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当我们自己找不到创意人和创意机构的未来时,我们也许要放下自己的身段、忘记自己的头衔和职位,向那些不是创意行业的人去请教,去探讨,也许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答案。这世界,有一些人,天天在帮人解决他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就是没有办法解决自己同样的问题。比如理发师,他能给世界上所有不能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就是没有办法自己为自己理发。手术医生也是,天天给别人开刀,却无法为自己开刀。前者是不能,无法将自己从自己中拔出来。后者是除了不能,还不敢。  相似文献   

2.
他们自己背负包裹,他们自己徒步前行,他们自己亲近自然,他们自己已经历风险,他们自己叫自己“驴”。 中国的“驴人”群体正在迅速增加,通过像北大山鹰似的行动,这个群体为中国人增加一种叫做冒险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吃的变迁     
于冠深 《青年记者》2009,(20):84-84
回首当年我出发采访时吃饭的吃法,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上世纪末,大体说来,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自己花钱自己买饭自己吃;自己花钱别人买饭自己吃;花少钱饭菜好自己吃;不花钱饭菜好有陪客。  相似文献   

4.
新闻记者是宣传别人、照亮自己,托举别人、成就自己,奉献别人、快乐自己,褒奖别人、升华自己。--张振江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必须重新审视自己,认清自己,发展自己,要与时俱进.本文立足于高校图书馆,认真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的作用,同时,根据信息时代要求提出了对今后高校图书馆发展要提升自己,馆员角色定位;宣传自己,完善自己;坚定服务读者的宗旨,创建人性化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家整咱,咱没办法,咱可千万不要自己整自己!" 这句话是我自己发明的,名之曰"快乐语录",因为常念我这条语录,能给你带来快乐. 根据我的测算,一个人的烦恼,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九来自自己,只有"飞来横祸"那百分之一不是你自己找的.俗话说"招灾惹祸",说的就是灾都是自己招的,祸都是自己惹的.  相似文献   

7.
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出版社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增强自己的整体实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呢?我们认为很关键的一条,是要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自己的特色,塑造出版社的个性。即以特色取胜,应是出版社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专业古籍出版社的岳  相似文献   

8.
杜鹃 《青年记者》2007,(5):25-26
作为记者,首先要保护好自己,不保护好自己怎么做新闻,因为做新闻,而让自己受到伤害是不应该的。这是对报社不负责,对家庭不负责,对自己不负责的态度,我们既要做新闻,既要打击假冒伪劣,既要曝光违法犯罪分子,又要保护好自己。  相似文献   

9.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3,(34):80-80
梅艳芳坦承自己的脆弱 看上去那么坚强的梅艳芳证实自己身患重病了。9月5日,在相关传言甚嚣尘上的时候,梅艳芳坦承自己罹患了子宫颈癌。她还表示自己有信心战胜病魔,并不会因病而更改自己的工作计划。此前,由于香港传媒胡乱猜测她的  相似文献   

10.
任何事情不过是你自己跟自己叫板,跟别人叫板没有意思,跟自己叫板才有意思.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跟自己较劲的时候,那另一个自己总是比你高出那么一点,当你已经达到某个高度,那个和你较劲的自己又要比你现在高出一点,这样反反复复,生命就有了意义.心里总是有一些希望,一些梦想,它又总会走到现实的前面去,就好像人永远追不上自己的影子一样.对我来说,就是这样,我个性如此.我心中永远有一个战场,永远在给自己出题,然后自己去解,这已经是思维和行为的习惯了,所以做什么职业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11.
报纸要从其他媒体的打压中突破,关键是不要迷失自己,要扬长避短,走出自己的特色。不迷失不是固步自封,对新兴的传播手段,如手机报、网站、报纸可以办,但目的不是为了消灭自己,而是为了丰富自己。正如我们吃了牛羊肉只是为了增加营养而不是为了使自己长成牛羊。东施效颦不但会使我们自己失去自己的特长,而且找不到回家的路。在新闻过度娱乐的时代,当部分媒体过分媚俗,以自己价值观的迷失讨好受众时,报纸应该以自己的淳朴和宁静让读者暮然回首。一如大山深处的野菜,在污染的食品世界里愈加珍贵。新闻不能永远娱乐,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12.
悠闲的张力     
悠闲,对应忙碌而存在,惬意安然、从容闲适、无所牵挂、悠然恬静、忙里偷闲。 悠闲就是做事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绷紧的弦容易断,因为没有你,地球照样旋转。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像陀螺似的,没必要什么事都自己扛,没必要对自己的青春年华透支,没必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没必要自己跟自己抬杠,没必要任何事都追求尽善尽美,更没必要上今天的班、睡昨天的觉、花明天的钱。要知道,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犹如没有刹车的汽车,其险无比。  相似文献   

13.
一缕阳光     
和谐、温暖生活的经典法则: 第一,为爱而生。爱自己,所有的爱都是从爱自己开始。慢慢地培育你的爱在心灵中生根发芽,让心中拥有一片爱的绿洲。人必先自爱而人爱之,不要对自己不屑一顾,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点儿信心。爱他人,欣赏别人的好,就会提升自己的好;赞扬别人的好,就会强化对方与自己好。奉献就是爱,爱能让我们拥有财富,把内心鼓励、赞美、欣赏、关切的话语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4.
书法创新需要外来的刺激,但非邯郸学步的模仿。创新是探索我们自己深层的内心世界,说出我们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塑造我们自己的面目,肯定我们自己,这是生命的事。  相似文献   

15.
大师的邪念     
气功大师一早起来就有点坐卧不宁。他知道,是自己的寿限到了。但气功大师不知道自己有怎样一个死法。这样也好,他想。同时决定把生命的这最后一天留给自己,不见任何人。气功大师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他要对自己的一生作一番必要的梳理。梳理的结果,大师对自己的一生基本满意,无甚遗憾。  相似文献   

16.
通讯员投稿都希望能够被刊登,但往往不是石沉大海,便是收到一封封退稿信.遇到这种情况,通讯员不是埋怨编辑便是垂头丧气,影响了投稿的积极性.其实,自己稿件能否被刊用,通讯员本人应是清楚的,因为自己写的稿子质量如何,心里是有数的.如果自己在投稿时就对自己的稿子没把握,有“碰运气”的想法,结果多数稿件必然被编辑枪毙.如果自己在投稿时对自己的稿子负责,能先从编者和读者的角度来预审一下,自己认为质量合格的稿件才寄出;连自己都觉得“勉强”的稿件就不要寄出。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废品”,不但自己节约笔墨纸张和时间,而且不浪费邮递员和编辑同志的心血。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时候,我们依靠别人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的生活,而我们自己已经被浩如烟海的现实所吞没,不能,久而久之也不愿,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体认自己及周边日常生活的丰富和细微动人之处。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部鼓励身处逆境的人们,挑战极限,自己战胜自己的书,虽然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但书中睿智的哲思至今仍掩不住它逼人的光芒.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自己拯救自己>.  相似文献   

19.
别人是别人     
有很多种痛苦,是人自己找来的。喜欢和别人作比较,就是一种自己找来的痛苦: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为什么要把自己和别人来做比较呢?本来是全然没有关系的两个个体,一比较,事情就多了起来,种种困扰、痛苦,也就应运而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发现,别人比自己生活得开心、快乐;也会发现,别人事业顺境、爱情称心,而自己仿佛什么也没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愤懑之心油然而生——自己的任何条件都不比他差,何以在现实中却处处不如别人?  相似文献   

20.
修正自己     
胡四海 《新闻三昧》2006,(10):54-54
有人说,写作,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还有人说,要把自己的作品当敌人,尽情修正与砍杀。虽然二者说法不一,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对自己的作品,应有一种自我批评的精神,要在不断挑剔自己中成长。修正自己,需要一种自我批评精神。要学会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当然是一件难事。宋代诗人戴复古就有“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的感叹,想必修改文章尤其是修改自己的文章之难了。曹雪芹在修改《红楼梦》时,就有“披月十载,增删五次”,故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苦衷,可见修改自己文章之苦了。修改文章作为写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