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体育强国是对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综合评定。其要素主要包含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人文等。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事业的现状和西方国家进行对比,得出新时期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应以人文本,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调整和促进竞技体育结构,优化发展学校竞技体育。  相似文献   

2.
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疾人体育是社会和谐的直观体现,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发展的残疾人体育应是残疾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三者和谐稳定,全面开展,相辅相成.目前,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优先、快速发展,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保持残疾人竞技体育适度发展,加强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建设,将残疾人体育逐步融入中国体育的大环境,是中国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试论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回顾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就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群众体育优先、竞技体育优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3个阶段;在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将呈现地位平等性、发展同步性、动态协调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经历了从"单维型的理解"向"多维化认识"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以竞技体育为主导的单维型的体育强国理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认识阶段和汇集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国际交往、体育法制、体育科技和体育教育在内的多维化体育强国认识的三个阶段.研究认为保持和扩大竞技体育的优势是实施体育强国战略的前提,群众体育的普及是体育强国的基础,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双向驱动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关键,努力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积极扩大体育产业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体育思想对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影响的研究,认为体育思想的发展变化影响着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经历的基本融合、断裂、协调等与体育思想的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李俊逸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95-195,197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对我国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体教融合"的今天,探究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必要。据此,本研究分别从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3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旨在为促进我国体教融合,推动学校体育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使我国成为竞技体育大国,群众体育发展相对不足。体育走近群众、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体育在当代社会的必然取向,也是体育的本质回归。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发展群众体育,使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使我国成为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举国体制"出发,结合我国举国体制的形成、奥运项目的设置、竞技体育的现状、大众体育发展、学校体育的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现行的"举国体制"在局部已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割裂开来,有逐渐成为三个独立体系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省的竞技体育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同时也偏离了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回顾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对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是随着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变化而逐步形成的,新形势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应赋予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金牌大国和体育大国不等于体育强国。目前,不但竞技体育中存在一些弊端,发展不平衡,而且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等方面也严重滞后。这些问题的解决以及体育强国之梦的实现,既要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事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新的历史时期,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事关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局。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论述中国人的"心理"与中国体育发展的辨证关系,从体育的本源出发结合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应该优先发展群众体育,同时认识到竞技体育的不可替代性,协调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辨证关系,使国家真正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12.
对竞技体育教材化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育是否应该纳入学校体育的范畴,一直是体育界争论的话题,从学校体育的发展和人们现实需求分析,竞技体育将会更多的走进学校,成为学校教育重要内容,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针对竞技体育对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竞技体育教材化的内涵及竞技体育教材化改造的方法原则等问题逐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潮头"思考--关于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制改革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在肯定体育俱乐部制度对于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推进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这种改革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必须与整个竞技体育的发展相互协调,必须与它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相融合。为此,作者犹如何完善我国职业俱乐部制度提出了几点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人文化"趋向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我国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受学科中心主义和竞技运动思想的影响,未能很好地反映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动态以及学校体育的功能特性。注重人文教育与重视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未来的教育评价将以人文化为最高价值追求、以实证化为方法途径、向人文化和实证化共生共融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的功能特征应该更多的体现在能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生长。因此,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人文化趋向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强调对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过程中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注意方法灵活与针对性、注意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及关照全面与重视“两极”相结合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归纳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列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表现出多维非均衡性;片面推崇金牌高于一切的理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体育形象在西方社会再塑造;运动员退役后安置问题日益突出;体育科研投资力度相对薄弱。为了使我国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着手解决好上述矛盾,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向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孰大焉,孰强焉?———论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之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来关于"我国是体育大国还是体育强国"这个命题,一直是持续受到关注的焦点.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这一命题进行探究.发现该命题存在着不少的漏洞,为此笔者从逻辑关系、概念论域和社会因素3个层面对该命题进行解析,揭示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最后,认为我们不仅应当给中国体育的发展现状一个合适的定位,还应当制定符合我国体育国情的发展对策,以提升体育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7.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和国民体质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奥运金牌热形成强烈反差的仍是对全民健身的忽视和淡漠,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非对称发展。当前,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大大众体育经费投入、高水平竞技运动与社会大众结合等举措显得异常迫切。只有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的协调发展,才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观,才符合新时期国家和谐、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王勇  常蕾 《体育与科学》2012,33(2):109-111
推动社会化发展模式是解决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瓶颈"的最佳途径,是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环境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进行这项改革还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举国体制"存在的长期性、我国的经济基础还不很强大,没有形成成熟的体育消费市场、缺乏有效的组织"桥梁"、投资竞技体育的高风险性。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奥林匹克的精神是当今世界体育文化高度统一的整体,是体育界所共识,也是我国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的人才成功的思想境界.从竞技体育的精神、特征以及功能的角度出发,探讨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教书育人的功效.这篇文章并不是否认非竞技体育就不能发挥体育的功能,而是从竞技体育角度出发探讨教书育人的新思路,进而为竞技体育在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解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及用途状况,运用文献调研方法,对我国自1998年实施新修订有关体育社会专业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体育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也呈现出体育院校为主,省、市、县不定期分级培训并举的局面,并为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