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中国媒体的对外报道是世界了解中国立场,倾听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渗透在新闻报道中的意识形态传递着不同的思想与价值观念。面对西方媒体对华报道制造的偏颇舆论与误解,中国对外报道策略的转变对国家形象的树立及传播真实的中国有着重要意义。从国家意识形态角度看我国对外报道的定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的是阶级和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所谓国家意识形态是作为某个社会共同体或国家的意识形态。它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共同体成员或民族国家根本利益的反映,它通  相似文献   

2.
王晓清  李玲 《新闻通讯》2013,(10):31-32
“软实力”最早是由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约瑟夫·奈(JosephS.Nye,Jr.)提出来的,意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意识、价值理念和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因素,其核心内容包括社会信仰、民族凝聚力和道德规范等。本文将此概念延伸为“软实力”不仅存在于国与国的关系场域,更涉及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一部热播的电视剧能广泛而深刻地触动受众的灵魂,并促进电视与意识形态互动,促使电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建构与传播发挥重要作用。电视内容生产与播出机构通过一系列电视剧、新闻报道、专题片、纪录片和娱乐节目,以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战争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沛林  张雯 《军事记者》2003,(11):19-20
在战时,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和社会政治集团,都要借助传播手段(包括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表达反映国家利益和国家意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准则,这是在战争这种特殊环境下一个国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政治领导和舆论影响作用的重要机器,也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执政者掌控舆论、确保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这种制军事传播权,就是对军事传播权占绝对优势的控制和使用。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伟大奠基人,全世界无产者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和思想舆论的力量。他们有一句石破天惊的名言…  相似文献   

4.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化发展时指出,文化外交已经成为中国继经济、政治外交之后的第三大支柱,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已经形成.①作为极其敏感的政治范畴,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强调国际政治体系中外向性对象与交往的平等性、程序性,鲜明地凸现了该民族国家核心的政治价值、利益与立场.它包括国家对外的政策方针及其试图让其他国家了解自身的各种信息.因此,文化外交与文化传播、文化公关等根本差异在于,前者的行为主体主要是政府,带有明确的政治力量和“以我为中心”的特点;后两者则具有隐秘性与不确定性,并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强调以他者接受为前提.  相似文献   

5.
宋扬 《新闻三昧》2006,(12):27-29
奥运会与国家形象一、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奥运会从媒体报道的角度而言,属于全球性的媒介事件。因此,奥运传播是一种对外传播。所谓对外传播,是一种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它主要体现在把有关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传达给国际社会。这些信息又可以称为出境信息。对外传播将传播的内容立足于国内,传播的对象在境外。外国人、其他国家的华人或港澳台同胞,都是对外传播的对象。其实质是:(一)对外传播是跨国的传播。不论具体的传播者是谁,也不论具体的传播内容是什么,所有对外传播均被视为代表中国,从而与树…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传播,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传者与受众在各种领域和层次上的符号性信息沟通活动,它主要表现为跨民族、语族、种族和国家等传播类型。军事外宣是跨文化的传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我军要想在国际上树立良好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就必须借助对外宣传手段,实施跨文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军事对外宣传跨文化传播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志刚 《今传媒》2010,(10):3-6
跨文化传播,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传者与受众在各种领域和层次上的符号性信息沟通活动,它主要表现为跨民族、语族、种族和国家等传播类型。军事外宣是跨文化的传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我军要想在国际上树立良好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就必须借助对外宣传手段,实施跨文化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权≠制新闻传播权把一种信息或思想传播给大众的权利谓之传播权。新闻传播权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体把表达一定思想、观念及倾向的新闻信息传播给大众的权利。伴随政权的建立,国家、民族或政治集团相应取得了传播新闻的权利。它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政治领导和舆论影响作用的重要机器。但是,一直存在这样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现象:拥有新闻传播权,并不等于一定拥有制新闻传播权。那么什么是制新闻传播权呢?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对新闻传播权占绝对优势的控制和实现。获得制新闻传播权,便意味着在一定时空获得了舆论导向的主导…  相似文献   

9.
对外传播,顾名思义,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针对另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所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其目标是要信息接受国了解信息输出国,培养其友善态度和合作愿望,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输出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取得最高程度的国际支持和合作。①对外传播是一个与国内传播相对应的概念,在全球化背景下,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跨国界、跨文化和跨语言。  相似文献   

10.
美国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具有霸权性、强制性、目的性,旨在增强美国文化软实力,与其他国家建立价值同盟,维护美国战略利益,达到独霸世界的目的。从研究美国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战略考量、传播方式入手,总结了美国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特点,探讨了美国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启示,即强化实力、构建体系、抢占制高点、掌握话语权、立体传播、打造品牌等。提出了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构想与路径,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通常意义上,对外传播是指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针对另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所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其目标是要信息接受国了解信息输出国,培养其友善态度和合作愿望,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输出国的国际环境,取得最高程度的国际支持和合作。我国对外传播的目的是“宣传自己,消除误解,在  相似文献   

12.
从《阿凡达》看好莱坞电影的世界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新闻爱好者》2010,(10):162-163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好莱坞电影通过其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传播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电影发展,不仅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吞噬着其他国家的本土电影工业,而且对维护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价值提出了挑战。《阿凡达》的上映,让全球观众再次见证了好莱坞电影的霸权地位,也将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对决再一次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3.
李念 《新闻记者》2005,(6):25-28
广义概念的国际报道包括外国或国际新闻,也包括对外传播本国的新闻。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说.涉我国际报道是有关我国的国际报道的跨国家、跨文化的传播。跨国家是指新闻事实来自国内外并具有国际认知价值;涉我国际报道的传播主体是国家这一特定主体;传播客体除了外国公众外,还包括本国的受众。而所谓跨文化是指国际报道的传播一般都经过一个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化的信息二次编码过程。  相似文献   

14.
张喜燕 《军事记者》2012,(12):51-52
美军认为,信息化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使得战略传播在其国家安全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而心理战作为其国家战略传播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提升传播效果、弥补传播缝隙,达成国家和军队战略传播目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与其他战略传播要素呈现为互补与冲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话语权力理论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卉 《当代传播》2011,(5):85-87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权力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国家形象广告通过对“国家品牌”的塑造,对外可以对他国政府的制度、政策、心理、行为及其国民心态产生影响,从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国家形象广告话语受投放媒体、区域、时机等要素制约,体现了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家政治话语权力与经济话语权力的争夺.国家形象广告发展需符...  相似文献   

16.
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民族国家保持自身独立性和统一性的政治前提和民族情感基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记忆和精神家园,加强中华文化传播对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时代价值。加强中华文化传播,首先是挖掘整理中华文化资源,做好符号话语储备工作;其次是深入叙事逻辑,形成独特的中华文化符号叙事体系;最后是坚持守正创新,发挥多模态表现手法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外军事宣传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外军事宣传有着独特的内在运作规律和战略意义,较之于其他新闻传播行为,对外军事宣传更应关照到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因素。我国的对外军事宣传起步较晚,这是由特定的传播生态和媒介环境所决定的。但是多年的对外宣传实践表明,我国正  相似文献   

18.
传播者的形象和传播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要在21世纪为中国构建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扩大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和利益,离不开高效力的对外传播。众所周知,传播的效力与传播者自身的形象或信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传播者的形象或信誉好,他的传播效力就高;形象或信誉不好,传播效力就低。一个骗子说的话,是没有人会信的。一个有明显倾向的人,其信誉也会大打折扣。一个为大家所喜爱的公正的权威人士说的话,就比较容易为受众接受。我们国家历来重视对外传播,在对外传播上,下了很大力气,投入了众多人力和巨额资金,创办了一批对…  相似文献   

19.
对外传播“金鸽奖”是浙江省唯一的对外传播政府奖。它不仅是了解浙江对外传播状况的一个平台,更是我国对外传播领域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引领着浙江省对外传播事业的导向。  相似文献   

20.
通常意义上,对外传播是指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针对另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所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其目标是要信息接受国了解信息输出国,培养其友善态度和合作愿望,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输出国的国家环境,取得最高程度的国际支持和合作。对外传播是一个国家树立国际形象、奠定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话语权”是传播政治学概念,即指媒介对受众产生传播效果的潜在现实影响力,对社会现象的“解释权”。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将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表达出来,并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一直伴随着话语权的争夺,可以说,传播的实质就是人类的话语权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