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体育》1998,(9)
毕文静,1981年7月28日出生,山东新泰人。身高1米53。体重44公斤。现为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 毕文静6岁开始练体操,1987年进山东新泰市体校;1990年进山东省体工队;1995年进国家队。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  相似文献   

2.
1999年体操中心迎新春晚会进入高潮,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由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编导的时装表演开始了。只见黄旭身穿漂亮的裙子,可那双高跟鞋可不如吊环好驾驭;手持小手枪的毕文静真有点“佐罗”的劲头;李小鹏的舞姿也博得了大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潇洒毕文静     
今年年初,国家体操队里号称“毕神”的快乐女孩儿毕文静终于如愿把笑容印在了“世界冠军金榜”上。文静看着金榜上的自己,开心极了:“这么多年,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我的照片也上去了……”她至今记得自己当初刚来国家体操队时的心中所想:如果有一天我的照片能贴上那个金榜,我这体操就不白练! 现在看来,文静的确没有白练体操一遭。如果她5岁那年,不是被姐姐的教练慧眼看中,从小就活泼开朗、喜欢蹦蹦跳跳的她真不知到哪儿去发泄那份能量了。文静5岁那年的一天,她跟着爸爸开着吉  相似文献   

4.
两个好伙伴     
整个体操队的人都说毕文静很“神”,这与她刚刚进入国家队时的样子大相径庭,那时她竟然很是收敛了一阵子,还几乎骗过了大家,以为她真的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呢。据她最好的朋友孟菲说,那时候的文静整天“蔫不拉叽的,老实极了。”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过多久文静就渐渐显露出她的“英雄本色”。提起那段日子,文静说当时的自己真是很惨:刚从山东来到北京,从前身边都是一些很熟  相似文献   

5.
采访毕文静让人感到十分愉快,她很坦率,很快乐,又很神,很逗。 那天见面时,她们几个世界冠军级的队员正在准备访问祖国宝岛台湾的表演。时钟已经指向下午6点,可总教练黄玉斌还没有收兵的意思。文静看见我来了,偷偷朝我拍拍肚子,作痛苦状,我想可能是说她快要饿死了,就赶紧鼓励她说:“再忍忍,呆会儿多吃点儿。”她马上开心地笑了,想必是想到了训练后的一顿美餐。  相似文献   

6.
李庆玉 《新体育》2004,(2):34-34
大腕扎堆儿 2003年12月21日,北京国安剧院不大的贵宾休息室里“大腕”成堆,李小鹏、陆斌、杨威、孙晓姣、毕文静、范晔、杨云……再看,李春阳、李月久也在。一位中年人感叹:“这样的大团圆,一辈子也没有几次。”走进剧院,“纪念中国体操辉煌50年大型晚会”的横幅,一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毕文静跳马前手翻接团身前空翻动作中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的运动学参数的分析与国际优秀成年跳马运动员相比,指出女子儿童在完成跳马前手翻接团身前空翻时助跑速度慢,踏跳、第一腾空、推手时间长,第二腾空时间短,落地下蹲深,团身能力强,翻转速度快等运动学特点,为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操女队名将孟菲最近因病退役,这个消息来得很突然,从此体操房中再难看到这位北京小姑娘了。去年亚运会披金挂银归来后,孟菲先是感冒发烧,好容易康复了,但走进体操房却虚弱不堪,甚至连完成最基本的体操动作都感到非常吃力,心跳特快,大汗淋漓,发现了从未有过的疲劳感。去医院一检查,想不到得了“甲亢病”,这等于宣布了孟菲14年体操生涯的结束。离开体操房,孟菲没有哭,很坚强,但几次与世界冠军擦肩而过的遗憾阵阵敲击着她的心。莫慧兰、奎媛媛、毕文静等和孟菲一起拚搏的女队员都在世界冠军榜上留下了飒爽的英姿,骄傲的微笑,惟独孟菲不走运,多次只差一步而未能迈入神圣的世界冠军的殿堂。退役前最后一次仰望金牌榜,孟菲想起了1995年兰兰登榜时自己誓上金榜的那份豪情,想起了1997大头(奎媛媛)登榜时自己誓夺冠军的那种热望,特别是今年年年初刘璇、毕文静名登金榜时自己梦想破灭的那种失落,以及由  相似文献   

9.
桑兰终于回来了,一别十个月,我们都很想念这个特别坚强、特别乐观的女孩.就在她回国的第三天,我和桑兰以前的教练陆善真、刘群琳,还有她的小伙伴刘璇、莫慧兰、毕文静和奎媛媛一起,陪桑兰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晚上.我当然知道大家有多么渴望了解桑兰,所以那个晚上,我很想和她走得近些、再近些,很想和她进行一番长谈,请桑兰讲讲她的[偶像心语],从而洞悉她的内心世界.然而她身体上的痛苦却是那么残酷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我不需问也不用听她回答,我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真实地体会桑兰,尽管她自始至终都是开心地向我们微笑着.  相似文献   

10.
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是2009年新规则实施后的第一个重大国际赛事。新规则在提高动作难度的同时,对动作质量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扣分更加细致化、合理化,对错误动作扣分的力度更大。从马燕红、陆莉到毕文静,高低杠一直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在我国竞技体操史上,高低杠也是三大赛(世界体操锦标赛、世界体操冠军赛和奥运会)女子体操比赛中获得金牌较多的项目,  相似文献   

11.
夏日里一个周末晚间时分,我与张平在我的家乡新泰小城相见。面前的张平与我想象中的张平有着遥远的距离,让我无法把他与王峰、沈剑、毕文静等几位世界冠军联系在一起。面前的张平有着质朴的衣着,言语中时时流露出的是一种“乡村人”才具有的谦和、宽厚。不过他微微发福的身躯在举手投足间透出一种成功男人的自信和成熟气度,这让我找到了一点儿想象中的那个张平的影子——“名教练”的影子。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张平到底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2.
高低杠项目的观赏性极强,选手在高杠与低杠间纷飞,动作集优美、惊险于一体.北京奥运会是体操评分新规则实施后的一个重大国际赛事,新规则打破原来的10分界限,难度分不封顶,在提高动作难度的同时,对动作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对错误动作的扣分力度.从马燕红、陆莉到毕文静,高低杠一直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但从1999年天津世界体操锦标赛后,我国高低杠水平开始走下坡路.在以后的多次国际大赛上都没有上佳表现.  相似文献   

13.
大家好!很高兴又在这里与你们相约相会,最近你们都在忙些什么?在为你们的哪位偶像或欢乐或忧伤? 本期“偶像出场”,我们一下子请来了两位偶像,接受采访的是天津世界体操锦标赛的新世界冠军,体操男队的帅小伙儿邢傲伟,而执行这次采访的同样是一位世界冠军,是深受体操迷喜爱的“杠上飞燕”毕文静,之所以请文静来完成这项任务,是因为傲伟和文静是山东老乡,他们共同奋斗已有9年,是一对互相信任的知心朋友。 但愿大家喜欢这种明星采访明星的方式。 ——主持人 马寅小姐  相似文献   

14.
提高训练质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加过4届奥运会,十几届世界锦标赛和几届亚运会。每次国际大赛对我们压力很大。关键的时候每个0.1分都是宝贵的。毕文静的高低杠得了0.837,与冠军仅差0.017分。因此,要从每个0.01分抓起。我们训练“精品”还不够,必须训练“极品”。如单项动作由8个人做,前边做得再好,得9.987分,都不能拿冠军,因为后边还有人超过去。所以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求教练员不断提高训练质量。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要做到四个第一、四勤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5.
张杨  刘群琳 《新体育》2007,(1):34-37
2006年10月18日,中国体操女队建队53年来第一次实现了世界锦标赛团体金牌“零”的突破。额上已经生出几道皱纹的教练陆善真和刘群琳与孩子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欢呼伴随着喷涌而出的热泪——为了这一刻,两人已联袂拼搏了13年,也携手经历了13年的风风雨雨。 13年来,他们用汗水浇灌了一株又一株体操小苗,用双手将她们托举到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奎媛媛、毕文静、刘璇、孙晓姣、程菲,加上此次世锦赛的团体冠军张楠、何宁,几乎遍及所有女子体操项目,堪称中国体操界之最。 13年来,他们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默契,创造了中国体操界教练员搭档时间最长的纪录。  相似文献   

16.
心里不觉气,就不怕任何气;心里不觉苦,就不怕任何苦;心里不觉累,就不怕任何累;心里不觉悲,就不怕任何悲;什么也不往心里去,就什么也不在乎。这样就健康。  相似文献   

17.
刘国苹说到直拍横打,王皓就笑了王皓说副反手,罗斯科支就笑了罗斯科夫说他爆冲,盖亭就笑了盖亭说他上手缺,马林就笑了马株说到正手弧圈,金择洙就笑了金择涞说他有斗志,刘国正就笑了刘国正说到嫁人垂艨他,乳今辉就笑了孔令辉说到常青树,瓦皇德内尔就笑了瓦卑德内尔说他功劳土,佩尔森就笑了佩尔森说他打球绅士,萨姆索诺支就笑了萨姆索诺夫说他实力强,王励勤就笑了王励勤说到土满贯,沙拉拉就笑了沙拉拉说他不能让一个国家的两个队友争夺冠军p。营■艮 ■■■-■! 'I翱_生 ,惠』 L●全世界人民都笑了【乒乓版】@虎虎虎…  相似文献   

18.
运动与寿命     
我们的身体有个怪脾气,叫做“用进废退”。你经常用它(活动、运动或劳动),各个器管系统的功能就增强,新陈代谢就旺盛,生命力就强壮,寿命就延长;你不用它,各个器管系统的功能就减弱,新陈代谢就一般,生命力就衰退,寿命就缩短。所以,有人说:“宇宙间的运动是永恒的”、“没有运动就没有生命”,这些话是千真万确的。有人做过这样的科学实验:经专门委员会认定身体完全健康的20~30岁的若干男子,组成一个实验组,按照实验的规定,在二十个昼夜里一直躺着,不准起坐、站立和做操。另外,也有相同的若干  相似文献   

19.
祸就是福     
自古至今,人都知道近福远祸,亲戚朋友的相互问候也总是祝福,还真没有听说谁祝朋友招灾惹祸的。其实,在一定条件下,祸就是福,福就是祸。从中老年的角度看整个人生,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两次跤或摔几个跟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人一遭受灾祸内心就会畏恐,跌过几次跤后人生处世就变得谨慎多了。人畏惧恐慌就不敢胡作非为,行为就会正派端庄。人谨慎就不会马虎轻率,行动之前就会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必然能明白事理,按事理办事必然能够成功,事业成功自然就能赢得人们的尊敬,能够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为人端庄正派就必然能避开祸害,没有祸害就…  相似文献   

20.
东风VS西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摩擦,有摩擦就有争斗,不为别的,就为权与利,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哪怕是在国际足联这样看似和政治无关的体育组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