)模型为视角,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和元分析。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纳入符合要求的18篇文献,采用Stata 15.0软件合并效应量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①SCT模型总体能中等程度预测体力活动(R2=17%,P<0.01,z=7.59);②对包含自我效能、障碍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社会状态因素在内的文献进行的元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因素与体力活动显著相关(N≥75%);③受不同地域、性别和统计方法的影响,研究结果间存在异质性。结论 SCT模型能中等程度预测青少年体力活动;自我效能、障碍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社会状态是预测体力活动的关键指标;受不同地域、性别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SCT模型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预测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20.
钟涛  徐伟  胡亮 《体育科研》2014,(2):28-31
在促进体力活动的研究中,传统理论过于强调个体心理因素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宏观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 社会生态模型作为一个全面的、跨学科的分析框架,为体力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即综合考虑个体及环境的各层次影响因素:个体内层次、人际层次、组织层次、社区层次和政策层次.本文对该模型在体力活动领域的应用演进以及各个层次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未来应用该模型的相关干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