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本文以1979年天津市7—25岁青少年共6803人的形态、机能、素质材料为依据,分析研究身体发育不同阶段的体型特点、运动能力特点以及某些形态指标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绘制能反映上述特点的体型图和体能图,介绍体型图在运动员选材中的应用。一、不同发育阶段体型的变化1、形态的自然增长和分期在7~25岁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15项形态注1]指标数值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生13岁增长率最高,女生身高、坐高、小腿加足高等长度指标10岁时增长最快,其余也是13岁增长最快(图1)。男生从16~17岁,女生从15~16岁以后增长速度逐渐缓慢。男生19岁,女生18岁增长基本停顿。根据上述形态增长的快慢可将男12~15,女10~13岁称作生长发育加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心脏作功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初中学生的心功能指标进行测定,以了解初中生心功能发育与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初中女生心脏发育已趋成熟,心功能各项指标各年龄组之间无多大差异,处于稳定阶段;男生在初中时心脏发育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成熟;同年龄组间13岁男女生心功能指标无显差异,14岁、15岁各组男生心功能发育较女生显超前。拟提示初中生锻炼时要考虑心血管的年龄、性别特征,注意负荷与强度适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1-3年级(6-9岁)小学生身体素质各指标的测试,了解北京市1-3年级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以及身体素质在此期间随年龄的变化情况。结果:1-3年级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男生和女生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不同的身体素质指标,男生和女生的突变状况各不一样。结论:第一,北京市1-3年级小学生身体素质男生和女生随年龄年龄的增长,各素质指标都向好的趋势发展。第二,北京市小学1-3年级女生的灵敏素质,随年龄的增长并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对广州市特殊学校年龄为7~17岁残疾学生1002人身体机能进行测试,并同普通学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听力语言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在身体机能上没有较大差距.视力残疾学生心率、舒张压、收缩压高于普通学生;视力残疾学生的肺活量小于普通学生.智力残疾学生的安静心率和血压与普通学生无较大差距;智力残疾学生的肺活量水平小于普通学生.2)视力残疾学生的安静心率大于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学生;视力残疾男生的收缩压高于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男生,三类残疾女生的收缩压较一致;视力残疾学生舒张压高于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学生,视力残疾女生的血压波动幅度较大;听力语言残疾学生的肺活量大于视力和智力残疾学生,视力残疾学生肺活量大于智力残疾学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对兰州市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与分析。分析中以。15个标准差的界值划分身体素质的增长的阶段界限。没有按传统方法认为“连续几个较快年龄组为快速增长期”,而是将属于某个界植范围的年龄组均列入该增长阶段。分析结果表明:男在18岁和19岁前,女在16岁、17岁前身体素质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并达高峰值。除个别项目外表现为增长速度较快,增长速度减慢,缓慢增长时期,峰值后有所下降的阶段性发育特征。但各阶段又包括连续的几个年龄组和不连续的年龄组。因此表现为波浪式增长特征。随年龄增长的趋势男生持续时间长,女生持续时间短,而且随年龄增长男女之差呈显著增大的趋势。身体素质男生优于女生,其中柔韧性女生优于男生。速度项目城市男女生优于乡村男女生。上下肢力量、耐力创乡村优于城市。  相似文献   

6.
<正> 大学女生年龄一般为17~20岁,进入青春期(后期),大都已来月经。由于女生青春期较男生早两年开始,使得女生在中学阶段体格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领先。但进入大学时期,无论形态发育或机能发育,女生都不如男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呈  相似文献   

7.
从表五 图5—1可以看出,7至12岁藏族男女生的速度都是随年龄增长而逐年提高的,男女生都在12岁时达到高峰,最高值为113.92秒和120.60秒,其间分别共提高了16.15秒和13.96秒。男生提高幅度较大于女生。 从增长值来看(见表五、图5—2),男女生的最高年增长值略有不同,男生的高峰增长值在7至8岁为7.53秒。而女生的高峰增长值在8至9岁为4.34秒。以后趋于稳定增长。女生要比男生晚两岁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和掌握广西仫佬族与壮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差异,对广西仫佬族1419名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并与2010年广西城乡壮族7~15岁学生的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广西仫佬族与城市壮族学生身高、体重均值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身体充实度落后于城市壮族学生的平均水平,体型接近乡村壮族学生群体,男、女生身体形态生长突增高峰的开始年龄分别为13~14岁和10-12岁;肺机能发育水平以及柔韧素质仫佬族学生明显优于城乡壮族学生水平;视力不良检出率仫佬族与壮族学生均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并随学龄呈逐年增长趋势。因此,应根据各民族学生体质指标态势,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福建省中小学生体质现状、特点及发展规律,为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5年10~11月对本省沿海五市与山区四市7~18岁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7982名男女学生进行了体质调研。指标按统一标准、统一仪器和统一时间进行测试。所测数据经统计处理并与同时期全国和辽宁有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身高、体重和胸围三项指标均值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其绝对增长值沿海男生大于山区男生,山区女生除身高略低于沿海外,胸围、体重大于沿海。2.各形态指标年增长速度,沿海男生10~12  相似文献   

10.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体形态也随之发生快速变化,对其形态特征的研究可以为指导体育教学和适宜健身器械的开发提供依据.共计测量了7~18岁儿童、青少年25个身体形态指标,分为长度、宽度、围度等方面指标,通过对25个指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显示7~18岁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的平均数变化趋势遵循“向心律”规律,女生生长发育提前于男生,但都遵循“先快后慢”的趋势,其增长最快的年龄段基本一致,出现在7~14岁阶段.通过对各年龄组男、女生身体形态指标平均数差值的聚类分析,提示较为适合的以形态差异为依据的性别年龄分组应该是:7~9岁年龄组(无性别差异);10~12岁年龄组(无性别差异);13~15岁年龄组女生;13~15岁年龄组男生;16~18岁年龄组女生;16~18岁年龄组男生.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湘西苗族学生2000年体质调查材料与1985年的资料进行比较,如果如下:一、形态发育水平15年间,7~18岁苗族男生身高平均增长1.01cm,其中,除8岁、9岁和17岁年龄组出现下降外,其它年龄组均出现增长,增长幅度变动在0.3~3.3cm之间;女生身高平均增长0.43cm,其中,除7~9岁和18岁  相似文献   

12.
《湖北体育科技》2018,(1):24-27
目的研究陕西省城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发育的客观规律,为学生科学锻炼、膳食营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对陕西省2 758 553名城市中小学男女生的身高、体重数据进行整理,运用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t检验。结果 7~16岁男生身高、体重均要高于女生;16岁以后男女身高、体重的增长逐渐减缓直至停止。结论 7~18岁是学生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而7~16岁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快速期与敏感期,男生、女生、男生与女生,身高、体重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比较研究法,通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结果表明:男女学生身高随着年级递升略有下降,男生体重随着年级递升而逐渐增加,女生体重随着年级递升而逐渐下降,男女学生较低体重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率,低年级学生心血管机能水平明显好于高年级,二年级男生和四年级女生肺功能水平较好;男女学生下肢爆发力、男生柔韧性和女生前臂力量的峰值出现在二年级;并对身高标准体重的评价标准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一般健康成人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如五十岁时的心输出量只有青年时的75%。二十岁时最高心率可达200次/分,四十岁时达180次/分,而六十岁时只能达160次/分。在呼吸系统方面,如肺活量、最大肺通气量的降低更为明显。最大吸氧量通常被认为是循环呼吸系统工作能力最精确而简易的指标。它是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循环、呼吸系统发挥最大机能水平时所能吸收的最大氧量。最大吸氧量与最大通气量、最高心率  相似文献   

15.
2.立定跳远: 从表二、图2—1可以看出,藏族男女生立定跳远的均值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男女生都在18岁时达到高峰,分别由7岁时的125.25厘米、113.40厘米提高到18岁时的219.25厘米和160.58厘米,其间分别提高了94厘米和47.18厘米。女生在16岁至18岁时呈波浪型下降与上升,男生增长幅度大于女生。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了解广西瑶、壮、汉族7~18岁学生的体质状况,获取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等信息,探讨改善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和途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质的相关数据进行t检验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瑶、壮、汉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基本保持增长.汉族男、女生的身高、体重增长普遍高于瑶、壮族的;瑶族男、女生的胸围普遍出现负增长,壮、汉族学生的胸围有升有降.汉族男、女生胸围发育水平优于瑶族,壮族男、女生发育水平欠佳;瑶、汉族男生50m跑成绩基本保持稳中有进,瑶族男生普遍好于汉族男生,壮族男生较差,汉族女生有升有降,瑶族女生则普遍呈下降趋势,壮族女生下降最明显;汉族男、女生(15岁除外)的立定跳远成绩呈正增长,瑶、壮族整体呈负增长,而瑶族略好于壮族;壮、汉族女生的仰卧起坐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汉族学生普遍好于壮族,瑶族学生则有升有降.瑶、汉族学生的斜身向上基本保持增长,瑶族男生上臂屈肌群力量优于汉族男生,壮族男生相对较弱;耐力素质整体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壮族男、女生的耐力下滑较为严重,汉族男、女生次之,瑶族男、女生下滑较小;汉族男、女生的肺活量有升有降,壮族男、女生下降幅度普遍小于瑶族.研究结论:广西瑶、壮、汉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继续呈现下降趋势,速度素质有回升的迹象,肺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受试者是从清华80与82两届学生中,随机抽取的13个班,男314人,女61人,从80年9月至87年6月,7年中共对皮褶厚度等进行了6次跟踪测试。对其研究目的得到了如下初步结果。一、身高、体重虽均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增长,但增长值及增长速度逐年减少,总增长值很小。男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身体素质、去脂体重及指数均比女生高,而皮褶厚度、体脂%,体脂肪量及指数则明显低于女生。男生的皮褶厚度、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年龄中小学生柔韧素质的发展规律,以期为中小学生发展柔韧素质提供理论支撑,对连云港市2010年5 654名小学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对应6~18岁)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18岁年龄段男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柔韧素质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在柔韧素质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双降双升"现象。第一次"降升"发生在6~15岁,即男生在6~10岁、女生在6~11岁,柔韧素质呈现第一次下降,并分别在10、11岁降到整个年龄段的最低值,之后开始回升,到15岁时达到一个高位,形成了第一个"V"型;第二次"降升"发生在15~18岁,即15岁过后,男女生柔韧素质开始第二次下降,到16岁(男生)、17岁(女生)时降到一个低位(但该值仍高于6岁水平),之后又开始回升,形成了第二个"V"型。认为:6~18岁年龄段学生柔韧素质的第一次下降发生在进入青春期之前,是幼儿骨骼与神经、肌肉发育不相协调的结果;第一次上升发生在开始进入青春期到全面进入青春期期间,是体内激素作用下形成的身体增长全面进入人生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结果;至于柔韧素质保持在高位的第二次降、升的原因,尚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9.
西安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西安高校2004年本科生体质与健康达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西安高校2004年本科生身体形态健康达标良好,但随年龄增加,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比例增加;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健康达标良好,随年龄的增加,男、女生的评价等级均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男生的身体机能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身体形态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学女生年龄一般为17—20岁,进入青春期后期。虽然女生在中学阶段体格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较男生约早两年,但进入大学时期,无论形态发育或机能发育均不及男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呈滞缓状态。认真研究大学女生的生理特点,实行男、女生分班,是上好大学女生体育课的重要课题。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