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5):102-103
我们常说,击球时要注重身体重心的调节,要有重心交换,要依靠腰部的转动来发力.尤其是在正手进攻的过程中,要先将重心放在右腿上,击球时要转腰,将重心转移到左腿上,这是正手进攻的基本动作。然而在比赛中,来球的落点是随时变化的,击球者几乎都是在跑动中击球,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完成最“标准”的击球动作,此时就要靠运动员自身的调节,通过调整身体重心和击球动作,尽量合理地回球,提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网球与物理     
任何运动都跟物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用物理常识来改善我们的网球技术。 1.降低重心。降低重心能自然提高我们所击出球的高度,过网更有保障。最惯常的降低重心的动作是屈膝,所以打网球的准备动作是膝关节微弯而非直立,这也使我们能更快速移动。 2.转移身体力量。将身体力量转移到网球上可大大加强击出的球的力度,击球时往前45°方向踏出一小步,正手击球迈左脚,反手迈右脚(右手握拍),这样随着重心的移  相似文献   

3.
东月 《乒乓世界》2000,(3):28-28
和欧洲运动员相比,中国运动员拉弧圈球的特点是速度快,前臂的力量用得很好。王励勤就是典型的一个。这是王励勤的一组正手拉球动作。(1)准备姿势:两腿左右分开。两膝微曲,身体重心稍稍前倾。(2)执拍手向右后方引拍,右肩下沉,重心移至右脚。(3~4)执拍手继续向右后方引拍,身体重心逐渐下降,腰、肩要随着身体重心一起转动。(5~6)击球后,大臂带动前臂向前上方挥拍,身体重心随之逐渐移至左脚,摩擦球的瞬间迅速收缩前臂。(7~8)击球动作完成以后,球拍随势挥至前额处,身体重心转移至左脚,然后迅速还原,准备回击…  相似文献   

4.
薛成强 《中华武术》2014,(12):55-56
一、核心力量的概述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即肩关节至膝关节之间的部位)、控制身体重心、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二、核心力量的作用(一)提高运动员躯干稳定性、增强身体平衡能力身体核心肌群是附着在腰椎一骨盆一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而人体的重心则位于核心肌群所在的部位。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对核心肌群及深层小肌肉进行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躯干的稳定性,增强身体平衡力,进而优化技术动作,提高运动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5.
1佩斯的截击技术非常出色,以至于我们在向他学习时可能出现困难。因为他的出手既快又准,在每一次截击时可以做出的击球选择比任何职业选手都要多,更不用说业余选手了。在这记正手截击动作中,佩斯略微引开球拍的动作就足以让他打出具有侵略性的截击球,因为他的击球时机非常完美。我建议业余选手在截击时可以让球拍始终处于身体前方(不要超过体侧),挥拍幅度也要小。你在这里看到的就是理想的动作。佩斯的身体也同时略微进行了旋转(你不应该在截击时像底线击球那样完全侧身,因为这将阻碍身体向前冲压来球)。他把身体重心放在外侧腿上,这是在截击中能否获得力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打乒乓球,持拍手的作用显而易见,人们多有论述,但对非持拍手的作用许多人认识不够,众所周知,乒乓球击球的基本环节有四部分:判断来球,移动脚步,挥拍击球和迅速还原。其中迅速还原指的是挥拍击球后球拍的还原,身体重心的还原和基本站位的还原,以便为下一次击球做好准备。尤其是击球后身体重心的还原,几乎是每次击球后所不可缺少的,否则下一次击球就难以进行,更谈不上击球质量。要使身体重心及时还原,重要的一点是:身体重心,由一腿交换至另一腿时,承受重心的腿犹如弹簧被压缩似的。当击球的动作一结束,前脚掌内侧轻轻一蹬就将重心反弹回来,这样为下一次  相似文献   

7.
优秀男排运动员沙滩排球扣球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高速摄影与影片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排运动员的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扣球技术动作进行了运动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扣球技术动作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助跑与起跳两个关键的技术坏节上。其原因在于,沙滩排球助跑过程对重心的稳定性要求较高;起跳过程中的体能消耗较大,纵跳高度低于室内;击球时对控制球的能力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8.
一、正手快点技术乒乓球运动中的正手快点技术动作,要求运动员以肘关节为轴,迅速挥摆前臂。因为前臂挥摆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击球的力量(从牛顿第二定律F=ma中可得出:当m为一定,即当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球拍、球的质量为一定时,如欲增大拍击球力量,  相似文献   

9.
网球技术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用身体的能力。身体充分得到利用,技术自然就会提高。截击技术中,不仅手腕的运用与击落地球、发球时不一样,身体其他部位的使用也大不一样。击落地球和发球强调利用身体躯干的扭转发力,而截击则需要身体在击球的瞬间有制动动作,并能控制身体不出现晃动,好似一堵墙壁那样稳定,而这需要有强大的腹背肌的力量做保证。下面我们来介绍提高控制身体稳定性的腹背肌力量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0.
保持好“轴”请把安娜·库尔尼科娃的正手击球动作牢牢地印在自己脑海里。有意识地将头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保持好身体的“轴” 网球技术中,无论是哪一种击球动作,最重要的是维持住身体的“轴”。这个“轴”一旦被破坏.不但挥拍击球没有稳定性,而且不可能击出有威力的球。为了使挥拍击球时身体的“轴”不遭破坏.尽可能有意识地使头的位置不变。挥拍击球过程中,如果头的位置有上下或是有前后的转动,“轴”就会发生偏斜。 像照片上的卡洛斯·莫亚那样,头不动,仍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以充分伸展背肌进行挥拍击球动作,从而使身体的“轴”…  相似文献   

11.
正手击球 费雷罗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击球,都十分注意压低重心的位置,保持双脚的稳定。他做得特别出色的是他的身体轴心保持得非常稳定,转体的幅度非常合适。他的结束动作尤其引人注目,动作流畅而又可以顺利地过渡到下次击球。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重心上升的力量向前上方挥拍反手起下旋球时,为了使拉球具有一定的威胁,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挥拍的同时,两腿蹬地,将身体重心迅速上提;要利用好腹肌、背肌的力量,将爆发力充分释放。在击球时,腿部从弯曲状态迅速伸直,重心在上升的过程产生了足够大的前冲力,此时顺势向前上方挥拍可以使动作更加干脆有力,增加反手拉球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击球时充分利用下身的力量 阿加西的击球动作特点就是快而有力地挥拍以及较大的随挥动作。无论是对慢速球还是对快速球,阿加西的随挥动作都比较大。此外,他的击球瞬间的向内翻手腕对控制球也很有好处。 大的随挥动作可以有利于将击出的球压住。如果有意识地提高挥拍的速度,随挥动作自然也就比较大。此外,还要注意将下身力量作用到击球瞬间,在挥拍时利用身体的转动可以增加击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截击     
大侠 《网球天地》2014,(8):123-125
Part1 截击的基本 截击的基本握拍方法是大陆式握拍,正手球和反手球都使用这种握拍方法。 准备击球时,身体重心降低,扩大站位幅度,进行分腿垫步。 球拍的运动在截击中至关重要。引拍幅度过大会影响动作稳定性,因此应尽量控制弓拍动作。  相似文献   

15.
六、成功的网球选手需具备的5个要素 1平衡 造成击球失误的原因,许多是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引起的。常见的情形有:击球前身体重心过早地移动前倾;重心后仰快,击球时前启向上或后拉等。 优秀选手如阿加西、贝克尔等的发球和正反手击球;都有很好的平衡,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击球力量的重要原因。 要学会在实际击球之前,通过自然后摆挥动产生动量并带动身体,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身体的转动是通过身体的侧身转体,移动拍头,手通过球的飞行线路。 2头部 头部是整个身体最重要的地方,如果击球时头部乱动,将会导致整个身体…  相似文献   

16.
网球比赛是由许多个短时间的剧烈运动和休息组成的运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网球技战术的基础,也是在当代网球比赛中充分发挥最佳技战术水平,夺取最后胜利的保障.网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项目,具有速度快、比赛时间长、移动范围大的特点.技术动作主要靠挥臂击球时上肢、肩带和腰腹的肌肉爆发力.在比赛中抽击速度快,要求运动员对来球全面观察,迅速做出判断并想出对策,然后迅速移动步法,调整身体重心和击球位置,进行挥拍击球.这些项目特征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具备速度、耐力、力量、灵活柔韧性素质.  相似文献   

17.
体育舞蹈的运动技术特征及其专项力量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体育舞蹈各舞种动作技术形成的内在机理,认为其运动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保持正确身体姿态的控制技术;二是身体重心快速而有节奏的弹动技术;三是身体重心以抛物状和螺旋状运动技术;四是髋部与腰腹部强劲扭摆技术;五是胸、背、肩部和手臂的律动技术。针对体育舞蹈项目的运动技术特征,归纳总结出发展体育舞蹈选手静力性控制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和相对力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出了训练中应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4,(1):90-91
除了手腕动作灵巧自如之外.松平健太的脚腕和膝关节也非常灵活,并且腿部具备强大的力量能够支撑和保护重心。图3—6和图12中,松平健太在拉球时为了压低重心,充分发力,采用了双脚的内侧着地作为支撑点,这是非常罕见的,也是很难做到的,可见他的身体柔韧性非常好。此外;松平健太的重心调节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即上下起伏很多。从他的下膊式发球到各种进攻的衔接、两扳或者多板连续进攻的衔接,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起伏。这种动作会影响击球的命中率,然而松平健太利用腿部支撑不仅能在上下起伏时保持击球动作的足够稳定,  相似文献   

19.
很多业余球友都和蔡先生一样有这个理解误区,以为前一个动作小一点,下一板还原就能快一些,其实不然。连续击球动作“不怕慢,就怕断”,如果前一个动作没充分做完的话,身体的重心交换就没有完成,下一板衔接也就不会准备充分;而只有重心交换的感觉强烈,交换或调整板形时才能做到足够放松,这个环节对击球质量的影响更为关键。此外,如蔡先生所说,他正手击球的幅度确实比较小,拉弧圈球时手没有充分挥上去,下摆也不够充分,这样不但影响连续击球时的重心转换,而且容易造成身体各部位的发力脱节,击球实效差。建议他再练习的过程中,手要大胆地摆下去、挥上来,让手臂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一点惯性,这样再加上转腰做功,球拍与球之间的距离就足够了,而且能够保证手和腰的动作能够同时向同一个方向做功,整体动作会非常干净,发力也会更直接,击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技巧啦啦操运动概念、项目特征以及整个技术动作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技巧啦啦操运动变化过程中身体重心的稳定性、技术动作的整体幅度、平衡性、协调性的控制及完成各种高难度技术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都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自身的核心力量强弱有着密切联系。通过论述核心力量训练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具有重要的意义,引起技巧啦啦操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核心力量训练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